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凝血瘀痛经中医咋治?分享医生用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30名医案

 新用户91533665 2021-01-13
寒凝血瘀痛经中医咋治?分享医生用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30名医案

导读: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56期

#女性疾病的真相#昨天文章深度解读了一个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应用外敷+内服治疗的中医医案,然后头条后台粉丝就私信为了,如果自己是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那又该怎么治疗呢?

没问题,也没难度。

今天,在医学女博士美丽说原创美文第56期文章中,我们就解读一个用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医案。

寒凝血瘀痛经中医咋治?分享医生用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30名医案

痛经痛经,不通则痛

痛经,尤其是原发性痛经,为青春期及未育女性常见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痛或其他不适,给女性带来痛苦,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认为,PD 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精神、内分泌、饮食、营养等多方面改变,同时前列腺素、催产素、雌激素、孕激素等也参与了痛经发作,对症治疗虽起效快,但疗效无法持久,且有副作用。

西医也是有优点的,止痛效果快,但不是对因治疗。

那中医呢?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注重整体观念,讲究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可有效止痛,远期效果也比较理想。等这么说,似乎底气不足。

没关系,我们来一个临床医案来证实。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经行腹痛的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失调,导致“不通则痛”。

原发性痛经发病有生活所伤、情志不和、六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因素及经期、经期前后等特殊生变化有关。

《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指出“故月水将行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女科辑要》指出“经前腹痛,必有所滞。气滞脉必沉,寒滞脉必紧”。

现代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由于行经期间或经行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气血由盛实转为骤虚,这种周期性变化导致胞宫、冲任、气血的急剧变化,使邪气乘时而作,致寒凝经脉,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血流受阻,致“不通则痛”。

海派朱氏妇科

看到这个小标题,您肯定有点奇怪,怎么说着原发性痛经,扯到海派朱氏妇科了。

是的,不得不提。

因为今天分享的这个经方——温疏活血定痛方,就是源于海派朱氏妇科。

海派的海,指的就是上海;

朱氏的朱,自然是姓氏了;

妇科,应该是在上海行医的朱氏一族以妇科为著。

详细说来,海派朱氏妇科距今已有百年多历史。

海派朱氏妇科创始人朱南山(1871—1938),江苏南通人,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人称“朱一贴”。1933年另辟诊所,名“南山小筑”,每日诊治200~300号,门庭若市。在诊疗之余,朱南山热心医学团体及教育事业,中国医学院创办于1928年,朱南山捐出8000块银圆,作为办学和建苗药圃费用。

朱南山崇医德,精医术,审证用药,务求其当,善用大方峻剂,挽救危疾,疗效立竿见影。治宗张子和学派,善用汗下祛邪法。晚年求治者以妇人居多,遂以擅长妇科著称,对妇科的论治注重调气血、疏肝气、健脾气、益胃气。他仿仲景十问之意制定了《妇科十问口诀》:“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

到朱南孙这辈,为朱南山,朱南山之子朱小南(1901—1974)之后的朱氏医学第三代了,为朱小南长女,从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深得祖父朱南山先生钟爱,取名“南孙”自是寄望她继承家学、弘扬祖业之意。

朱南孙是第三批国医大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导师,上海市名中医。

朱南孙作为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身负前两代名医的学术积淀,再加上七十余年的从医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故有专家认为她“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在学术上古今借鉴,扬长避短,衷中参西,追求创新,提出“审动静之偏向而使之复于平衡”的临床治疗原则,临诊治疗注重“乙癸同源,肝肾为纲”“冲任以通为盛”“阴阳既济,以平为期”,主张以动静观指导临床,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从、合、守、变”的中医妇科临证四法。

而今天我们分享的这个温疏活血定痛方,既来自于海派朱氏妇科的自拟中药方剂。

我们先来说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的临床研究,然后,再来解读其原因。

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30名寒凝血瘀型痛经医案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药传承研究室的王春艳等医生,在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由上海几家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女性6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30名,年龄分布在15~30 岁; 月经周期规律; 参加整个个课题前1个月内未服用止痛、镇静、激素类药物及其他治疗者。两组患者已婚未婚比例相当,每次月经疼痛持续时间4~72小时。

治疗方法:

中药组给予予温疏活血定痛方内服治疗。组方由当归、赤芍、白芍、鸡血藤、生蒲黄、五灵脂 、柴胡、延胡索、制香附、葫芦巴、吴茱萸、艾叶。腰酸痛甚加续断、杜仲 ; 血瘀明显加川牛膝、丹参 ;气滞明显加郁金、乌药;伴恶心、呕吐加制半夏;乏力、头晕、心悸加党参、生黄芪; 伴月经量少加泽兰 、益母草;伴便溏、腹泻加山药、炒白术。一日一剂,早晚睡觉温服。

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每日3次口服治疗。

二组均于每次经前7天开始服药,连服10天,治疗1个月经周期,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疗程结束后连续 3 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显效: 疼痛明显减轻且能坚持工作,但不能维持 3 个月以;有效: 疼痛减轻,影响学习、工作,且不能维持 3 个月以上;无效: 疼痛未减轻。

治疗结果:中药组30名治愈11名,显效10名,有效7名,无效2名;对照组30名,治愈4名,显效8名,有效10名,无效8名。

从治疗结果看,中药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寒凝血瘀痛经的治法治则分析

温疏活血定痛方为海派朱氏妇科第四代传人胡国华教授自拟方,胡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以“治病求本,兼顾虚实夹杂、气血不和、寒热错杂”的思想为指导,认为女子多气少血,常致气机运转失常,冲任失于通盛,故以补肾理气活血、温经化瘀止痛为治则。根据朱氏妇科倡导的“体内动静平衡协调”学术思想,温疏活血定痛方体现和、温、疏、化、补等法的综合应用。

温疏活血定痛方中当归、白芍、赤芍、鸡血藤共为君药,取四物汤之义以养血活血止痛,着眼于“和”法,兼顾“补”法。

当归补血活血养血,乃妇科要药,去地黄之滋腻以强化活血通络,赤芍配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以鸡血藤代川芎去耗气伤阴之弊,鸡血藤补益而质地平和,入血分走经络,既可活血养血,还可补气通络止痛,攻补兼施。葫芦巴、吴茱萸、艾叶温阳益肾,温经通络止痛; 生蒲黄、五灵脂相配乃失笑散,可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着眼于“化”法,以上均为臣药。

佐药为柴胡、延胡索、制香附,柴胡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升举阳气; 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制香附疏利气机,为血中之气药,李时珍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全方兼顾气血、阴阳、肝肾、虚实,对寒凝血瘀痛经效果显著。

若素体偏亏虚或虚实夹杂者,建议在非经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温阳益气养血为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能抑制缩宫素诱导的小鼠离体子宫收缩,且与白芍合用能增强其作用;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左旋延胡索乙素对神经痛有很强的镇痛效果;生蒲黄、五灵脂均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五灵脂还可缓解平滑肌痉挛。

温疏活血定痛方能显著缓解患者经前、经期各种疼痛伴随症状,减轻痛经疼痛程度,总体疗效优于少腹逐瘀胶囊,因为温疏活血定痛方较少腹逐瘀胶囊更加强调攻补兼施,气血并调,肝肾同治,其配伍兼顾补肾温宫化瘀,临证加减化裁更胜一筹。

本文参考(侵删):2019年第7期 《河北中医》杂志王春艳等文章《温疏活血定痛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内容预告,明天开始将介绍现代女性妇科病——经方治疗痛经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