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华州:华州大明镇唐家堡的城墙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1-12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唐家堡的城墙

作者:吉建军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唐家堡村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村庄,唐家堡又名唐堡子,是大明镇赵家行政村的下辖自然村,这座村庄的形成历史已经有近五百年了。

唐家行政村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明朝大地震之后。据村里老一辈人传说,明朝1556年大地震之后,华州大地十室九空,所有的人口几乎都在大地震中丧生,这次大地震成为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质灾难。大地震过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明政府将周边各省、府、州、县的民人们迁入到华州,形成了华州大地震后的第一批居民。

如何判断这里是移民的后代呢?村民们说,关中道上的人喜欢双手背在后面走路,这就是当年被官家绑着手而强制移民的证据以及残留。又说,关中道上的人吃饭都喜欢蹲在地上,这也是移民路上不能坐着只能蹲着吃饭的习惯使然。

据村里人介绍,唐家人最先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落脚,唐家成了这里的庄户,这个村就成了唐家堡子,他们的老家成为了一个符号化的地名——山西洪洞大槐树。而在闫村和同底村,也从外地迁来了新的庄户,闫村和同底的庄户以吴姓人为主。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些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开始在这块大地震之后的肥沃土地上休养生息。

随着人口的增多,唐家堡的人口开始外流,大明镇的唐安村和唐壕村,据村里人介绍就和唐家堡的唐姓是一家,早些年两个庄户的人还能根据名字排辈分,还曾经一起上坟祭祖,在一个祠堂里烧香拜祖。后来族谱丢失了,祠堂也拆了,名字就取乱了,不按辈分来了。但是两个村庄毕竟是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样互相帮扶,互通有无。

从闫村和同底村迁到唐家堡的吴姓也逐渐融入了唐家堡的主流,但是两支吴姓人却不是一家,都有不同的来源。传说最初的时候,闫村的吴姓弟兄三人迁到唐家,在唐家堡子生根发芽,如今整个唐家堡子唐姓和吴姓各占一半。

唐家堡因村在城堡内而得名。村里的老者介绍,唐家堡当年四周都是一丈多厚的城墙,城墙有数米高,每天晚上有专人巡逻打更,每一户轮一晚。巡逻的人每天晚上要打更三次,每次要绕城一周。城门口有厚实的城门和城墙,城门楼子里面有专供打更人休息的房子。城门在正北方位有一个大门,在西面还有一个出入的小城门,城墙内有五尺左右的过道,环城墙一周,这是官家地界,任何人不能占用。

城门的作用为了防止野兽,更多的是为了防土匪,解放前期,这一带土匪闹得很凶,还有来来往往的乱兵,城堡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城堡东南角的一个粗大的柏树,几个人都合抱不住,见证了这座城堡历史的古老。

村民们说,1936年前后,中央军和国民党地方武装发生了冲突,双方在这附近打仗,一部分武装就在帽儿塬,把帽儿塬底下都掏空了,城墙被挖出一个大洞来。为了防止老百姓出城,一军(当地百姓称呼)就把那棵大柏树砍伐了,放倒在地上,把进城堡的土坡挡住。这一场战斗让城墙遭受了巨大的劫难,同时也让千余年的老柏树毁之一旦。

解放后因为没有了土匪,城堡也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就渐渐拆除了,拆下来的城门土被拉到地里肥田了。城门也几经辗转被有心人收藏,如今也难觅踪影。

唐家堡周围小庙就有五六个,算得上是香火旺盛的地方。如今这些庙基本都拆除了,只能看到偶尔的一些住过人的窑洞,窑洞已经塌陷,只能看到一些遗迹。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唐家堡在解放前出过一个军官,姓唐,回村里的时候真算是富贵还乡、衣锦昼行,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保卫他的兵丁,非常威风。但是具体是哪一个军官、官居何职已经不可考。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老一辈说,当年桥峪的青明山上有一个山大王,叫作唐万荣,被官府逼粮逼捐,最终生计无着,无以为继,只能落草为寇。对唐家堡的村里人却很好,经常周济钱粮,大晚上就听见城墙里面有响动,人们就知道大王把钱粮从城北高处扔进城墙了。但是村里人怕官府追究销赃,都不敢去吃用他的东西,后来实在饿得不行了,吃了也就吃了。”

唐家堡的城堡如今只剩下南面的几面残垣断壁,上面长着一人多高的草木,在夕阳的映照下,古老、悠远,却也有些落寞,如同一个老者,回忆着早年的历史和传说。

图文来源:作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