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体重的干预措施有哪些?

 小怪兽女孩 2021-01-13

血透室护士如何对患者做好上机前评估图片


 据统计,我国HD患者年病死率约25.00%。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超负荷,病死率及并发症增多。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首先要做到透析充分,医护人员就要为患者定准干体重。干体重是指患者体内既无水、钠潴留,又无脱水现象时的体重。据报道临床有25%-50%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干体重方面的问题,导致透析并发症的增加。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在允许范围,是降低HD患者病死率和预防透析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

01.
护理干预措施

建立干预措施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干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经常与患者沟通,使其愿意倾诉身心感受和忧虑,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真诚提供各种帮助,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

认知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及心理状态是引起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的重要因素。让患者对自己病情有充分了解,介绍透析、干体重的意义、为什么要限制饮食,体重增加过多对机体的影响,监测体重及控制体重增长的重要性等有关知识。

心理干预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是脆弱人群,在透析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和科学的心理疏导。MHD 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与其缺乏相应的知识有关。护理人员通过心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关知识,改变以往不正确的想法,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讲解透析的注意事项、情绪与康复的关系,怎样正确对待并发症。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给予支持与安慰,消除负性情绪,以正性情绪面对治疗。发放与透析有关的宣传材料及保健刊物,每月给患者举办一次讲座,使其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通过效果良好的病例现身说教,从而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家属干预

  注意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能够给患者提供情感及经济支持。让家属积极配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者相对固定的陪伴家属建立联系,随时就患者可能或已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压力。告诉家属他们的言谈举止、情绪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治疗,让家属在患者面前存良好的心境,经常安慰患者,尽量抽时间陪护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生活自理,让患者感到自己不是处处需要别人照顾,是对社会、家庭有用的人。

摄入液体干预

 让患者描述自己的液体摄入情况,讲解液体摄入过多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改变个体不良的健康行为,尤其是饮食习惯通常是十分困难的。认识控制液体摄入的重要性,更需要患者以坚强的意志力控制水的摄入量。合理水分摄入,应根据尿量多少及失液量,严格控制进水量。每周透析1次,每日饮水量一般以前1d尿量再增加100ml;每周透析2次,每日饮水量一般以前1d尿量再增加300ml;每周透析3次,每日饮水量一般以前1d尿量再增加500ml。

饮食干预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长期透析患者因摄入不足、蛋白质合成障碍或在透析过程中氨基酸和小分子蛋白质的丢失,致使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要加强患者饮食指导,使患者合理调配饮食,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保证机体活动及透析的需要,多食优质蛋白质、如鸡、牛奶、瘦肉等。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g/kg/d,少食含水多的食物,如面条、稀饭、水果等。

       干体重是评价透析充分与否的基本指标之一;干体重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临床上常用干体重为标准来计算是否有水、钠潴留。文章报道;有 63.31% 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大于干体重的 5%,能够合理控制体重增加的仅占 36.63%。水负荷增加过多、过低或分布不平衡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表现为透析中或透析间期高血压、低血压、头痛、头晕、乏力、心慌、气短、食欲差、恶心呕吐甚至营养不良,增加了住院率和病死率。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持其干体重达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MHD 患者护理干预,改善MHD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体重的5%以内。减少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降低 MHD 患者的病死率、住院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损失,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转自:博新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