分享

米面从哪里来

 大美洛宁 2021-01-12

米面从哪里来?提这问题,真是既简单又可笑。但是,对城市的一些人来说,他们从小远离农桑,还真不知道米面如何生产出来。正如《朝阳沟》里的银环,“韭菜麦苗分不清”。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北方小麦南方稻,东北大豆产量高。每年源源不断生产的粮食,养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
河南是小麦主要产区,河南的农民为生产小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凌晨,雾霭缭绕,月色朦胧,清脆的牛铃声,就划破黎明的寂静。辛勤的农夫,驱赶着老牛,已经开始犁地。一犁犁、一沟沟,依次把土地的表土翻松。犁好的地,要防止“晾墒”,及时耙平。犁不到的边角,一镢头一锨,用力深翻,平整好土地,等待下种。
初冬,耩地的木耧,在摇耧手不断地摇动下,耧腿划破松软的土地,一亩一亩播下籽种。没有牲口的人家,几个人代替牲口拉耧,那是常见的情景。籽种播下地,八九天过后,黄绿色的麦芽,拱出地面,便给农民带来了希望。

冬日里,“雪盖三床被,头枕白馍睡”,在大雪的覆盖下,麦苗经一冬的盘根分蘖,为拔节起身攒足了后劲。要是“一冬无雪天藏玉”,气温偏高了,就得赶紧“镇压”麦苗,防止麦苗生长过旺。
开春,遍地都是锄地的人群。麦地,得一遍一遍地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午锄地,锄掉的杂草才会很快枯萎。天旱的时候,有条件的地方,要为麦苗浇水,浇了盘根水,还要浇拔节水、孕穗水。为防治麦田虫害,要喷雾打药除虫。等到麦子抽出穗时,人们便盼望着有个好收成。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盛夏,麦子成熟的时候,得抓紧时间抢收。“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五黄六月,龙口夺食”。要不抓紧,一场恶风暴雨,就可能颗粒无收。於是,全员出动,“绣女下楼”,黎明下地,开镰收割。“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地头吃饭,放弃休息。头顶烈日,汗透衣衫。一镰一镰割,一担一担挑,哪管它“赤日炎炎似火烧”。把麦梱运到打麦场,搭起垛,才稍稍放心。

天晴好时,扒开麦垛,摊开麦杆,几经翻晒后,牲口拉动碌碡碾场 ,人在后边反复搜动。而后,收拢麦堆,趁风扬场。微风刮走麦糠,留下鱼脊背似的一片净麦,看着金灿灿的麦籽,人们才会露出笑脸。新麦湿度大,要经几天暴晒。麦籽一咬咯嘣响,入了库,进了仓,尽管汗水甩八瓣,农夫心里也舒畅。
秋日,在农民的精心培育下,经过薅苗、施肥、松土,玉米、谷子,茁壮成长。等到玉米棒子黄包了,谷穗沉得弯腰了,人们就又忙开了。收割、运输、碾谷穗、掰玉米、除玉米包,那挂满庭院、黄澄澄的玉米串,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尽管人们累得腰酸背疼,脸上还是绽放着笑容。
但是,那些麦子呀、玉米呀,还只是原粮。要变成能夠食用的米面,还得经过一番细致的加工。
洛宁地处山区,缺少先进的机器,那祖传的磨子、碾子,便成为加工米面的工具。圆圆的、扁平的两扇石磨,锻凿出纵横、斜直的条条浅沟。人力推转磨子,麦子等原粮,便顺着磨子上的两个孔洞,一点点下去,在磨扇的转动中被粉碎,落在周围的“磨盘”上。人们收取磨盘上被粉碎的麦粒,在封闭的柜子里一箩一箩地箩出面粉。等磨子上的原粮下完,才算是磨了“一遍”。然后把尚未成面的麦仁再倒回磨子,重新再磨。经过五、六遍反复,磨磨、箩箩,直到只剩下麸皮,磨面才算完成。一晌时间,两个人推磨,不过能磨二三十斤麦子,得到二十来斤面粉。没有磨子的人家,还得借用别人的磨子。磨到最后,两扇磨子间的一点麸皮,叫做“磨底”。“磨底”要留给磨子主人,算是借用磨子的一点报酬。磨子使用时间长了,沟槽磨浅了不好用,就得请人再次锻凿磨盘。於是就有了专门的“锻磨匠”,叮叮噹噹,帮人锻磨。如今,磨子、碾子都进了旅游景点,成了文物。锻磨这个行当也就自然消失了。

想吃小米嘛,要靠碾子把谷子碾成米。人力推动沉重的碾磙,在碾盘上转圈滾动。一圈又一圈,谷子渐渐向碾盘边移动。人们把碾盘边的谷子,扫起来,簸一簸,去掉糠皮,翻到上面再碾。反复地碾呀碾、簸呀簸,好长时间才能碾出米来。那时候,吃个小米也是不容易的。但比起古时在臼窝里捣米,还是进步多了。
没有  “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 “出力流汗拼命干”,哪有可口的米和面!

曾几何时,洛宁出现了“面粉厂”,有了“碾米机”,人们终于告别“推磨捣碾”的时代。可以将麦子存入“面粉厂”,换回个“粮本”。到需要的时候,再到“面粉厂”取面。取面的时候,如果不要麸皮,只要面,那就不需要付加工费。每百斤麦子,能取出八十五斤面粉,叫做“八五面”。后来,变成了每百斤麦子,只给八十斤面粉。这“八零面”比“八五面”,面粉越来越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了“挂面厂”。人们直接把麦子换成挂面,更方便了。宜阳三乡刚建挂面厂的时候,洛宁县城每天都有好多人,骑个自行车,带三四十斤麦子,跑三十多里路,去三乡换挂面。挂面拿回来就能下锅,少受了好多麻烦,节省了好多时间。
如今,农民用机器耕种收割,打下的麦子,地头就有人收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许多年轻人,变成了“农民工”,土地交给种田能手耕种,或者租作别用。一家人买米买面,成了真正的“商品粮”。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种地的人少了,粮食还是要生产的。“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国家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划定了农田数量的红线,粮食生产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无论什么时候,都得保住人们的饭碗啊!
古人早就告诫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仍不能忘记耕种的艰辛,米面的来之不易。要提倡“光盘行动”,杜绝浪费。特别是在世界疫情肆虐,粮食供应趋紧的今天,更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
金玉国作品集锦
后 妈
赏菊
三瞻古塔
寇准神迁
宜阳拉煤
一方墓誌
家乡的名片
送米的故事
运河明珠拱宸桥
皇城小镇清河坊
观今忆古赞孤山
游游大唐不夜城
来自杭州的报告
人才济济话底张
美哉,伶伦大桥
路边那棵皂荚树
东南佛国话佛寺
瞻前顾后话“赊销”
地图上的“奎楼村”
洛宁张仙沟的故事
认知洛宁七字歌
彩色古塬春日颂
反哺母校的义举
清明时节观古碑
洛宁概况三字经
渡阳河畔觅旧踪
山环水绕赞边城
游览故居说富商
林木深处观艺展
忠于职守的老校工
洛宁大堰沟的传说
夏日冲凉话“飞渡”
走出记忆的摇篮曲
一方励志的教泽碑
洛宁新进秀才谢师礼
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由“青出于蓝"想到的
洛宁金氏福山支系简介
清代金氏族谱序言两则

洛宁县城东关石婆庙的故事

捐宅献地显孝心 感恩戴德立族规

洛宁传说故事——有福女的传说

殷殷寻根情——山东即墨金氏洛阳洛宁寻亲记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