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巾之乱你到底了解多少

 秉笔春秋吕书生 2021-01-13

                                  军师联盟剧照

要讲三国,黄巾之乱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整理了一些史书记载,所以本文可能会夹杂大量的引文,一些个人见解,与大家稍作分享。

写这篇是想说明几件事:黄巾之乱前夕还没到民不聊生的地步,黄巾之乱更该被称为宗教叛乱,士族不是黄巾之乱的幕后推手,黄巾之乱遭殃的还是百姓,能坚持看完你很棒。

黄巾起源

先说时间点,黄巾之乱是发生在中平元年(184年),冀州钜鹿人张角所主导的,他们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是指汉室,黄天就是指黄巾了。当时谶纬盛行,汉朝尚火德,火生土,故黄巾以土的颜色示人。

说说黄巾之乱的性质,与其说是一场农民起义,不如说是一场宗教叛乱。从黄巾信奉的太平道说起,在汉顺帝刘保时期,就有琅邪人宫崇进献《太平清领书》,还宣称这本书是他师父于吉在曲阳井水上找到的,朝臣虽然不打算推广此书,但却在民间流传开了。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汉书·襄楷传》

想了解汉末的道士,可以翻翻《后汉书》的祭祀、五行篇,比比皆是。而张角就是以《太平清领书》为纲要,开创了太平道,建立了一个宗教,《太平经》这本书甚至流传至今。

黄巾部署

张角的年龄、背景都没有相关记载,要依《抱朴子》所言,张角还是个土豪。关于他的事迹是散落于《后汉书》、《三国志》中的,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靠着符水收获了很多信徒,让教徒、病人向神仙祈祷,再服用符水。

“曩者张角,招集奸党,称合逆乱,欺诱百姓,以规财利,钱帛山积, 富逾王公 ,纵肆奢淫,侈服玉食,姬妾盈室,管弦成列。”----《抱朴子》

张角在熹平年间(172-178年)就开始频繁活动,一直到中平元年(184年),可以看到173179182三年都有瘟疫发生,张角是很有可能借机发展信徒的。汉末的人们根本理解不了瘟疫传播的病因,就像曹植《说疫气》所言“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百姓也很无奈,而张角的符水给了他们希望。

和其他的宗教一样,太平道同样有传道士,他派出了弟子8人去“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已经发展了数十万信徒,遍布于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像并州、凉州、交州这种偏远地区就没被提及。

黄巾背景

再回头看看黄巾之乱的背景,翻了翻《后汉书》,从172-184年间发生了4次旱灾,却没有看到有饥荒的记载,要么是朝廷赈灾有力,要么是旱灾影响的范围不大,或者真的是发生了却没记载,而朝廷的祈雨、赈灾、减税确实有明确记载。

在黄巾之乱的前一年,即光和六年,是一个“大有年”,也是丰收年。并不一定是没饭吃才去造反,在底层百姓面前有几个选择:依附豪族成为佃农,自己经商,成为流民,造反。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谁又愿意投身叛乱呢?但宗教就不用想那么多了,太平道造成的流民反而更多。

“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邺”-----《后汉书·皇甫嵩传》

统计了一下172-184年间的战乱,绝大部分都是异族作乱,比如常年为祸幽、并的鲜卑,境内也有蛮夷叛乱,其余的只有172年许生作乱,就是那个自称“阳明皇帝”的妖贼。因而可以看出,战乱基本没有波及到处于中原腹地的百姓,也没那么多流离失所。

“会稽妖贼许昌起於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与其子韶扇动诸县,众以万数。”----《三国志·孙坚传》

各方态度

作为一个几十万人的组织,无疑是需要分工的。张角以地域划分了三十六方,大方有上万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都有“渠帅”一职。这么大的一个组织是藏不住的,天下人都看得到,而大部分朝臣认为太平道是个正经宗教,就没有刻意针对。

但还是有人看出了端倪的,比如181年当朝司徒杨赐,他和刘陶交流时就提出:要将张角造成的流民遣返原籍,削弱他们的势力,再诛杀各位渠帅。随后杨赐就上书提建议了,但因为杨赐没多久就被免职了,奏章也留在宫中,汉灵帝也无缘得见。过了两年(183年),刘陶又重提此事,但刘宏还是没采纳。

“圣王以天下耳目为视听,故能无不闻见。今张角支党不可胜计。前司徒杨赐奏下诏书,切敕州郡,护送流民,会赐去位,不复捕录。虽会赦令,而谋不解散。四方私言,云角等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州郡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宜下明诏,重募角等,赏以国土。有敢回避,与之同罪。”----《后汉书·刘陶传》

从上述刘陶奏章内容看,太平道不是没人知道只是烂在肚子里了,各州郡只是互相通气,没有上奏。张角其实是去过京师的,刘陶也认为张角来窥探虚实是不怀好心的,但刘宏的态度是:不在意,你去给我整《春秋》条例。“帝殊不悟,方诏陶次第《春秋》条例”,等张角反了刘宏才想起刘陶的话,升任刘陶为尚书令。

至于士人的态度,自建宁二年(169年)以来,士人虽然被宦官不断压制,但他们依然在与宦官对抗,在试图解除“党锢”,只是势不如人。直到黄巾之乱爆发,皇甫嵩上书,再加上中常侍吕强的建议,刘宏才决定解除党锢。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帝问强所宜施行。强欲先诛左右贪浊者,大赦党人,料简刺史、二千石能否。帝纳之,乃先赦党人。”----《后汉书·宦者列传》

黄巾之乱其实被平定得很快,基本在同年年末就没什么声音了,激进派的士人也借此机会重新步入朝廷,继续针对宦官,并试图让宦官为这次叛乱背锅。而士人对黄巾之乱倒没有推波助澜,事后清算时,倒是宦官被揪出来的更多,比如封谞、徐奉、张让,毕竟贪图钱财。

即便如此,当然刘宏还是更信任宦官的,张钧的检举被倒打一耙,直接下狱身死。向栩提出不用出兵,读《孝经》就可以退敌,同时嘲讽宦官,为此身死。奉命调查与勾结太平道者的是宦官周斌,去冀州前线监察的是小黄门左丰。

“诏使廷尉、侍御史考为张角道者,御史承让等旨,遂诬奏()钧学黄巾道,收掠死狱中。”----《后汉书·宦者列传》

“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中常侍张让谗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后汉书·独行列传》

再反观黄巾军对世家的态度,哪个时期都有名士,在宦官大肆贪污的情况下,不贪财的士人就能成为名士,当然也不乏以此养名的。在黄巾之乱期间,黄巾军就避让了一些名士所在地,这是出于百姓对地方名士的尊重。

孙期,黄巾不愿意侵犯他的居所。如郑玄,从徐州返回青州高密时,黄巾相互约定不去侵犯高密。如袁闳,黄巾越好避开他的所在地,百姓都跑到他这来避难。“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后汉书·儒林列传》

“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后汉书·郑玄传》

“潜身十八年,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惊散,闳诵经不移。贼相约语不入其闾,乡人就闳避难,皆得全免。”----《后汉书·袁安传》

百姓遭难

也能就此看到百姓不是争相加入黄巾军的,狂热或者蒙昧的信徒裹挟着众多百姓,在战乱中百姓永远是受害群体。可以看到不少黄巾的恶迹,被称作“蛾贼”,烧杀抢掠都做过,还有杀人祀天这种操作,百姓自然流离失所,至于女子,吕荣、“巴三贞”的遭遇也能说明问题。

“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后汉书·皇甫嵩传》

“小民相向跪拜趋信。荆、扬尤甚。乃弃财产,流沈道路,死者无数”----《搜神记·卷六》

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皆收视温恤,为安立生业,流民皆忘其迁徙。”----《后汉书·刘虞传》

“吕荣者,吴郡许昇之妻也。昇为贼所害,荣贞固自守,黄巾贼陈宝欲干秽之,荣执节不听,宝遂杀荣。”----《烈女后传》

“巴三贞者,阆中马眇新妻义,西充国王玄愤妻姬,皆阆中人也;阆中赵蔓君妻华,西充国人也。姬早失夫,介然守操。中平五年,黄巾馀类延益州,贼帅赵蕃据阆中城,构迫衣冠,令人妇女为质,义、姬、华等随北入城。后贼类争势,攻破阆中,时人或死或奔,家室相失,义、姬、华随类出城走。傅闻后贼,或构略妇女,於是三人自度穷迫,恐不免於据逼,乃相与自沉水而死。乡党闻之,莫不感伤,号曰"三贞"。”----《益部耆旧传》

曹操在征讨青州黄巾时,还收到了黄巾军的劝降书,“阁下当初在济南时,也做毁坏神坛的事,这说明你的‘道’和我们太平道是相似的,怎么现在就迷惑了呢?”这已经是初平三年(192年)的事了,距张角举事已时隔多年,而黄巾军还能保持这样的思想,宗教的威力可见一斑。

“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三国志·武帝纪》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这话没说错,皇甫嵩讨伐黄巾时同样建起了京观,最终倒霉的还是百姓,杀良冒功、以一为十很常见,以至于国渊不虚报战绩都能被记进史书。最后一笔关于黄巾的记载来自徐和、司马俱,应为建安十二年(207年)

“济南、乐安黄巾徐和、司马俱等攻城,杀长吏,渊将泰山、齐、平原郡兵击,大破之,斩和,平诸县,收其粮谷以给军士”----《三国志·诸夏侯曹传》

最后提醒一句:史书是士人所写,不提自己的家财很正常。

后附黄巾一党人士,以及白波军,如有疏漏还请指正,请勿与黑山军混为一谈:

张角:大贤良师,太平道教主,病故于广宗

张宝:张角之弟,号地公将军,下曲阳战死

张梁:张角之弟,号人公将军,广宗战死

唐周:举报太平道即将叛乱

马元义:渠帅,车裂而死。

波才:颍川黄巾渠帅,阳翟战败

彭脱:汝南黄巾渠帅,西华战败

卜己:东郡黄巾渠帅,在仓亭被生擒

张曼成:南阳黄巾渠帅,为南阳太守秦颉所斩

赵弘:张曼成继任者,在宛城为朱儁所斩

韩忠:赵弘继任者,投降后被秦颉斩杀

孙夏:韩忠继任者,战败于西鄂精山

卜巳、张伯、梁仲宁:兖州黄巾渠帅,为傅燮所斩,卜巳可能是卜己...

管亥:青州黄巾渠帅,被曹操击败

张饶:青州黄巾渠帅,击败孔融,或者叫张余...

徐和、司马俱:济南、乐安黄巾渠帅,由夏侯渊、臧霸击败

吴霸:汝南黄巾渠帅,被李通生擒

陈败、万秉:吴郡黄巾渠帅,为朱治所败

何仪、刘辟、黄邵、何曼:汝南黄巾,曹操斩刘辟、黄邵,何仪、何曼降

吴桓:会稽黄巾渠帅,为留赞所斩

陈宝:吴郡黄巾,意图侮辱吕荣

郭泰:黄巾余部,白波军,为袁绍所败

杨奉:白波军,为刘备所杀

韩暹:白波军,为张宣所杀

胡才、李乐:白波军,胡才被仇杀,李乐病故

管承:在北海被曹操击败,跑去海岛发展

赵蕃:黄巾,逼出“巴三贞”

马相:在绵竹诈称黄巾,自称天子,为贾龙所败

赵祗:在绵竹自称黄巾,为贾龙所败

王饶、赵播:马相手下,奉命攻雒县,赵播可能是赵蕃...

王度:东阿县丞,黄巾乱起,转投黄巾

读音:100+易错的三国人名,你能读对多少?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