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风|印象黄梅菜 天缘土菜坊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如风|印象黄梅菜 天缘土菜坊   

                   

   最好吃的菜不是在风尘仆仆的路上,也不是在装修豪华的大酒店,它其实每时每刻都藏在我们的身边。  

                              ——题记  

 时下饮食界最流行的就是返璞归真,蔡澜先生曾经说过我并不会吃,我只是懂得比较。所谓的名菜佳肴,大多数原来就是家常菜,经过岁月的沉淀,才变成经典。“好吃的东西,就是用最简单的烹调法,将食物的原味发挥的淋漓尽致”。在黄梅就有这样一家店,他开张的时间仅仅一年多,在2016年黄梅饮食排行榜名列前十,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会吃,爱吃,能吃的黄梅人前拥后挤呢?我真的蛮好奇。
            这家名叫“天缘土灶坊”的酒店紧邻皇家大酒店,晚餐的人多,店门口的小车一直停到好远。有句话叫“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黄梅人的一天正餐在晚上,请客吃饭朋友小聚也多在晚上,因为时间充裕,喝点小酒也无妨。

           店老板吴永昌先生是一位八零后,阳光帅气。十九岁出来创业,从厨师到今天的老板,吴先生坦言最初的创业阶段也吃过苦,可凭着对美食的热衷,对家乡的热爱一路坚持走到现在。 中式无靠背的木凳,比沙发更适合人倾身交谈 。


  

这家餐馆的设计者思维独特,他考虑到了“如何让食客们从每一个角度任意拍的照片,都能红遍朋友圈”。他把整间馆子,当做一场古装戏的影视城来构思,那些灯笼,老匾,木门上的门神,隔间的蓝花门帘……不是点缀的道具,而食客,恰恰是这一景致的点缀。

 “蒜蓉龙虾” ,老板自己当初创业时开的就是龙虾店,也算是店里的招牌菜,当然也只有时令时能吃。龙虾,7月正肥。戴上手套允一口虾壳外面的汤汁,辣!再嚼出里面的肉,白花花的虾肉微辣弹牙,配上一口小酒,岂能用爽形容。

     喝什么酒?白酒,红酒,鸡尾酒任君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三五知己,有缘相会,小酌助兴,岂不快哉?稍微遗憾的是店里没有自制的米酒,这个冬天加热喝会非常暖心,即使不喝酒的女士也可以来上两杯。 


         再好吃的大餐,也没有土菜好吃,那“鱼面炖排骨”,入口非常有咬劲,炖而不烂,味道鲜美。那“蓑衣圆”,皮薄馅软,甜香软糯。


   
那 “苕粉皮焅鱼头” 更有意思,“高桥的萝卜,黄花的苕”,黄花的苕粉细腻白皙,加上鸡蛋烫得苕粉皮软滑绵甜,配着鱼的鲜味,就着鱼汤的美味,一碗苕粉皮下肚,整个味蕾大开,此刻的鱼头已经成了配菜,往往都没怎么吃。(特别的福利:苕粉坨的做法,如果喜欢软一点地苕粉坨就按水和苕粉1比1的比例调好,大火加热油锅,倒入一点油,快速划过整个锅面,待锅冒烟再次加入一点油,如此三次,倒入调好的苕粉,迅速用筷子划拉,苕粉会很快结团,这时候需要用锅铲踏平,待苕粉呈晶莹剔透装就可以盛起倒扣菜板上,冷却切块,大功告成。喜欢硬一点的把水的比例稍微减少,其他不变。这可是店老板亲自传授的秘法,吃货们可要睁大眼睛好好学学。)


   另外,有女士在场,主食请为她点一份“美龄粥”。吃一勺,她会对你投来欣赏的一笑。豆浆熬糯米,熬炖到位,又滑又糯,轻轻的甜,滋味醇厚不薄。(又有福利:店老板说榨豆浆,玉米汁加入一点新鲜的米饭口感会更好哦) 


     夜已深,赶紧结束写作,写着,写着,我要流口水,肚子又饿了 ……

  本期校对:兰芯


征稿启事

围炉近期广泛征集黄梅人在外地或外地人眼中的黄梅稿件,要求原创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