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液3个信号,说明肾病不轻!

 夕阳西下1935 2021-01-13

平时多注意观察尿液,关注肾脏健康。

尿液看起来是“废物”,实际上却是反映肾脏健康的“信号灯”。肾脏病早期往往就能从尿液变化中发现蛛丝马迹。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也能通过尿液及相关尿检指标,探知肾功能的情况。

尿液往往发生3个变化!

·      尿液颜色越来越重

正常尿液颜色一般为明黄色甚至透明色。一般受喝水影响较大,喝水越多颜色越淡。

肾病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尿蛋白,尿液一般有大量细小的泡沫,且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减弱,尿液浓缩导致颜色偏黄。部分患者会发生肉眼血尿,尿液呈血红色。这些情况在正常控制范围内,问题不大。

但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加重,甚至偏黑、偏乌,可能是肾功能恶化加速、肾病加重了。

尿液越来越浑浊,表明毒素越来越多,部分随尿液排出,也是病情加重的信号。

·      频繁起夜,夜尿多

正常情况排尿次数与喝水量有关,白天喝的多排的多,晚上不喝水排的少。起夜不超过2次为正常。

肾病早期不会出现夜尿增多情况,一旦出现夜尿增多,起夜次数特别频繁,睡眠质量差,多伴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反映出肾脏代谢紊乱,肾小球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

·      尿量减少,每天不足1000毫升

尿量与喝水量相关。肾病患者出现尿液多,是肾脏出现纤维化硬化,肾脏功能受损超过80%,无法在过滤排出尿液。

肾衰竭往往尿量会出现下降,尿毒症患者尿量更少。部分患者自身机能良好,不发生尿量明显减少。

肾病虽然会发生肾衰竭,但前期可防可控。

早期控制住炎症是关键

肾病发生早期,尿潜血、尿蛋白、水肿等症状较轻,肾功能受损不很严重。越早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肾功能受损进展越慢。

病情恶化迅速关键是抗炎治疗做的不好,可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基础控制,提升免疫力。增强免疫力是抗炎的最好屏障。

保肾护肾在治疗更在平时

肾病治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来维持修复稳定肾脏功能。除了平时用药治疗、坚持定期复查,一些日常可能损伤肾脏的行为也要注意。如频繁感冒、长期熬夜、不注意运动锻炼、肥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会影响到肾病的稳定。

要长期保持病情良好,养成护肾的好习惯,别再让肾脏受到二次伤害。

此药位居伤肾药物排行榜第一名

非甾体类抗炎药

    它的滥用比抗生素更普遍,是世界上引起“药物性肾损害”数量最多的头号肾毒性药物。

布洛芬(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塞来昔布等等解热镇痛药——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

    含有上面这个结构的抗炎药,叫做甾体类抗炎药,也就激素,比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等。这类抗炎药没有解热的作用,感冒发烧吃它没用,而且副作用大,一般肾病不作为首选药物,

    没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叫做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比激素副作用小,很多是属于非处方药,人们可以随便买。但副作用较小也有副作用,其中一个副作用就是肾毒性。

国际实践指南建议:

   肾小球滤过率<60的患者应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肾小球滤过率<30的患者应完全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尽管有这些建议,但许多处方医生仍在为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除非特殊情况,非甾体类抗炎药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天,累积剂量不宜超过1000g。部分肾病患者一有头疼脑热就吃这类药物,有的是每天吃、常年吃。累积剂量2000g左右常引起肾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

    有的患者是2-3种含有非甾体成分的感冒药一起吃,你的肾经得起吗?

    药物多有“封顶效应”,也就是达到标准剂量后,再增加剂量,效果不再增加。副作用却不封顶,提升剂量可以明显增加副作用。

    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缩短病程,如果症状较轻,不一定要吃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作为最常见的导致肾损害的药物,应该得到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