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记忆)林 盛/难忘阶梯教室的灯光

 曾令琪西南文学 2021-01-12
难忘阶梯教室的灯光

林 盛(重庆)


  大学四载,陪伴我最多的是阶梯教室的灯光。

  我们中文系是学校的大系,一个年级的学生在160人左右。英语课需在小教室分班上课;其余的课呢,几乎是一个年级集中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满满一大教室,蔚为壮观,这让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在其他小系的学生面前,颇感自豪——咱们中文系就是泱泱大系。

  
  倘若是上第一节课,同学们几乎早起,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合着馒头、臭豆腐,吃得很香。在大冬天,稀饭在寒风中冒着热气,很温暖,煞是好看的一景。冬天多雾,边走边吃。那明亮的灯光划破浓雾,我们走进教室,把书包放在座位上;有的同学还在旁边放一两本书,帮晚来的好朋友占座位;然后就往水槽走去洗碗,偶尔还排队。洗碗后回到教室,边读书边等待老师上课。

  如果是夏天,时间尚早,或者是第一节不上课,把书包放在教室里,拿着书走到教室外,享受凉爽的晨风,伴着悦耳的鸟鸣,操着蹩脚的普通话,朗诵唐诗宋词。这也成为校园惹人注意的一景。

  
  在明亮的灯光下,周子瑜老师课《关关雎鸠》、杨世明老师课《离骚》、赵义山老师课《春江花月夜》、汪坤玉兰霞老师课“眉山人民两个蛋,现在开始抱鸡”、刘廷武老师课“帮滂并明”让我们如痴如醉,醍醐灌顶。明亮的灯光让我们敬慕的老师的形象定格在我们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经典。

  午饭后,教室后面的角落成为情侣们温柔的港湾。灯光的银辉泻满周身,他们沐浴在爱的光芒中,成为校园浪漫的风情。

  
  最让我难忘的是考研的时光。在大三与大四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心血来潮想考研究生,呆在阶梯教室里的时间比其他同学多了。其他同学晚上九点离开教室,我与考友们仍旧在教室里,与明亮的灯光相伴。这时,教室里的灯光与四周的夜色交融,静悄悄。我们珍惜难得的宁静,深夜一两点才回寝室。四周的墙壁被灯光漂白了,年轻的心却越来越充盈起来了。最后一个离开的同学,亲自熄灯后,身影消失在回寝室的茫茫夜幕里。在月朗星稀的晚上,还可以轻哼几句,招来学校保卫的盘问、呵斥,成为年少轻狂的笑料。

  
  很遗憾,结局是以总分差几分,我与我们中文系杨世明老师当年的研究生失之交臂。大学毕业工作近27年,关于中学的教育教学问题,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全国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华中师大《语文教学与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石油大学《石油教育》、北京师大《中国教师》 等刊物,我发表了40余篇文章,算是考研学习对我小小馈赠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世沧桑,谁能够预料后来事呢?

  弹指一瞬间,岁月匆匆过。回想起阶梯教室的灯光来,别是一番滋味。阶梯教室的灯光啊,您永远映照着我的人生!

 
 

  林 盛,原名林木森,1984年秋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毕业。

  曾任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子弟学校副校长、重庆市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副校长,现任渝北区渝开学校工会主席;中学高级教师。


温馨提示

这是《西南作家》杂志的选稿平台。

给《西南作家》微刊和纸刊投稿,都必须原创首发稿件。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