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第一批进驻察隅的军人,你不知道我有多以思念察隅

 雪域老兵吧 2021-01-14

总第288-4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王树仁  男,现年90有余,山东平度人。1950年进军西藏老兵,先后参加昌都战役、西藏平叛、中印自卫反击战,在驻藏部队36年,正团离休,现居四川成都。

思念察隅

王树仁

19515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人民解放军奉命进驻西藏各边防要地。10月,1442126团一部进驻察隅,之后部队在察隅两次更换番号,改为153团。

1960年初夏,驻守察隅边防的153团接到抽调三名副连职干部到拉萨参加组建新部队命令。团党委选调了时任副连长的我和王树生、赵洪恩两位连副指导员前往。

从察隅出发时,我和王树生、赵洪恩沉默不语,看着送别的团首长不知说什么好,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团政治处一名干事见状调侃道:“你们三个此去拉萨将被重用,应该高兴才是,怎么搞得像大姑娘出嫁一样!”我们三人都是126首批入藏进察隅老战士,对察隅和老部队怀有深厚的感情,突然调离,心中十分不舍。

到达拉萨,西藏军区干部部一名副处长与各部队调来的人员谈话,我们153团三人被分配到军区生产部直属单位。

1950年初,人民解放军接受进军西藏任务,遵照中央“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精神,从1951年起各路入藏部队到达驻防地纷纷投入兵力开荒生产,1952年西藏军区成立的同时还成立了生产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区部队发展农副业生产。19604月,西藏军区生产部正式成立,陆续组建若干生产团、农场(厂),专门从事农副业生产。军区生产部直属单位还代管四个公安部队性质的管教队(后划转中国人民公安部队西藏总队),我和王树生、赵洪恩各分配去了一个队。

我到管教三队任队长,指导员刘玉吉,副队长兼藏语翻译其美嘉错,负责看管和教育藏军叛乱军官。三队驻地在拉萨西郊,不远处是八一农场,八一农场是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后创建的第一个军垦农场。

我在察隅十分向往拉萨,一直没机会来,没想到这下直接调来了。身在高原,远离家乡,难免思乡,思乡之时,我还不自觉地思念起察隅和老部队。

察隅位于西藏东南边,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高山峡谷区。19508月,1442126团从云南丽江出发,配合18军进军西藏,参加昌都战役。1951年秋,126团一部进驻察隅设防,称126团“察隅部队”,由云南军区42师兼丽江军分区领导。19543月,126团“察隅部队”划归西藏军区昌都警备区领导,番号换成西南军区公安8团,继续驻防察隅。19557月,西南军区公安8团又改编为步兵153团,仍然由昌都警备区领导,驻防察隅。19577月至195910月,153团在昌都周边地带执行剿匪和筑路任务,察隅都有团首长带精干机关人员和一个加强连驻守。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察隅一年中有五个来月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开山后也只能通过骡马道与外界保持联系,部队番号与隶属关系无论如何变化,官兵们在特定环境里始终团结得像一家人。

迎着拉萨的晨光,望着八一农场长势喜人的农作物,我的思绪又回到察隅那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1951年秋,126团进驻察隅后,在下察隅及周边投入大部兵力建临时营房和开垦土地。下察隅海拔高度只有1000多米,气候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合植物生长。从1952年起各类农作物就陆续在开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蔬菜有大葱、萝卜、白菜、芹菜、菠菜,粮食有青稞、小麦、玉米、水稻,另外还有土豆、黄豆、花生、向日葵一类作物。蔬菜种子多是官兵们写信回家,亲人们装在信封里邮寄来的,有战士在骡马驮来的东北大豆包中偶然发现三粒饱满的葵花籽,种进土里发了芽,精心呵护,来年成片的向日葵就迎着太阳绽开了笑脸!


126团“察隅部队”以及后来的公安8团、153团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还是工作队。由于察隅闭塞,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农业生产还处在刀耕火种阶段,部队开荒生产的同时还指导和帮助他们一同生产,开办学校吸收他们的子弟上学,为他们送医送药,部队忠实地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察隅少数民族老百姓把解放军视为菩萨兵,把守卫边疆当成自己家的事,当向导、送情报,协助部队站岗巡逻,西藏发生武装叛乱时,他们主动配合部队围歼流窜进察隅的叛匪。从察隅解放起,解放军就是穿军装的察隅人,察隅人就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军民关系相处得像亲人一样,共同建设和守护着祖国边疆神圣的土地。

察隅森林密布,河流纵横,每当夜幕降临,山风徐徐吹起,森林发出阵阵涛声,与顺山而下的河流声交汇在一起传向营区,成为人们的催眠曲。拉萨夜晚的天空异常漂亮,明月高挂,繁星闪闪,月光下的西郊静得出奇。特有声响没有了,我反而不太习惯,夜深人静不好入睡时,自己就回想和想象察隅夜晚的情景,耳边仿佛又响起那熟悉的声响,慢慢进入梦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念不光在现实中,也在睡梦中。

随后的日子我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但对察隅和老部队还是念念不忘, 一线戍边情景在脑海中像过电影一样,常常出现那里特有的风景和朝夕相处的战友,以及无言战友“小机枪骡”,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设立的第一个边防哨所——察隅沙玛哨所。

三个多月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去军区干部部的通知。还是那位副处长与我谈话,他说军区年内从153团抽调了三批干部派往生产部队,缺额再陆续从内陆调干部补充。团里反映随着干部不断外调,第一批进察隅熟悉边境情况的人员已不多,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察隅交通不便,进出困难,再加印度贪占我领土野心不止,担心突然发生紧急状况,说我有炮兵实战经验和院校专业学习经历,提出少补充一个内陆干部,想调我回去。稍停顿,副处长接着又说部里让征求一下本人的意见,让我自己回去考虑考虑,如果我愿意,部里准备同意团里的意见,他还念道他个人也认为把我放在边防一线更合适。

我纠结起来,到了拉萨思念察隅和老部队,马上离开拉萨和新部队又有些不舍了,眼下正跟藏族副队长学藏语藏文,用于工作。思前想后,总感觉自己在察隅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去做,与指导员彻夜长谈,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察隅老部队。

我搭乘接送参加军区边防会议人员的车辆先到昌都警备区政治部报到,然后回到日思夜想的察隅和老部队,继续自己一线戍边生涯。此时已是金秋,离开到返回一共五个多月,在拉萨工作了三个多月,其它时间用在了候车和路途上。

回到察隅,团党委决定我留团机关工作,任司令部管理员。153团团机关编制规模小且地处边防一线,司、政、后机关首长之下只配相应工作人员未设股,所有机关人员按战时序列编成一个机关连,由团机关专职指导员和司令部管理员共同负责日常管理。任职命令宣布前,团政治处主任齐云成专门找我谈话,首长要求我尽快进入新角色,与机关指导员赵长生一道,严格管理,搞好服务。首长随后又说我是团里的炮兵人才,空闲时到老连队炮连看看,炮兵业务不要忘了,组织还有其它的一些考虑。

1962年,团里担心的紧急状况竟然出现,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挑起事端,妄图贪占中国更多领土。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对入侵的印度军队实施反击,我受命组建和带领一个120迫击炮连并协同组织迫击炮炮群参加中印边境察隅方向的自卫反击作战,完成了一名首批入藏进察隅老战士的历史使命。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为老兵带货:

.

宁夏新米 开售

一位专心做宁夏大米的老兵

老兵种植的大米

由得天独厚的黄河水灌溉

(发货,宁夏贺兰)戳下图购

晶莹剔透,筋道醇香

自产自销,保质保量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