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窦金发主任治疗慢性腹泻经验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1-01-12
                         

慢性腹泻是指两个月以上病程的腹泻或间歇期两到四周内复发性的腹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非特异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稀便和硬便交替出现;里急后重等。慢性腹泻病势缠绵,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中医学属于久泻范畴。

窦金发主任医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载,学术造诣深厚,坚持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临床,选方用药颇为独到,善于治疗脾胃病及各类疑难杂症。他认为泄泻多因湿盛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治疗上应以健脾利湿为原则。余有幸师从窦老,获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慢性腹泻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一、经验方:运化分利汤

二、方药组成: 苍术  白术  猪苓  茯苓

泽泻  陈皮  藿香  木香

厚朴  车前子  荷叶

本方中苍白术健脾助运,猪茯苓、泽泻、车前子渗利水湿,藿香、厚朴、木香、陈皮行气化浊,荷叶升清。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助运,分利水湿,厚肠止泻之功。热象明显者,酌加黄芩、黄连;腹痛加芍药、甘草;病程长者加乌梅炭、石榴皮;形寒肢冷脉沉弱者加附片、补骨脂;胃纳差者加神曲、焦山楂;有外感兼证加防风、荆芥、羌活、独活。

为了便于记忆,老师还编了方歌如下:

运化分利二苓先,藿梗苍朴术需添。

陈泽木香车前子,荷叶升清泄泻痊。

三、病案举例

白某,男,48岁,2013年6 月 27日就诊。主诉大便不成形,日行5-6次八个月。偶挟白冻,下腹部隐痛。曾做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精神疲惫,肢软乏力,面色少华,纳谷衰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辩证为脾胃虚弱,纳运两失所致,法当运化分利,渗湿厚肠。处方:猪苓15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白术15克藿香15克佩兰15克陈皮15克泽泻15克木香12 黄连10克车前子15克荆芥炭12克炒白芍30克   嘱咐少进生冷和油腻食物。服药七剂后,大便渐稠,日行三次,腹痛亦轻微。原方调整后继续服用十四剂,大便已成形,日行一次,偶尔两次。随访迄今安然。

《内经》称腹泻为“濡泄”、“洞泄”、“溏泄”,《景岳全书 泄泻论证》曰“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窦师认为脾虚湿盛乃泄泻首要病机,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化,水液不运,聚而成湿,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大肠而为泄泻。运化分利汤,顾名思义,运化水谷,分利水湿,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补泻兼施

白术与茯苓既可健脾,又能利水,可谓能补能泻。

2.利小便实大便

《景岳全书 心集杂症谟》指出:“凡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丹溪治法心要.泄泻》认为“多因于湿,惟分利小水,最是长策。”方中泽泻、车前子、猪苓均为利水要药即是此意。

3.健脾配以升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清浊不分,并走于下发为泄泻,所以当健脾升清,方中用荷叶升举清阳。

4.利湿不忘醒脾化湿 

方中选用藿香、木香芳香化湿,醒脾行气。脾气健运,湿气自除,所以仅利湿乃治标也,健脾醒脾乃图其本也。所谓“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

窦主任还深切地告诉我们,该方是他学承其业师杨慧麟老先生的经验方,五十多年来使不少慢性腹泻患者告愈,且药味平常,价格低廉,深得病人信赖,值得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