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遐想录》:吹捧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郁土 2021-01-16

一、人性篇

喜欢请点标题下方蓝字“郁土”关注

一、吃自己种的粮食最香

吃自己种的粮食,与吃别人种出的粮食的滋味绝不相同。从自己种的粮食里,你能品出阳光与汗水的滋味,那是世界上最甜最美的味道。

二、正义感人人皆有

正义感人人皆有。只不过有些人表达了出来了,而有些人藏着掖着。表达出来的人没有负担,立得直,行得正;而藏着掖着的人,被正义感的巨大重负所压垮,难以直起身来做人——最终变为趴在地上行走的人——小人!

三、人之两面

同一个人,在群众与领导眼中有时会截然两样。领导往往看到的是听话、好使,而群众看到的则是傲慢、颐指气使。这两面合起来,就正好是一个完整的人。反之亦然,领导眼中不好人的,群众往往目之为优秀。

四、“浮力”何其大哉

一个人,如果想对生活之本质有深刻认识,须沉入其中。但乌纱帽、素纱帽(专家、学者等称号)与金纱帽(财富)往往会形成巨大之浮力,拖拽住他,阻其下潜。而浮力越大,下潜则越难,其对生活的认识也就越浮浅。

五、牢骚是什么

牢骚是什么?牢骚其实就是人生这堆柴火上所冒出的烟。假如把人生比作一过程的话,它应该轰轰烈烈地燃烧才对,可现在,因氧气不足,或风力太大,它就干冒烟而不着火。而此浓烟,非但不能像烈火般发光、发热,反而污染了环境。

六、自信心

一个人的自信心需要借助外力来成长,就像禾苗之于阳光与雨露。但长到一定程度,自信心的根慢慢扎得深了,枝叶长得茂盛了,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利于其成长的外部环境。

完全不为外力所左右的自信心有否?可能有吧,但那是天才!

七、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阳光、空气、水,地球上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人们须臾不可离的东西统统都是免费的。

而代价高昂的东西,如宝石、钻戒、金银等,却统统是人们最不必需的。

但人就是这样奇怪,对须臾不可离的、免费的好东西视而不见,对那些代价巨大的奢侈品却求之若渴。所谓“求者贵,卖者贱”是也。

如之何奈何?

八、遇事总喜往坏处想

人们遇事总喜往最坏处去想。比如家人偶尔晚归,就会设想他是否遭遇抢劫、车祸等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亲人平安归来时,先前的担忧瞬间转化为惊喜。

莫非心灵喜欢这样去做?不得而知。

九、有怎样的眼睛,就会有怎样的世界

你有一双怎样的眼睛,你就会发现一个怎样的世界。在热衷于向上爬的人眼中,满世界都是权力的诱惑;在商人眼中,则随时随地皆是赚钞票的机会;而在性欲乖张者眼中,则满大街皆是美女;至于哲学家眼中,则唯真理是求!

十、了解人大不易

“听其言,观其行”是了解一个人的好办法。能做到此已属不易。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彻底了解一个人,除了他的言与行之外,还得考察形成这些言行的历史及心理变化。比如在一家单位,某人占据了主任的位置,却只拍马,不做事,众人皆厌恶之,而他不觉。为何?却原来其副手现在成了他的上司,他心中难免愤愤不平,却不能表现出来,于是就以这种方式抗议之。

他的拍马与其说是奉承,不如说是咒骂。

十一、名称与实质

同一实质,却可以有许多称呼。以我为例,头戴“孙子”“儿子”“大哥”“丈夫”“爸爸”“女婿”“大伯”“姨父”“姑父”“老王”等称号,人只是那一个,称呼却有如此之多。而每一称呼的背后,都有对我之特定认识。这些不同称呼身后之特定认识,其间可能还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严重冲突者。但这些,并不影响“我”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

十二、吹捧而来的名声

靠吹捧而来的名声,就像建在沙子上的高楼,绝不会长久矗立的。

十三、吹捧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吹捧是裹着糖衣的毒药。凡喜欢吹捧人者必为小人,且抱有能告人或不可告人之目的。则其吹捧必不想让被吹捧者得好处。故而每每使用言过其实、肉麻难耐的词语,让人一看便知其不是出于真心,所以无人相信。而在被吹捧者看来,则无疑字字珠玑,处处受用,恨不能每时每刻听到。如此以来,则吹捧的话语,虽可能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传播,但真正相信者只有被吹捧者一人,等于出一人之口,入一人之耳,与他人无涉。

    而这些拔高的、肉麻的词语,皆含麻痹的毒素,一旦不经思考、不加分析、囫囵吞枣吃下,便会陶陶然起来,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不别白天与黑夜,不知坎坷与坦途,受吹捧之人,便如那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吹捧者把自己钉上历史耻辱柱的同时,也重重地往被吹捧者脸上抹了一把灰。

(未完待续)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遐想录》:自 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