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青铜《散氏盘》:朴厚苍茫,奇肆生动

 法厉无边 2021-01-14

作者:张华

散氏盘系西周晚期著名青铜器,也叫“矢人盘”。此盘高圈足,左右两耳,满器施饰,庄重华丽。铭文19行,357字。康熙年间出土,铭文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散氏盘造型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的简约风格,文字线条婉转灵动,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一起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

西周青铜《散氏盘》:朴厚苍茫,奇肆生动

张华节临《散氏盘》

临习要点:

1、首先要选好使用的工具,兼毫和羊毫皆可,羊毫柔软,蓄墨足,濡墨快,线条醇厚且富有韧性;兼毫蓄墨适中,刚柔相济。掌握笔性(即笔法、笔势、笔意),方可抒情写意。

2、《散氏盘》用笔含而不露,内劲十足。起笔皆用藏锋为主,但形态应有所不同;行笔应有快有慢,但总体不宜过快,收笔或重或轻,或回锋或露锋,临习应予以区别,力求表现出线条的厚度和韵味,把握线条的豪放与含蓄。另外,要注意直线与弧线的穿插运用以及字内弧线弯曲程度的不同,如“西”字,外部由左右两部分曲线组成,刚柔相济,且左部曲线弯度稍大,体现出微妙的变化;内部由三条较直的斜线组成,曲直对比强烈。

西周青铜《散氏盘》:朴厚苍茫,奇肆生动

张华以《散氏盘》笔意创作的作品

3、结体呈扁形,取横势,重心偏下,结构一般左高右低,或欹侧,或端庄,如“王、心、新”等字。结字动感十足,动中寓静,圆中不失方意,如“宫、田、南”等字。另外,字内留白巧妙,在方圆、大小等方面呈现微妙变化,临习时避免过于均匀、雷同。

4、临习时还应注意章法的朴茂与空灵,领会整体的豪放气势与局部的细微变化,以竖行行款为主,在布局列阵的同时,追求欹侧交错,宽博散逸。临写时由形入手,进而窥其情态和节律起伏,将自己与古人作浑然化一的融合,在用笔上参以行草的笔意,适当加快运笔的节奏,在字形上也可进行适度的夸张变形,在墨色上可加以变化,通过把握形而下的“写”,去完成一个形而上的古今无我的大融合。要训练自己达到心手相合,将范本中的用笔、结字、章法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力求形、势、气三者的合一,达到和谐、统一、默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