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出意义来

 聪妹创业手记 2021-01-16

周末在家,我阅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本让我感慨颇深的书。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二战中被关押到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历经千辛万苦,他奇迹般的活下来。战后,他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

这位历经沧桑的学者终身对生活抱有极大热情,比如,他在67岁时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拿到驾驶执照。他甚至还在80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在书中写道: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可能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是: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让每个人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也就使他有可能完成其创造性的作品,享受到人类之爱。一旦他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

在作者看来,只有找到活着的价值,才让人不至于在重重迷雾中迷失。

但是,在这个追求“高效”的现代社会,“意义”一词越来越少被提及,尤其当它被冠以“生命”修饰,就更加让人捉摸不透了。

不信你看,“收入”、“车子”、“房子”是聚会必谈话题;“票子”、“小车”、“宅子”是相亲成功的必备要素。不知从何时起,物质基础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为了获得这些即时奖励,我们拼命追寻,却从不问这么做是否值得。最终,我们在追寻中失去自己,活得犹如行尸走肉。

如果你能更加尊重自己,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问问她想要以怎样的方式度过一生,问问她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真正从兴趣和爱好出发,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答案。

被誉为“野生大师”的街拍达人刘涛在成名前,是合肥地区的一位抄水表工。工作时,他曾不止一次的听路过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学他“。也许是想要为枯燥的生活添些色彩,30岁那年,他攒钱买下人生中第一部相机,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走街串巷,抓拍一个又一个奇异瞬间。借由街拍,他走向自我救赎之路。

我曾在一次线上活动中分享自己一年前遭遇的困惑,那时的自己对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因为看不到尽头、亦看不到出路。在向外寻找答案无果后,我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问我究竟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显然,我无法抑制敏感的内心,遵从大众意愿,过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我需要找到一条不同的道路,一条少有人走但却值得一试的路。

借由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虽然过程艰辛,但每次敲击键盘,我都能体会到“自由”的意味。

当然,我并非鄙视金钱,它是获得自由的必备条件。只是,别为了追求金钱而活。相信我,除了独特的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替代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请善待自己,活出意义来!

54/293

相关阅读:生命的记录

前一篇:没有什么大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