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海钩沉(9)——年味的记忆

 土翁 2021-01-14

年味的记忆

小时候盼过年,年——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巨大的。

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

我的有记忆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过,那是个非常深的山沟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现在看来是落后得不能再落后的地方。尽管如此,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童年的快乐,更没有影响我对过年的兴趣。随后又在永宁口、碓臼沟度过了少年时代。

盼过年究竟盼什么?现在想想,无外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那时正值六十年代,物质极度贫乏、生活十分困苦,这是人所共知的。也许正因为如此,过年才更显得意义重大。

虽然身处穷乡僻壤,但在我的记忆中,那时过年,年味足,兴趣浓。过了腊八,年味渐浓,我开始在墙上划道道,大年倒计时正式启动了。

当时有一首民谣,各地虽有些差异,但大致意思差不多:“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腊八粥,吃几天,哩哩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就是祭灶王,好让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淮南子·记论训》中说:“炎帝作火,死而后灶。”高诱注日:“炎帝、神农,以火德与天下,死祭祖于灶神。”。据说,灶神在家家户户,了解人间善恶,古联曰:“上天言好事,回宫呈吉祥。”就是保佑这个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椐《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涤陈布新’的涵义。就是把一切‘穷气’,‘晦气’统统扫出门。

之后一直到腊月三十都有说法,不一一赘述,只说说我记忆中印象较深的一些事。

推碾子

推碾子的活儿小时候没少干,大致分米面两类。米类主要包括谷子、糜子、黍子,面类主要包括莜麦、小黄米、玉米。我最不喜欢的是推莜麦面和黄米面,因为推莜麦面第一步先要炒莜麦,待炒完几口袋莜麦,尽管事先用毛巾之类把脖子围得严严实实,那莜麦毛子还是无孔不入地钻进你的衣服里面,让你刺闹上好几天!过大年要吃糕,本地所谓糕一般是用软谷碾出的米来做,我们都称它为小黄米。(用黍子碾出来的称为大黄米,也可以做糕,但以做黄米粥为多),小黄米经过水淘,然后再上碾子碾成面,这就是制作黄米糕的原料黄米面。推黄米面最麻烦的是过箩,箩子要细面才筋到。箩黄米面十分费力,一斗多黄米箩完,胳膊又酸又困。不过,推碾子也有我爱干的,那就是扇扇车。推谷子、糜子、黍子这类东西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扇车扇,经过扇车一扇,米、碎米、糠便自动分离了。所以每次推这些东西时我都把扇扇车这活儿包了。

生产队年代谁家推碾子之前要做两件事,一是先去碾房看看有没有人用碾子,如果用的人多,就要排队;二是碾子定下来就去找队长,请队长给安排定下一头驴,这叫“问毛驴”,如果毛驴太忙还要等待。一切条件成熟便往碾房里搬推碾子用到的各什家具。程序很多很复杂,但那个年代和我同龄的孩子们都掌握得烂熟于心了。

过大年之前家家都要推黄米面,所以那时碾子忙、毛驴也忙,要早早地排队。因为这事跟过年也有关系,为此,顺便在这里说说推碾子的事。

杀猪

条件好点的人家过年总是要杀一口猪的,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平时连个肉星也见不到,过大年——这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只要可能是必须杀猪的。那时候自家养猪最大也不过200来斤,一般也就100来斤。记得我们家也杀过一两头猪,都超不过200斤。杀猪的日子一般选在腊月的某一天,提前约好杀猪的人,早晨便不喂猪,找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帮忙抓猪、捆猪,然后四蹄捆牢,嘴也捆住,抬到桌子上,几人紧紧按住,屠夫操刀开始“下毒手”,一人端盆子准备就血……母亲则躲到别处不忍看她亲手养的猪被杀死。猪杀死后用挺杖从后腿处向猪全身通一遍,然后吹气,让猪全身鼓起来,为的是利于脱毛。院子里早已准备好了一口大锅,把刚刚烧开的水倒进去,把猪抬进锅里,开始退猪。退好了的猪白白胖胖,之后开膛、整理下水……待一切收拾完毕,天已近黄昏,下个节目就是熬槽头肉,请杀猪人和亲朋好友来大吃大喝一顿。这槽头肉本地人叫槽套肉,为啥叫槽套肉?是因为喂猪时用槽子装猪食,猪吃时正好脖子碰到槽子上,所以叫槽套肉。其实就是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颈脖肉,猪的这个部位气管、血管比较多,而且还有淋巴结之类的东西,现在看来这部分的肉对人体是不太好的。

我们家有多半过年是没有猪可杀的,这时候除了买几斤肉外,多是杀几只公鸡,大年三十晚上以煮鸡代替煮骨头。每人一只整鸡,吃不完下次还是自己的,也很满足,也没有感到失落。

磨豆腐

我老家的小山村平时是没人磨豆腐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把石磨支起来,各家各户磨一锅或两锅豆腐。碓臼沟村四个生产队,各生产队都有一盘磨,都安在队房子里。进入腊月就开始排班儿,连明昼夜的磨,总之是换人换驴磨不停。一锅豆腐大都用12斤黄豆,都是用酸浆点豆腐。点豆腐需要有一定技术,外行的人可能把豆腐点坏,成不了形。磨豆腐的程序大致经过这么几道工序:黄豆事先用水泡涨——用石磨磨成豆浆——豆浆下锅煮开——过渣——过滤后的豆浆再下锅煮至一定火候——酸浆点豆腐——豆腐凝结成型后盛至加滤网的模具中——压平沥去水分——翻豆腐、打豆腐,一锅豆腐就算做好了。

炸糕

在年节的食品中,有一种与过年有特别关系的食品就是糕,南方称年糕。这是一种面食,因其性粘,本来称为粘糕。但由于“粘”与“年”谐音,“糕”与“高”同音,吃了“粘糕”就会“年高”,一年内就会大吉大利。正是为了讨这个口彩,图个吉利,所以,做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延续至今。

过年炸糕在过去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再穷的人家也要炸一些,只有炸多炸少的区别。前面说过,炸糕之前先要把黄米面磨好,黄米面是用我们当地产的软谷推的小黄米磨的,有时候也用黍子推的大黄米磨面。我们家人口多,每年炸糕淘黄米要一斗(一斗约40斤)以上,多时能达到两斗。炸糕也要经几道工序:用大盆子温水和面——盖上盖子笥上(发酵)一段时间——蒸糕(把笥好的面与干黄米面掺和用大锅大笼屉蒸,边蒸边加入面)——扎面(蒸熟的糕面用铲子铲出放大瓷盆中用手扎匀,因温度高手要蘸冷水)——扎好的面放大笸箩里——包糕(多为红豆馅,还有红糖馅、酸菜馅)——炸糕(大锅下胡麻油烧开,包好的糕下锅炸),至此,黄橙橙、香喷喷的油炸糕便算大功告成了。那个年代因为麻油奇缺,常常是炸一部分,其余则包上馅,冻起来,叫糕蛋子,吃时可蒸也可放火盆里烧。还有一部分连馅也不包,直接搓成粗条,待其硬化后再切成片,这叫面心糕,吃时上锅蒸然后蘸炒面或各种汤。

炸糕那天必须要请人帮忙,左邻右舍,三好两厚,多是女人。从蒸糕、捏糕到炸糕,人少了不行。炸好的糕先放笸箩里凉冷,然后装入大台缸里,自然冷冻,正月里几乎天天是熥炸糕,一直要吃到二月中。所以有句谚语叫“正月肥,二月瘦,三月一把干骨头”。

炸糕在那个年月被公认为最好的食物,糕炸好之后照例也是要请人吃饭的,一是请参与帮忙包糕的人,二是请亲朋好友,熬一锅大菜,烧酒要现打。除此以外,还要一碗一碗地送给左邻右舍,这活儿一般都是小孩子们事。

除了炸糕还要炸油饼、炸麻花、 炸中果蛋、压山药粉等等。

打扫房

腊月二十四扫房日的风俗由来已久,据说,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一般人们会在腊月二十四这天打扫房子,这是约定俗成,但也要根据自家情况而定,有的在二十六或其它日子打扫。

说是“扫房”,实际就是年终大扫除,这可是个大工程,要满满干一天。早早的起床,把能搬的东西统统搬出去,搬不出去的,都要用报纸或破布罩上。第一项大工程是刷房,刷房的涂料是“白土子”,“白土子”是从山里挖的,学名其实叫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据说是由古生物的骨骼积聚形成的。白色,质软,分布很广,用做粉刷材料等,通称“白土子”。“白土子”在锅里加水泡开,然后用“糊刷”刷墙,“糊刷”也是自制的,山上有种草叫“糊刷”草,平时备好,绑扎成刷子备用。墙要刷两遍,待刷过的墙干后开始糊窗户,在火盆上用铁锅打好浆糊(用莜面打),把旧的窗户纸撕掉,用刀刮去老纸,扫掉尘土,新买的白麻纸裁剪好,然后一一将上扇、下扇、左右耳扇糊好,先里屋后外屋。然后铺上新买的苇席,擦洗玻璃、镜子、各种家什,搬回行李物件等等,做这些活儿当然母亲是主力。

屋里收拾利落了,开始贴窗花、贴年画儿。窗花大都是自己剪的,我姥姥、母亲都会剪,而且不用画样子直接剪,什么喜鹊登梅了、鸳鸯戏水了,非常丰富。上扇窗户中间要剪一个由四部分组成的圆形窗花,下扇窗户中间有块玻璃,要贴一对窗花,而且要贴在外面,以免室内的水气将窗花打湿弄坏。年画是从供销社买的,记得那年父亲买了一套年画,是“四扇屏”, 叫“岳飞枪挑小梁王”,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岳飞这名字,但朦朦胧胧不知岳飞是谁,小梁王又是谁,只觉得那画新鲜好看。一切安排妥当,刚刷过房的“白土子”味散发着清香,窗花、年画让人耳目一新,年味越来越浓了!

写对子

贴春联能美化生活环境,是中国人过年的一个特色。春联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百姓过春节悬“桃符”,即在桃木板上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挂在门两旁,以此二神来镇邪,俗称“门神”。到了公元700多年的五代,后蜀宫廷有人在桃符上题写春联,内容都是些吉语佳话,文字工整,长短对偶。如蜀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史学家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此后,文人学士群起效仿,题写春联之风逐渐流传开来。

春联又叫对联,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叫对子。到了腊月根,人们就开始买红纸写对子。因为那时候没有卖对子的,村里写毛笔字的人也少,写对子基本就集中到几个人那里了。我因为写过大楷,又不怕丢丑,初中开始每逢过年便开始在家里铺开摊子写对子。所谓摊子就是把饭桌放到炕上,研墨、裁纸,再找黄历上的对联照着写。知道我在写对子,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也都拿上红纸来让写,往往一写就是两三天。那时对子的内容是以革命口号和毛主席诗词为主,比如“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等,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比如除“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外,牲口圈写“六畜兴旺”,鸡窝写“金鸡满架”,猪窝写“肥猪满圈”,门转子上写“福、禄、祯、祥”,水桶上要写“”,寓意翻过来倒过去都有。最让人头疼的是各家拿上来的红纸大都是一张,不管多少副对子都要用这一张红纸来完成,只好给他裁剪成窄窄的纸条来写。除了对子还要写大斗方,写斗方大“福”字是少不了的。

贴对子一般在大年三十,我们那里只要有门必贴对子,门楣上的横批下还要先贴上挂笺,柱子上、窗棂上也都贴上挂笺,对子一贴,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就被烘托的更加浓郁了。

贴对子时有人故意把“福”字倒贴,取其“福到(倒)了”之意。这种贴法据说源于清代恭亲王府。有一年过春节,大管家写了许多“福”字让人贴于府门、库房等处。有个家人不识字,将府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见后大为恼火,将管家叫来问罪,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解释道“奴才常听人说,王爷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实乃吉庆之兆。”几句话把恭亲王说得转怒为喜,并重赏了管家和家人。后来,民间有人效仿,也将“福”字倒贴。“福”字不论正倒贴,都是一个顺从安分、富贵祥和的字眼,它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懂憬。现在一些学者认为“福”字还是正贴为好。

糊灯笼

小孩子们爱玩灯笼,但要靠大人们给做灯笼。有的有旧灯笼架子重新糊一下,贴上些窗花就行了。没有的则要做新的,用高粱杆或桁柴编架子,做成西瓜灯、白菜灯、鱼灯等等,把灯笼栓到棍子的一头,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点着,便可上街玩了。蜡烛被风吹熄或烧坏灯笼是常有的事。当然还有挂在大门外比较大的灯笼,巧妙的人会制作“走马灯”,在我们小孩子看来那是神奇的。我们家不会做“走马灯”,但每年要做“冰灯”。“冰灯”做起来简单省事,效果也不错。去井上挑一担水,放到院里冻一段时间,约摸水桶壁上的冰结到一寸厚时,将水桶拿回家,先用火筷子在上面开个圆孔,将里面水倒掉,然后再把水桶搁火盆上四外一烤,这时就能把冰壳取出来了,“冰灯”也就基本做好了。当然,在冷冻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是在桶底放上插蜡烛的底座,二是要放上提灯笼的东西,三是还要倒进一点红墨水,这样冻好的“冰灯”就呈红色了。“冰灯”放在自家大门两旁,一直到正月十五左右,天气转暖,自动融化为止。

熬年

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过大年的气氛进入高潮。因为这一夜是新旧交替的一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所以是不平常的一夜。中国人历来就有“熬年”的习惯,文人叫“守岁”,即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小时候农村里没有什么文娱活动,爱赌的大人们这一夜要赌个痛快,那时候没有麻将,主要是丢猴子和押宝。小孩子们也就是打打扑克,什么“大跃进”、“升级”之类。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的熬过整整一夜,一般十二点前就睡了,五更再起来拢旺火。

拢旺火

拢旺火也是我们北方人过年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习惯,在守岁迎春放鞭炮的同时,要在院子里点燃事先架好的木柴,俗称“拢旺火”。有人说,过去我们这一带是多民族杂居地区,“拢旺火”是由游牧民族的“篝火”演变过来的,不知真假。

现在人们拢旺火都在子时,我小时候农村则是在五更。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堆一大堆干柴,家人都出动,将干柴点着,火势渐旺,火苗直上,火势熊熊,火光冲天,照得满院红光映照,称之为旺火。人们还要从火堆上跨过去,期望去灾避疾,以图吉利,预祝全家在新的一年中兴旺。

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相传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独脚鬼怪,十分凶恶,每到年头岁尾就出来伤害人畜。但它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最怕响声,人们就用烧竹子的办法制造响声来吓跑它。唐朝时有了火药,又将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后来人们虽不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燃放鞭炮,用响声来增加节日气氛。

在拢旺火的同时,乘着火堆,大人们放二踢脚,孩子们兴致勃勃燃放鞭炮,这几乎是过年最开心的时刻了。当年家里二踢脚总共才买五六个,鞭炮很小,最多买一两串。我们房东家孩子二毛子说,要是有一墩大炮就好了,其实他说的一墩大炮也就十个而已。还说,从前有钱人过年,院里放一笸箩大炮,随便响。可见当时他放炮是多么有瘾,又是多么没有过瘾!现在好了,只要你愿意,二踢脚随便放,然而我早已失去了放炮的兴趣,有若干年没有再去响炮了。

饺子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人特别是北方人尊奉的习俗。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物,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文献记载,我国民间过年吃饺子的习俗至迟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明朝沈榜著《宛署杂记》载:“元旦拜年,作匾(扁)食。”清代,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得到延续并固定下来。清史有关资料记载:“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说明过年吃饺子,在清时已成共俗。

过年吃饺子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一天的时间,每天的开始是子时(相当于今天半夜23点到1点这个时间)。除夕夜的子时,不是寻常的新旧两天的更替,而是新旧岁间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对“界限”非常注重,年终岁尾辞旧迎新这个“界限”更是不能等闲对待,自然要搞些仪式纪念,以求来年吉祥如意。恰好饺子和“交子”谐音,于是中国人取“岁更交子”之意,就有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民间传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了非常难受,就从冬至这天起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很管用,人们吃下它后血液通畅,治好了冻耳。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们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之为“饺子”。于是,饺子这种吃食就诞生了。

过年吃饺子除了饺子谐音“交子,意味着新旧交替的寓意,还有企盼团圆的意思。

小时候过年吃顿饺子也是不容易的,更不用说平时了。没有白面,没有肉,连做馅的大萝卜也奇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想尽一切办法,讨换点白面、肉和大萝卜,吃一顿饺子的。白面可以用小米或黄米交换,后来生产队有公家给的每年每人2斤病号面,都集中到过年分下去,大家好过个年。没有白面时也有人用荞面代替,包荞面饺子,我曾在一个姥爷家吃过。肉不多,饺子馅里星星点点有一点儿。大萝卜是秋天就预备好的,放在窖里就等做饺子馅用。也有的人在山上种大萝卜,秋天起了直接刨坑埋在地里,到过年时才去挖出来做馅。大萝卜切成片,过水炸熟捞出沥干。做饺子馅时把萝卜片剁碎,挤压干水然后拌馅。拌馅的佐料也简单,主要是花椒面,所以那时各家的饺子基本都是一个味。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其欢乐气氛不次于如今看春晚。我们家是父亲擀皮,母亲包,我们也都下手参与。由于每个人包饺子的手法不同,包出的饺子花样很多,有的还带有各种花边。包好的饺子码放在高粱杆排子上如同艺术品一样,看上去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家还有在饺子里包镚子(硬币)的习惯,一般包五分的,小的怕吃时不注意卡着,而且我们比别人家包的要多。煮熟后盛到碗里,谁吃出钱来谁有福,为了吃到钱,吃饱了还要吃,全家人都享受着吃饺子的乐趣。

因为馅很干,咬开饺子白生生、干生生的,一股花椒味。馅干的好处是大家都是晚上提前包好饺子,大年初一早晨下饺子,饺子也不坏。虽然那时的饺子肉少、馅也不讲究,可在我幼小的记忆中,那是最好吃的!

迎喜神

过去农村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后,村里组织男女老少,带上香、纸,到村外的某方位迎喜神。因为喜神每年所在的方位不同,具体到哪个方位,得由阴阳先生指点。到了喜神方位,点上一堆火,敲锣打鼓,由组织者焚香烧纸,人们叩拜,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喜神临门,万事亨通,福禄吉祥。这样的活动我仅在富山村参加过一次,但印象很深。

现在已是2021年元月,农历庚子腊月,辛丑牛年将至,马上又要过年了。但对于我这个六十有七的人来说,却丝毫引不起兴趣。其原因,一是过的年多了,已经失去童年那对过年的新鲜感;二是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平时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不再把吃好的冀希望于过年了;三可能是担心过一年长一岁,老之将至,从感情上不愿面对吧!

(部分图片为网上下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