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新用户07039177 2021-01-14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传心法要》又叫《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书中荟萃了中国禅学思想精华,是历代习禅者重要的指导书。该书由黄檗禅师和唐朝丞相裴休讲述和记录,其禅学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心是佛”和“无心是道”。

据《六祖坛经·付嘱品》记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灭度之前,曾经留下预言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后世有的高僧大德认为,六祖所说的这两大菩萨是《传心法要》的讲述及记录者~黄檗希运禅师与相国裴休居士。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一、黄檗希运禅师。

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词:“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词的作者就是唐朝的黄檗(bò)禅师。

黄檗希运禅师,师从对禅宗历史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百丈怀海禅师。据《祖堂集》记载,黄檗相貌行为古怪,身长七尺,额间隆起一个大肉球,而且脾气很坏,喜欢打人。史书说他曾经三打弟子临济义玄,从而打出了一个对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禅学影响深远的禅宗~临济宗。

黄檗连王公贵族也敢打。有一次,正在寺里避难的唐光王李忱,看到黄檗拜佛和其他人有点不同,就问:“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你礼拜祈求什么呢?”

黄檗说:“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就是常拜拜而已。”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李忱又问:“没有目的,有什么拜头?”

黄檗禅师一听,“啪”地一掌抡在光王脸上。光王捂着脸说:“你这个人好粗鲁!”

黄檗说:“这是什么地方,容你说粗说细?”不由分说,又啪啪给了李忱两巴掌。

后来,李忱当上了皇帝,是为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唐宣宗。

黄檗禅师圆寂的时候,唐宣宗想起了以前的往事,就准备敕封黄檗禅师谥号为“粗行禅师”。宰相裴休对宣宗说道,黄檗禅师打了皇上三巴掌,实际上是帮你断了“无往、无今、无来” 这前、今、后三际呢!宣宗一听:“嗯,有道理!那就赐他谥号为断际禅师吧!”这就是“三掌断三际”的公案,所以《传心法要》又叫《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二、唐朝的相国裴休。

唐宰相裴休(约791—864年),字公美,河东闻喜人(今河南济源)。出于中国封建历史上的世家大族裴氏一脉,这个大家族出过59位丞相、59位大将军、在朝为官者多达3000多人,史书说“裴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可见裴休宰相的家族历史可是牛的杠杠的。

裴休虽出身官宦世家,却家世崇奉佛教,且其本人能文善书、为人温藉、行止雍闲,对佛教义理研究也颇有心得。据《旧唐书·裴休传》记载:“(裴休)家世奉佛,休尤深于释典。太原、凤翔近名山,多僧寺。视事之隙,游践山林,与义学僧讲求佛理。中年后,不食荤血,常斋戒,屏嗜欲。香炉贝典,不离斋中;咏歌赞呗,以为法乐。与尚书纥干皋皆以法号相字。时人重其高洁而鄙其太过,多以词语嘲之,休不以为忤。”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三、初结法谊的故事

唐代长庆年间(82l一824),裴休由乡贡入京,登第进士,意气风发,且佛学的素养已经远非俗人。

这一天,他到大安寺行香礼佛,看到廊壁间的画作,就欣赏了起来,一边询问旁边的寺僧:“这个壁画画的是哪位呢”?

僧人回答:“画的是一位高僧的真容”。

裴休接着问:“画像画的不错,可是高僧又在哪里呢”?

对不是出家人裴休的禅机提问,这位僧人竟然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回答。

裴休接着问:“寺里可有参禅的僧人吗”?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主事的僧人见裴休仪态不凡,出语脱俗,就连忙跟了过来:“最近寺里有个僧人做杂役的,好像有些参禅的意味”。

裴休说:“可否请他来,我问他能回答不”?

当时的黄檗禅师正在寺中挂单,混迹劳侣,扫洒殿堂。寺僧把他请来后,裴休问:“我有一个问题,可否请禅师开示一语?”黄檗应允,裴休于是重述前言。

黄檗禅师突然厉声说到:“裴休。”

裴休应诺了一声。

黄檗禅师又疾声逼问道:“裴休在哪里”?(在什么处)

裴休当下心领神会,如获至宝,由衷感慨地说:“这位真是我的善知识啊!”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这时,大众都莫名其妙。裴休延请黄檗禅师进入府中,执弟子之礼。自此之后,裴休无论做京官还是地方官,都与黄檗禅师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四、裴休帮助黄檗禅师安然度过“会昌法难”。

此后,裴休被朝廷任命到各地为官,官职越来越大,但是一直勤修佛法。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6年),裴休官至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期间与华严宗等学僧交往甚密,并从受禅法。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裴休出任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会昌二年(842年)到六年间,正值唐武宗的“会昌灭佛”运动,收缴良田数千万顷,还俗僧尼26万人,拆寺4600所。842年,当时裴休任钟陵(今江西进贤县)廉镇(编者注:廉镇即驻地方的观察史,比节度使地位低一层)。他将黄檗禅师迎请至钟陵龙兴寺担任主持,朝夕都向禅师请教法理,从此二人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也因为裴休的帮助,黄檗躲过了历史上那次著名的的“会昌法难”。史书这样记载到:“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

在这期间,裴休对黄檗禅法佩服至致,恨不能朝夕相随。他说黄檗禅法“独佩最上乘”。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五、师徒合力,禅宗精品出世。

唐大中二年(848年),裴休出任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身兼数职。

唐代的宣城人文荟萃、闻名遐迩,佛教文化亦相当发达,其中宣城的开元寺历史悠久,已经距那时五六百年历史了。裴休在宣城当政一方的行政长官,他将黄檗请迎到开元寺任主持,对黄檗执礼甚恭,并将其居己驻所,每日相互参禅问道。史书说“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遂成《传心法要》《宛陵录》之禅宗精品。

黄檗禅师授法时说“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又说“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他告诫裴休说:“若形纸墨,何有吾宗!”以此说明一切文字都不是佛法本身。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通过不断的学习研悟,加上黄檗禅师的耐心指导,裴休通达了祖师心印。诸方禅学,都说裴休不愧出自黄檗门下。

裴休与黄檗禅师还有诗歌酬唱。一日,裴休作了一首诗呈给黄檗禅师,表示自己要以黄檗禅师为师,以便深入学习佛法奥义。诗云:

“自从大士传心印,

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

浮杯今日渡漳滨;

千徒龙象随高步,

万里香花结胜因;

愿欲事师为弟子,

不知将法付何人?”

表示要终生奉黄檗为师,深刻领会佛法精义。而黄檗则回诗赠答: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作世间慈悲人” 。

黄檗的回复毫无顾忌地袒露了自己的心胸,表达了自己身负弘法重任,不会迎合附会世俗权贵的决心和毅力。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六、结句。

裴休将这个时期两人的相互问道记录为《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和《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当代人圆智将两部书合并为一本《传心法要》,并录成电子版,供网上的大众学习。

大中九年(855),黄檗禅师圆寂。次年,裴休因请求宣宗早立太子而被罢相,咸通五年(864年)裴休逝世,享年七十四岁,被朝廷追赠为太尉。 

参考文献: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

《大正藏》第51册

《传心法要》

《宛陵录》

《祖堂集》

《六祖坛经》

《旧唐书·裴休传》

《武宗本纪》

禅学丛书《传心法要》的编篡者~黄檗禅师和唐朝名相裴休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