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者至今都在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肠胃

 黑跑 2021-01-15

发掘力量最深处,点击关注

On Running

跑者能够跑得远,好的肠胃系统是必然。跑者至今都在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肠胃。

我自己跑步将近20年,马拉松跑过上百场,越野赛和百公里也有几十场,回头一看,有很多阶段性的感受,变得越来越清晰,有些硬核的知识,只有时间久了,才能显示其价值。

有些跑步知识,是跑了就懂,有些跑步知识,是跑很多、很久,才懂。


从开始跑步到初次受伤,我发现成为“真正跑者”的第一道门槛,就是“骨骼、肌腱的结实程度”。实际上你会发现,多数跑步受伤,都集中在跑步的第一年之内,归根结底,还是身体的结实程度不够,整个骨架还不适应长期跑步的强度要求对初跑者来说,第一年一定要谨小慎微,循序渐进加量,直到自己的骨骼、肌腱足够结实。

成为“长期真正跑者”的第二道门槛,就是“保护肠胃”。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只是习惯把养知识和减肥、增肌放在一起。跑者要重视肠胃保护,这一点直到现在,都还被很多跑者忽视。


我在2011年到2016年之间,是跑步最多的一段时期,那时候频繁参赛,马拉松一年都会跑十几场,越野赛一年也有七八场,每个周末都在参赛的路上。但后来我却出现了人生中最大的短板——肠胃问题。我曾有多次百公里退赛,就是因为肠胃不适,吃不下东西,这引起我深深的反思。

最初跑步的时候,从来没有过肠胃问题。我还清晰的记得,参加2011年11月举行的厦门翔安百公里,那一年气温最高达到39度,我用了15小时15分钟完成比赛。天气炎热,能吃的、能喝的都往嘴里招呼,什么佳得乐、西瓜、绿豆汤,什么牛奶、橙汁、火龙果,什么鸡蛋、冰棍、火腿肠……加上厦门人民热情,路边观众也给选手个性补给,我一路上吃了能有十几种食物,竟然没拉肚子,想想也是个奇迹。而现在我的我,对饮食都非常小心,太冷的,太热的,赛前没吃过的食物都一定不会尝试了。


很多资深跑者也出现过类似问题,记得和好朋友于雷探讨过他的训练,他在首次备战TDG巨人之旅的时候,月跑量达到上千公里,天气炎热,跑完经常大量喝凉水,吃东西也不注意。结果伤了肠胃,很长时间才恢复。现在于雷组织的的雷越野比赛,也都非常重视补给品的科学性。

跑的多了,肠胃没有以前好,对于长期跑者特别是耐力跑者,是大概率事件。直到现在,多数跑者也都没有意识到肠胃保护的重要性。百公里甚至更长距离的比赛,风餐露宿,冷热无常,加上运动时肠胃缺血,消化吸收都不好,久而久之,肠胃功能都会变弱受损。

曾经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描述,超长越野赛是什么?“超长越野赛就是一路吃吃喝喝,上坡下坡,偶尔跑跑。”这对很多不以竞技为目的越野选手来说,还真挺形象,好的肠胃是长距离越野赛必要保证。难怪北京TNF越野赛的TNF被戏称为The Nice Food呢。

当我们刚开始跑步,一定要谨小慎微的开始,等到一年之后,骨骼和肌腱的强度都达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安全、纵情的提速。

当我们跑了很多年,想要跑得更远更持久,就一定要学会保护肠胃,这是我们提高运动表现,延长运动生涯的又一门重要功课。



一些典型的场景,都在告诉我们保护肠胃的重要性。以下知识特别提醒初学者注意,这都是老司机们用惨痛代价换来的。

1.马拉松跑到吐,肠胃问题不容忽视


很多跑者都遇到过跑马拉松的过程中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轻则胃痛、岔气,严重的甚至会呕吐。拼劲全力的奔跑,血液都流向四肢,胃肠道功能紊乱……我们管这种长时间运动导致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叫“运动性胃肠综合征”(Gastro-intestinalsyndrome) 。

这在跑快的选手中较为常见,训练不足但赛场又太拼的大众跑友也容易出现。肠胃在奔跑时,处在一种“相当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没有好的肠胃功能,就是容易出现问题。


2、运动后免疫系统开窗期,警惕这个虚弱时刻


很多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跑完马拉松,浑身发热、发虚,感觉像得了感冒的样子。这正是剧烈运动之后,免疫力下降的开窗期表现。这一时刻所有的能量都在用来修复身体,分解掉乳酸、修复受损的肌肉、排出废物等……此时负责身体免疫工作、抵御细菌侵入的活儿就被暂时搁置下来,马拉松赛后两小时内,一定要注意,不要着凉,不要乱吃,注意防风保暖。

锻炼和健康的关系,目的是锻炼、疲劳、恢复后,让身体更加适应外界恶劣的环境,但在大强度锻炼结束后(比如刚跑完比赛),这一虚弱时刻,反而是最容易生病的,提高免疫力才是王道。

3、超长距离越野赛,好胃口是运动表现的保证


如果你做个调查,就会发现,越野跑高手的饭量都很大,都有强大的肠胃。高手日常特征就是训练量大,特别能吃,特别能睡。比赛的时候风餐露宿,十分狂野。即便是纯素食的跑者,也给人一种食量惊人的感觉。

单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现代人的饮食相当不健康,营养素摄入很少,能量摄入太多,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也偏科的严重,跑者也不例外。

偶尔吃点不健康的食品,胡吃海塞一些美味,再通过跑步运动来消耗掉,是件很爽的事情。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保护好肠胃和肠道菌群,火锅虽美拉肚则苦啊。实际上,经常食用/喜爱某种食物,都和自己身体里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所谓水土不服,多数也来自于肠道菌群的不习惯。

无论在运动中避免肠胃不适,还是高强度运动后提高自身免疫力,或是在日常训练中,变得能够习惯各种美食,都和身体里的肠道菌群有关。现在解决方案来了。

最近我在尝试运动益生菌补充,这是由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营养研究院研发的,主要用于调理肠道益生菌,提高身体免疫力,专门针对运动人群研发的新品,六种牛逼的益生菌,为长期运动提供全防护。


如果你喜欢看自然科学的节目,就会知道人体与微生物共生关系,其实微生物才是人类健康的主宰。身体里有三种细菌,有益菌(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这三类菌群相互制约达到平衡,人体就可以在正常状态下运转。而一旦有害菌占了上风、或者有益菌数量突然减少,人的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营养研究研院研发的“第九系统”运动益生菌固体饮料,就是用来补充有益菌的,并且它补的有益菌,主要来自于运动过程中需要的或可能被减少的那些菌种。调理好肠胃微生物益生菌,才能吃嘛嘛香,咋折腾都健康。


“第九系统”运动益生菌固体饮料刚刚上市,上市前我内测已经吃了一段时间,感觉非常不错,这也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保护肠胃、提高免疫力、延长优化运动生涯的新起点。具体细节我就不说了,北体大科研团队了解运动人群,更具针对性,产品也更严格。

如果你也希望尝试一下这款益生菌利器,可以识别下面的小程序,限时折扣中。固体益生菌,开袋既食,冲水也可以,味道还不错,推荐给大家。
实际上,欧美,日本的营养补剂,细分种类非常多。国内跑者,运动技术发展飞速,但运动营养理念,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过随着跑步水平提高,距离越来越远,速度越来越快,相应的短板、瓶颈和需要关注的维度也多了起来,保护肠胃,打造坚固稳定的内环境,你可以的。

“第九系统”主要针对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微生态问题:呼吸道炎症、免疫力下降、胃粘膜受损、胃肠道应急综合征、皮肤炎症等,全方位保护身体。

除此之外,普通人群也适用,尤其经常熬夜加班、出差旅行的白领,经常有应酬喝酒、爱吃火锅烧烤的人群,针对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情况,帮您管理身体好状态。


运动习惯产生,骨骼的结实程度,肠胃的健康程度。

两大飞跃,让我们成为更健康的高阶跑者。



黑跑黑话

“保护肠胃,就是保护运动生涯

保护肠胃在运动人群中,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跑到一定时间,才会发现它的真正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写给初学者的跑步锦囊

跑步受伤只有两类,太勤奋和逞能

成为顶级跑者的必要因素,强敌、贵人和伙伴

有哪些事是你跑了马拉松之后才知道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初跑者训练错误大全

 请少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