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2018年全国煤炭劳模唯一的选煤人

 五六选煤 2021-01-14

听说关注了我们,工作就像开了挂……

2018年10月17日,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表彰会上,共有117个先进集体、133名劳动模范、14名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选煤厂厂长黄瑞祥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也是此次表彰中唯一的选煤人。

黄瑞祥

男,汉族,1966年10月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梁宝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选煤厂厂长,曾获得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山东省十佳选煤厂厂长等荣誉称号。

选煤创效先锋

28年的选煤生涯,28年的奋力拼搏。他牢固树立“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工资”的理念,强化过程管控,狠抓产品质量,2017年在入洗原煤同等质量的前提下,精煤产率提高0.2%,创效500余万元。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完善选煤工艺实现创新创效,2016年共完成技改项目12项、创效1150多万元,2017年完成技改项目8项、创效1000多万元。

在矿选煤厂工作岗位上,他带领的创新工作室,去年以来在矿一、二水平选煤厂,完成技术创新4项,群众创新8项,其中,通过安装智能振网弧形筛,优化升级了弧形筛振动方式和构造,使设备脱水脱泥效果提升30%以上,精煤回收率提高了0.2%,月均提高精煤产量600吨,月均创效30万元。他还进行自动加药系统技术升级改造及应用研究,将选煤厂初期安装的人工加药装置升级改造为自动加药装置,实现药剂制备添加过程全自动化、实现了无人值守,每年可节省人工费20余万元。这些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员工群众都竖大拇指,称赞道:“这样的党员真是我们的带头人”。

链接一

选煤厂“三小”创新提“双效”

梁宝寺矿选煤厂党支部积极开展小改小革,创新创效等活动,通过一批小发明、小设计、小改造,实现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小发明”助力安全生产。该厂原来使用的电动滚筒接线座接线盒,特别易损。损坏之后,由于无法接电缆线导致整个电动滚筒废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厂机电维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原接线盒尺寸,利用废旧铁板联合自制加工了接线盒,安装后,电缆线顺利接通,使滚筒能够正常运行,效果非常好。此次改造,延长了电动滚筒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电动滚筒的使用寿命。

“小设计”提升运行质量。对于洗煤生产来讲,清水泵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填料密封式清水泵经过长时间运行,会由于骨架油封寿命短、易损坏而出现漏油现象,造成材料费用的浪费,影响现场卫生面貌。为此,技术人员大胆研究改造,利用废弃泵上的机封压盖,通过对填料箱、轴套进行改造,将原填料密封改为机械密封。并对轴承压盖改造,在轴承两端安装挡油盘,改变润滑剂。改造之后成功运行,彻底解决了漏油现象,大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见到了多重成效。

“小改造”改善生产环境。洗煤车间的噪声控制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压滤机在运行过程中,压缩空气经管路直接排出,造成压榨排气时声音达到90分贝左右,超出正常范围,因此,消音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技术人员根据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原理,利用技改淘汰的压风机空气过滤器制作成阻性消声器,使排出口的噪声能量转换为热量消耗掉,来降低声音分贝值,收到成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便于拆卸清理,并减少了材料投入的费用。

链接2

他用技术创新为企业赚取千万回报

一个贴心小改造,既让铲车司机摆脱了冬冻夏烤,又给企业省了不少钱

“我们黄厂长心眼好,有主意,要不是他,我今年夏天还要开着铲车在太阳底下挨晒呢!”原铲车司机贺翠翠一谈起这件事就不住地夸。

原来梁宝寺矿煤场的洗矸采用铲车装运,无论天气如何,都要由两名铲车司机轮番作业。盛夏三伏天,驾驶室内温度常常达到四十多度,严冬三九天,常常是零下十几度,铲车司机在狭小的驾驶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黄瑞祥了解这种情形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办公,经过现场勘测谋划,决定在洗矸仓下安装一部洗矸装运皮带,可将矸石直接输送到目的地。经过20多天紧张施工,选煤厂技术组自行设计、制作的皮带顺利安装完成投入运行,直接导致了装运洗矸的2台铲车“光荣下岗”, 铲车司机们终于告别了严寒酷暑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大伙算了一笔帐,原先两台铲车每天光燃油费用就是2240元,这一年下来就能节省费用80多万元。再加上节约的铲车修理费、人工费等每年大数是100万元,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技改提效就象挤海绵里的水,要持续不断用力,才能见到成效

“作为管理人员,不懂技术就是一个不合格的管理人员。懂技术、会管理,才能保证稳产提效”。

在日常工作中,黄瑞祥身体力行搞好业务技术提升,与员工一起研究洗选方案,抓革新,抓改造。经过对二号井选煤厂尾矿离心机入料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后,他发现通过优化中矸磁尾脱水系统,可降低煤泥含量,提高混煤产率,减少设备磨损并节省电费。经过多次技术攻关,系统改造完成后,停用了尾矿脱水弧形筛和尾矿高频筛,至今运行情况良好,混煤质量稳定,实现经济效益50万元。

为进一步提高精煤产率,黄瑞祥与技术人员一起,对一号井选煤厂精煤离心液和中煤离心液混入离心液桶,该桶将物料打入中矸稀介桶,最终进入混煤产品中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革新改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基础上,精煤产率提高了0.1%,每年提高洗煤效益达300多万元。

让“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成为现实

“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不只是说在嘴上的,关键是要落到工作中”。随着内部市场化和“五自”管理在选煤厂的深入实施,现在厂里每名员工都成了会算账的行家里手。

介质消耗在选煤厂生产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大,能达到40%-50%。为控制介质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黄瑞祥主导成立了降低介耗课题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对洗煤生产中直接有关的分管领导和责任班组下达消耗指标,实行奖罚分明的考核办法,以预算介质消耗指标0.98kg/t原煤作为考核基准,每月考核兑现一次。严格把关介质质量,磁性物含量、真密度和粒度组成需符合标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两台精煤脱介筛的物料分配量,保证脱介效果等各项措施。通过一系列措施的严格执行,他们厂介耗控制在0.8kg/t以下,处于同等级选煤厂介质消耗最好水平。

煤质决定煤价,每高100大卡发热量,价格就会提高一大块,对企业来说那就是纯赚的利润。为了提高煤质,黄瑞祥又带领技术人员对末煤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安装新型弧形筛、高频筛、转排泵、末煤转载刮板机。部分TBS尾矿以及中矸磁选尾矿经过弧形筛、高频筛脱水后经过末煤刮板机转载进入702皮带,有效降低了混煤水分;筛下水由转排泵打入浓缩池,再由压滤车间回收。系统改造完成后,效果十分明显,混煤水分平均降低了2.1%,满足了客户要求,同时煤泥产量降低,混煤产率提高2.3%,每年增加混煤13800吨,混煤和煤泥差价按200元/吨计算,年创效达276万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