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文言文赏析|河豚之死

 新用户07039177 2021-01-12
经典文言文赏析|河豚之死

原文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①其柱,不知远去②。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竖鳍③,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

飞鸢④过而攫⑤之,磔⑥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⑦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⑧!

注释

  1. 触:撞到。
  2. 去:离开。
  3. 鳍(qí):此指鱼颔下两侧的鳍。
  4. 鸢(yuān):老鹰。
  5. 攫:抓取。
  6. 磔(zhé):分裂,此指撕裂。
  7. 妄肆:胡乱发泄。
  8. 夫:用在句末表示感叹。

译文

河里的鱼中,有一种名字叫豚的鱼,它在桥墩之间游动,撞到桥的柱子,不知道要离开桥柱远点。河豚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张开面颊立起鱼鳍,因生气而鼓起肚子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

飞过的老鹰用爪子抓住了它,撕裂河豚的腹部把它吃了。喜欢在水中游却不知道停止,因为游动而碰到东西,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胡乱地发泄自己的怒气,以至于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

经典文言文赏析|河豚之死

文言知识

说'去':'去'的含义古今不同。今意指到什么地方去,如'我去黄山'。而文言文中的'去'指离开某地,同样'我去黄山',文言文的意思是我离开黄山。古今含义恰恰相反。

上文中的'不知远去',意思是河豚不懂得要远离桥柱。又如,'吾去意已决',意思是我离开这里的想法很坚决。

出处

北宋·苏轼《河豚鱼说》

人物介绍

苏轼:(1037年一1101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经典文言文赏析|河豚之死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启发与借鉴

经典文言文赏析|河豚之死

文中的河豚,就象征那些无理取闹而且从来不认为自己有错的人。东坡先生写就此文,就是要提醒不能'不知罪己,妄肆其忿'。

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遇到问题不首先从自身上查找原因,而是一味迁怒他人,不但会使事情不可收拾,而且会使你众叛亲离。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