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字潦草,沐手焚香也改变不了!不是人浮躁,是笔锋不踏实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说起黄庭坚书法的长枪大戟,都能获得众人的赞叹。那种长波大撇,恣肆汪洋,锋芒毕露,筋脉舒展的豪情成了很多豪迈之人争相模仿的标杆。

长枪大戟,筋骨舒展,在有些人手里却变成了杂乱潦草。这不得不让人信服书法之法的魔力,写同样的字有人就能把长枪大戟写成风樯阵马,有人却写得杂乱无章。

黄庭坚松风阁

当人们见到这样的书写作品时,就会叹息书写者内心浮躁,是心不静。有时还建议书写者,书写前要沐手焚香,先把心静下来在进入书写的环节。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不对,因为书法鼻祖蔡邕也这么说:“夫书,先黙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书写,先要默坐静思,让思想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能勉强自己。屏息住口,心平气和,如同面对至尊神灵一样,这样书写时就没有写不好的。

徐渭女芙馆

如果说它不错,应是在掌握了笔法的情况下,控制了用笔之后,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没掌握基本的、实际的技能,这些做法也无济于事。杂乱潦草可不是仅仅沐手焚香就可以不杂不乱了,出现这种现象往往是用笔的问题,特别是那些舒展伸长的点画的收笔处,用笔不到。

书写时,笔锋到处,笔力才能到,笔锋不到笔力也就欠缺。而用笔被重视的地方大多在起笔、行笔和转折处,收笔出的用笔很容易被忽视。这就形成了一个点画的开头和中间笔力还可以入纸,但收笔时就没了骨力。

米芾 晴和帖

前边有力,后边没力,点画就像钉头鼠尾,是一大病笔。它的病处主要在于鼠尾,而不是钉头。当写成长枪大戟时,点画就像柳枝,前面有力且有根,后面便柔弱无力,只能在空中飘摇。这样飘摇的点画能沉静有力吗?当然不可能。

这种情况还真不是人浮躁,而是到点画结束时笔锋不踏实。

王献之中秋帖

在黄庭坚长枪大戟的影响下,忘记了蔡邕说的“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点画结束时勒不住笔锋,就如同奔马的行程结束,要用缰绳勒住马,不让它再前进。勒不住笔锋,笔锋也会信马由缰,游离于预定的道路,不知所踪。更何况这勒不住的部分都是多出来的,多出那么多没有规则的笔画,能不杂乱才怪呢!

勒住笔锋,力收之,有人说关键在一个字“送”,因为卫夫人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那些撇捺曲折,都是怎么送到末尾的呢?要手随笔走?

褚遂良 阴符经局部

人们平时书写多不是这样,都是笔头走,手动得少,特别是写小字时更少。这时毛笔处于逆锋状态,手虽没到,但笔锋是到了末尾的。不应该是逆锋线条涩势遒劲有力吗?为什么反而出现没力的现象呢?

毛笔此时处于逆锋状态,这没有异义。这时的笔头过度弯曲,正需要一个力压住笔锋,不使它弹力超过压力后弹出去,这弹出去的笔锋就是没勒缰绳的马,弹出去以后的墨迹就是不受控制的墨迹。同时因为没有力而浮出纸面产生油滑的感觉。

卫氏和南帖

可见卫夫人的话,关键不是送,而是力。要把力送到笔端,压住笔锋,不使它作乱,才能写进纸里。

蔡邕的那句“力收之”,把收笔时的动作要领交代得很清楚了,就是要用力收住。收住笔锋,让它走它该走的路,去它该去的地方。要在力的驱使下书写,不轻描淡写的点画才有风樯阵马的万丈豪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