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土:祈祷的内容与方式

 郁土 2021-01-16


对于未知的无法完全把握之事物,人们往往会求助于神灵,比如古代的科举,今日之高考。

自隋唐举办科举考试,文昌帝君(即文昌星,俗称文曲星)与魁星是主管科名禄籍的大神,受到天下读书人的欢迎和崇奉,成为读书人的保护神,故文昌祠、文昌阁、魁星楼、魁星阁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四中谈到当地的梓潼帝君庙,称文昌神“转掌注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台赴选者悉祷之”。且史籍中记载了许多士人求祈“灵应”之事。

清代李调元在《新搜神记·神考》中,记载了明末陈士奇督学四川时,曾见考生们都抢着买泥塑的小魁星,以求高中(据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

今日之考生,恐怕没几人知道文昌星与魁星的,更别提向其祈祷保佑考高分进985大学了。然其祈求高中的心理与古时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别有所求耳。

如在基督教国家,考生及其家长可能会向上帝祈祷,希望他能保佑自己取得佳绩。然对于国人来说,许多人并未有明确之宗教信仰,然正因如此,遇到高考这等大事,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向自己信得过的神灵去祈祷,如菩萨、大佛、孔子,甚至牛顿。

我在许多寺庙,见到寺里的大树树枝上,缠满了写有希望自己高考取得佳绩的红布条,这是在向菩萨与释迦牟尼祈祷。

全国各地考生及其家长,远赴曲阜孔庙祈求夫子保佑高中者不在少数。而在广东佛山,临考之前,许多考生会就近向校园里的孔子雕像祈祷,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甚至就连远渡重洋而来之大科学家牛顿座像前,也有考生向其祈祷。

从网上图片可见,除孔子、牛顿雕像外,华罗庚、祖冲之、爱迪生的雕像也变成了“许愿墙”,考生们在这些雕像前摆满苹果,苹果上写着愿望,祈求他们保佑自己高考成功。现在我突然明白了,神曲《小苹果》为啥会红边大江南北了。

向孔子、华罗庚、祖充之等祈祷没有问题,但牛顿就不同了,人家毕竟是英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网上就流传着这么个帖子(真假难辨):

英国政 府发言人Nobody今天就牛顿在中国高考日被供奉一事回答《中国日报》驻伦敦记者的提问,“鉴于英中两国近日在诸多问题上的不快,牛顿将不向中国高考学生提供保佑。何时恢复,视两国关系发展而定。”

关于考生向牛顿先生座像祈求保佑一事,居然引起中英两国外 交纠纷,可见兹事体大,不可忽视也!

国人凡事取实用、功利之态度,所谓“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是也,上述向大佛及孔子、牛顿等雕像祈求是也。然这些毕竟是去求别人,而求人不如求己。有道是“别人的事情头上过,自己的事情穿心过”,对于穿心而过的子女高考这等大事,家长们自然不敢怠慢了。于是乎——


考场外的妈妈穿上了红色的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手拿一枝向日葵叫“一举夺魁”。

爸爸也不能闲着,脚磴橙色耐克鞋,寓意“成(橙)功起步、全对“√”。

上述为全国通用版。在此基础上,也诞生了颇具地方色彩之版本,如:

广州的妈妈手拿挂着香蕉的甘蔗,寓意“金蕉掂过碌蔗”;

东北的考生则穿紫色内裤,寓意“紫腚能行”(指定能行),以至于某淘宝店主称紫色内裤卖得脱销……

考生及其父母如此,老师也不澹定了。这不,75日,辽宁丹东,高三班主任王老师身穿大红旗袍为学生们上最后一堂课。
作为年级组唯一的男班主任,王老师称,这样做是希望学生们高考旗开得胜。
他还邀请学生在旗袍上剪一刀,旗袍的叉开得越高,分就越高(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微博)。

对于该老师的做法,沪上一同行就受不了了,分享时加了这么句按语:“这位大哥,你的心情和心意都理解,可是你就给我们这些大老爷们男教师留点尊严吧,师道尊严知道不?”

其实,在师道尊严与考生分数之间孰重孰轻,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凡事都应该有个轻重缓急的吗。

“金榜题名”属古人眼中四大喜事之一,如此重视并无什么不妥。然这里却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假如所有的母亲都穿红色旗袍,所有的爸爸都穿耐克鞋子,又将如何?

其二,从实际效果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考生的临场发挥很重要。何谓临场发挥?也就是考场上考生之心理状态。

吾喜打乒乓,凡遇重大赛事,如何在比赛场上保持平常心态是个大问题,假如一名选手在赛场上能够发挥出平日训练水平的百分之七八十,就算成功矣。对于场上的选手来说,场边教练的指导固然重要,不可或缺,然观众席上的干扰因素,却是越少越好。

而参加高考的考生,在某种程度上,颇类赛场上的运动员。如何让考生在考场上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老师及家长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而穿旗袍、耐克鞋之类,无疑会增加考生的心理负担,令其发挥失常,故而值得商榷。

其实,父母们之所以会在高考时如此,是因为他们把高考视作孩子人生中之唯一头等大事,自学前教育至今十几年下来,不就是为此一考么?

我不否认高考对于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程度。然将其视作漫漫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可矣,过犹不及。
在此,我想与广大父母分享这样一副图片:


图片上分别是“欧美人才养成”与“亚洲人才养成”两栏,共分“学前”“小学”“国中”“高中”“大学”五栏。

在“欧美人才养成”栏,依次是:学前:生活管理;小学:环境探索;国中:梦想找寻;高中:生涯抉择;大学:实务能力培养。

在“亚洲人才养成”栏,依此是:学前:读书考试;小学:读书考试;国中:读书考试;高中:读书考试;大学:读书考试、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实务能力培养。

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我不是太了解,然其所描述之情况,完全符合我们的国情。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自学前至高中毕业,其主要任务、唯一任务,就是一个读书考试,直至考上大学为止,一如古代科举考试之中举。
科举考试都废除一百多年了,而许多考生、家长之心态就还停留在百余年前,岂不可悲乎?

至于其他与人生密切相关者,如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统统付之阙如,要等考上大学后再说。然这些理应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而逐步养成的呀,非一蹴而就之事情。非常不幸,现实情况就正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会发现自己顿失人生目标,因为诸如自我生活管理、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等理应伴随着自己成长而具有之东西,此前完全缺失了。

所以,我想对那些孩子尚未参加高考的家长们说,与其将来在孩子高考日穿什么红色旗袍、橙色耐克鞋为孩子助阵,孰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为之创造必要之条件,助其完成每一阶段应该完成之人生任务,如生活管理、环境探索、梦想找寻、生涯抉择等,如此,则善莫大焉。
二零二零年七月十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郁土:约翰·穆勒思想成长史

有怎样的教育,便会有怎样的孩子与未来!
若不如此批改,缪可馨的悲剧还会发生吗?

你是人,为何却要“跟着雨伞学做人”?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他们绝没点燃起我们脑内任何一个火花。”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制吗?

郁土:大哲学家与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