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金定投选择波动大的指数一定好吗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21-01-15
最近在知乎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定投应该选波动性大的基金还是波动性小的?
80%的回答都在说,当然是选择波动大的啦,高风险高收益嘛!
得出这样结论的朋友,主要的依据就是定投的微笑曲线。
1
定投的魔力——微笑曲线
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时间投入一定金额的一种投资方法。
当基金下跌,坚持定投,可以降低基金的持有成本,待行情反转止盈退出。这个过程,基金净值先跌后涨,走出了一条类似“微笑”的曲线。


在这一理论支撑下,基金定投拥有了一个神奇的魔力,“从第一次买入开始,当市场再次回到这个价格时,你不是持平,而是已经赚钱了!”
举个例子:
假设你每月用 1000 元购买基金。
第一次购买时,基金净值是 1.5 元,那么第一次入场,你可以买 666份基金。
在你第二次购买时,基金净值跌到了 1 元,同样是 1000 元,这次你买到了 1000 份基金。
到第三次购买时,市场依然在下跌,基金净值跌到了 0.5 元,这次 1000 元买到 2000 的份额。
那这三次定投下来,你的基金成本是多少呢?
可能有人要说 1 元!因为1.5+1+0.5=3,平均到 3 次,正好一元一次!
错啦!因为我们每次买入的份额也不同呀!
我们一共花 3000 元,但是一共买到了666+1000+2000=3666 份基金,3000 元除以 3666份,平均成本是 0.818 元每份!
所以,我们不需要等到净值回到 1 元才能开始赚钱,只要净值回到 0.818 元我们就不亏了,如果基金净值回到 1 元,我们已经赚了 22%。


按照微笑曲线理论,似乎波动越大,我就越能攒到低估区域的筹码,当市场回升时,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短期来看,确实是这样!

为什么还会有“低波动指数”?

在几类常见的指数中,低波动指数一直也备受青睐,既然波动越大越好,为什么还会有这样一只指数呢?


这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
一些金融学家发现,在美股市场,最低波动率的股票回报竟然比最高波动率的股票回报还要高!
他们选取美股市场波动率最低的100只股票建立一个指数;同时选取美股波动率最高的100只股票建立一个指数,每年都定期调仓。
事实证明,从1929年到2017年,投资100美元到低波动指数,89年后,这100美元变成了48.2万元,足足上涨了4820倍;而投资到高波动率的股票的100美元,最后只变成了2.1万美元,前者几乎是后者的23倍。
当时间足够长,波动率低的指数因为比较稳定,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容易被市场关注,估值会更低,最后反而战胜了喜欢上蹿下跳的高波动率的指数。
所以,从长期来看,并不一定是波动性大的收益更好。

波动率只是一个指标,不可以偏盖全

我们选择定投某一个指数基金,说到底还是要看这支基金的成长性如何,也就是这支基金跟踪的指数中覆盖的股票成长性如何。
比如下图是标普500和某证券A的走势对比,证券的周期性特征明显,但是从长期收益来看,远不如标普500。
即使考虑到今年疫情的几次熔断,这种长期上涨的成长性就是我们定投的定心丸,我们才敢越跌越买。


此外,如果跟踪同一个指数,策略加权的指数收益一般又会优于普通的宽基指数,比如上面提到的低波动指数就属于一种策略加权指数。
什么样的基金是适合定投的好基金,我们下面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