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40篇  辽代的“腹心部”与智囊团2

 寂寞红山 2021-01-15
第1040篇 <wbr> <wbr>辽代的“腹心部”与智囊团2X

1 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土的契丹男侍石像。
(续)
三是平定内部叛乱。耶律阿保机继承汗位之后,所实行的一些措施多不符合守旧派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尤其是他以汗位世袭制取代传统的三年一选制之后,更是激怒了在野的贵族人士。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来自耶律阿保机家族内部的武装叛乱爆发了。叛乱集团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剌葛,他纠集了诺弟迭剌、寅底石、安端等人,结成叛乱集团,史称“诸弟之乱”。耶律阿保机在平定叛乱过程中,紧紧依靠他的“腹心部”,经过三年(911—913)三个回合的较量,终于平定了叛乱。在平叛过程中,尤其是在平定第三次叛乱时,“腹心部”诸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次叛乱发生在公元913年三月,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叛乱。当时,耶律阿保机正在芦水,叛乱首领剌葛先派迭剌、安端等人率叛军千余骑,“绐(谎)称入觐”,妄图乘机刺杀耶律阿保机。而剌葛则另引大军在乙室淀行“天子旗鼓”,图谋自立。耶律阿保机发觉了剌葛的阴谋,首先拘捕了迭剌和安端,然后亲统大军,在室韦、吐谷浑兵的配合下,追捕剌葛。在这次追击、围捕剌葛叛军的过程中,“腹心部”的将领萧敌鲁、萧阿古只作用最大。《辽史·太祖记》 即载:四月,“北追剌葛……选轻骑追及培只河,尽获其党辎重、生口。先遣室韦及吐浑酋长拨剌、迪里姑等五人分兵伏其前路,命……迪里古(萧敌鲁)为先锋击之。剌葛率兵逆战,迪里古以轻兵薄之……相拒至晡”。“追至柴河,遂自焚其车乘庐帐而去。前遇拔剌、迪里姑伏发,合击,遂大败之。剌葛奔溃……其党库里只、磨朵皆面缚请罪。”不久,剌葛便被萧敌鲁及阿古只等生擒活捉。《辽史·萧敌鲁传》载:“顷之,剌葛等作乱,溃而北走。敌鲁率轻骑追之,兼昼夜行。至榆河,败其党,获剌葛以献。太祖嘉之,锡(赐)赉甚渥。”《辽史·萧阿古只传》亦云:“剌葛既北走,与敌鲁追擒于榆河。”在平定“诸弟之乱”过程中,“腹心部”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耶律老古也尽到了应尽的职责。《辽史·耶律老古传》即载:“剌葛之乱也,欲乘我不备为掩袭计,绐降。太祖将纳之,命老古、耶律欲稳严号令,勒士卒,控辔以防其变。逆党知有备,惧而遁。以功授右皮室详稳,典宿卫。”诸弟叛乱的平定,给契丹贵族内部的守旧势力以致命打击,耶律阿保机终于稳定了他的统治地位,为契丹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政治环境。
总之,辽初“腹心部”的作用,亦正如《辽史》传“论”所言:“神册初元,将相大臣拔起风尘之中,翼扶王运,以任职取名者,固一时之材;亦由太祖推诚御下,不任独断,用能总揽群策而为之与欤!其投天隙而列功庸,至有心腹、耳目、手足之喻,岂偶然哉!讨党项,走敌鲁(应为德威),平剌葛,定渤海,功亦伟矣。”
再说智囊团的作用。一是进言耶律阿保机称帝“不受代”。契丹社会早期的汗位交替实行的是古老而原始的“三年一代”的代选民主制,与中原封建王朝的世袭制完全不同,史载,契丹有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很显然,这种民主代立制是与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格格不入的。志向宏远的耶律阿保机当然不愿做一个“立”三年就下台的契丹汗,他的目标是效仿中原王朝之制,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一个强大的、世袭的、中央集权专制的契丹帝国。所以,在他称汗后,便想方设法打破契丹传统的汗位继承法,谋求连任,以便有朝一日登基称帝。他的这一打算与他身边的汉官智囊团人员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以韩知古、韩延徽等为代表的智囊团一起进言耶律阿保机不再“受代”,谋求连任。史载:“韩知古、韩颖(延徽)、康杖(默记)、王奏事、王郁皆中国(中原)人,共劝太祖不受代。”就这样,耶律阿保机在智囊团的“劝说”下,摆下“鸿门宴”,伏兵于盐池,诱杀七部大人,废除了契丹一贯沿用的“三年一代”制。不久,耶律阿保机建元神册,接受“大圣大明天皇帝”之尊号,登上了契丹辽国之帝位,并在智囊团的帮助下,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是营造皇都与修葺城郭。契丹属草原游牧民族,随时迁徙,车帐为家,所以,其初始之时并无城郭。至公元10世纪初的耶律阿保机时代,随着契丹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社会生产部门的增加,一些具有城市特征和影响力的城镇开始出现。这其中,智囊团的汉官们功不可没。如,辽的皇都上京临潢府的修筑,就是在智囊团汉官韩延徽、贾去疑、康默记等人的操持下完成的。其中,韩延徽负责向耶律阿保机提议建都及为整个工程作计划设计。《辽史·韩延徽传》载:“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延徽力也。”而贾去疑、康默记则负责营建工程的具体实施。据《贾师训墓志铭》记载,贾去疑“俾督工役,营上都事业,迁将作大匠”。《辽史·康默记传》载:“始建都,默记董役,人咸劝趋,百日而讫事。”百日而成的皇都虽然规模不会很宏伟壮观,但却使得辽初有了政治与文化中心。除营建皇都之外,辽初智囊团的汉官们还帮助契丹人修葺了不少州、县级的城郭,为辽代初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是制定律令、税制及礼仪。耶律阿保机刚一建国,契丹辽便成为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家。由于不同民族的经济形态、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悬殊,致使当时礼仪疏阔而混乱,习俗不一而粗简。因此,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耶律阿保机面对如此状况,急需完善法规,订立税则,统一礼仪。耶律阿保机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智囊团的汉官们。这些人在儒家“用夏变夷”思想的指导下,从辽代社会的实际出发,积极协助耶律阿保机,该徇古则徇之,当革弃则革弃,徇中有革,革中有徇,徇革结合,致使汉契兼宜。“据《辽史·康默记传》记载:当时“一切蕃、汉相涉事,属默记折衷心,悉合上意。时诸部新附,文法未备,默记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