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R行业的第一个严冬已经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电竞世界 2021-01-12

今天,一则“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的新闻震惊整个互联网行业,这一新政为这四个行业的融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对尚处于发芽期的VR而言,负面影响尤重,有行业内人士称:“这将是VR行业迎来的第一个严冬,能不能挺过去,将决定VR行业到底是昙花一现的桌游还是苦尽甘来的手游!”

VR概念遭重创

证监会敲山震虎 VR寒冬已成共识

据财新网消息,证监会已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比如水泥企业不准通过定增收购或者募集资金投向上述四个行业。同时,这四个行业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也被叫停。随着消息的扩散,今天上午虚拟现实概念股遭受重创,最低在中午10点,跌至767点,与开盘时相比下挫2.79%,直到中午主力权重股暴风科技大量资金流入才稳定住了整个概念股。一众虚拟现实概念权重股更是一色飙绿,只能依靠暴风和凤凰两家稳住市场。

近两年,VR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VR技术和硬件产品以更快的速度不断提升,所涉及的行业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2016年是VR元年”的说法不胫而走。

然而,在GMIC2016全球VR峰会上,近半数大佬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合一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捷指出,优酷土豆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测试过全球几乎所有的VR设备,却只能遗憾地说,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任何一款设备达到了它所宣传的效果,包括沉浸、全沉浸、无脱拽,甚至没有出现眩晕,这些效果还都在路上。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裁陈楸帆更是直言:“说到元年有点像笑话。很多人说2014年是元年,2015年三星的VR推出以后,很多人又说2015年是元年,每年都会有人拿出来说一次。”除了企业大佬,投资人九合创投创始人兼CEO王啸也认为:“VR真正的用户发展还需要2到3年时间。”同时,王啸建议创业者为这2到3年的时间多准备些资金,以度过短暂的冬天。

然而这次证监会的新政,可能严重影响的正是VR企业过冬的资金因素。因此引发市场恐慌。

四大瓶颈

不解决 VR产业难以过冬?

有行业人士将VR产业的发展瓶颈总结为4个方面:其一,硬件。从输出端,要保证足够的分辨率、刷新率、减轻头盔的重量。同时,解决瞳孔间距、近视、散光、高延迟等问题,提升佩戴舒适度。其二,交互方式。在输入端,VR需要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目前的电脑键盘、鼠标、触摸屏均属于替代性交互方式。但是,通过实验,在虚拟环境下体验者会下意识的用手直接触摸虚拟的物体。因此,肢体动作的交互方式会是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感的方式。其三,产品成本。VR主机本身需要有足够好的CPU、GPU去带动整个游戏引擎,包括实时渲染,而这样一台性能强劲的主机价格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比较昂贵,降低成本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其四,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内容。陈楸帆认为,VR缺少内容,需要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去引爆市场。

Facebook方面在一个月前断言,VR要形成像Apple或者安卓这样的生态至少需要9年的时间,而这9年的时间里,VR要完善的除了软件、硬件、第三方工具、游戏以外,还包括更高质量的内容支撑,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软件和内容。

然而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最为薄弱。李捷指出,过去两年中,全球资本市场在VR领域的投资有50%投资硬件,仅次于硬件的是平台,占比约20%,而内容排在第三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VR游戏,之后是拍摄技术、捕捉技术、追踪技术。而投资开发工具包括测试、调试、后期特效等占比不到1%。

“从投资情况来看,整个VR的战略是围绕硬件展开的,所以大家现在谈到VR都认为是在谈硬件,但实际上整个生态的建成,最需要的是应用、游戏、软件,还有第三方的工具以及各种强大的SDK和SPI。”李捷表达了对VR产业发展前景的担忧,“VR与智能手机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前期拍摄和后期特效,然而近两年投资前期拍摄和后期特效缝合技术的很少。我很想提醒大家,硬件行业不再是VR很好的进入机会。开发工具、拍摄、捕捉技术以及内容的投资更有前景。”

资本寒冬下

VR创业企业该如何过冬?

产品上:核心竞争力很重要,产品为王

1、技术门槛与产品创意

比较好的方式是选技术相对成熟,生命周期长并且可以找到微创新点的短线产品,用它来养后期可能会流行但是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的产品。


2、产品稳定性

有时候,当我们想做一款产品时,可能市面上已经有相类似的产品出现,大部分的人会想增加一个别人没有的功能也许能获取更多的用户,在我看来,其实产品的稳定性更重要。

3、多方寻求合作,只做擅长的事

每个团队都有他擅长的部分,有些领域不是你拿到融资招个牛人就能介入的,VR创业应该做自己擅长的部分,其它的尽量去寻求合作。

管理上:现金流很重要,钱要省着花

现金流对于任何一个公司在任何阶段都非常重要,尤其是VR公司。

资本“寒冬”下,你有足够的现金流那你便可以成为能活下来的那一个,这个很重要;当你要去融资的时候,现金流充足,不管是议价还是姿态,都可以表现从容;

甚至,当你现金流充足的时候,你可以在资本寒冬里面用较低的价格去并购一个实力不错但是极度缺钱的公司。

由此观之,当你没钱时你要开源节流,即使是你融到钱了,现金流充裕的时候也应该省着花。

不要轻易烧钱买客户,获客是必须的,烧钱也要看如何烧,烧完了客户会不会产生购买力,这些都是要分析的。

虽然在所谓的资本“寒冬”下,但VR创业者们大可不用过于悲观。实际上,这一次的投资界的冷静和沉淀反而更利于智能硬件等一系列真正能为社会带来价值的产业获得融资。

最后,用真格基金王强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能融到1万过一礼拜,就不要为融100万等一年,在资本“寒冬”里,要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冷静、转换思路、自我沉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