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家》朱闪闪拖延被骂?7000字,用“汽车行驶原理”,告别拖延

 聪妹创业手记 2021-01-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成长菌

拉拉勾,邀请你置顶星标我~

作者|Leah

来源|职场成长菌(ID:zhichangtime)

转载联系(微信ID:sicong633947)

01

我们都曾被拖延深深伤害

这两天看电视剧《安家》,被剧中的朱闪闪笑到了。

朱闪闪来安家天下房产中介两年没开一单,每天上班不是照镜子化妆,就是和同事聊天拖延工作。她非但没被辞退,还被原店长徐文昌奉为“吉祥物”,每月领着保底工资。

可是,这份平静却被新来的店长房似锦打破了。

房似锦严厉批评了朱闪闪拖延工作的行为,告诉她如果3个月后还不开单,就会开除她。朱闪闪得知此惊天消息,更是拖着不执行房似锦布置的工作:穿跳跳虎服装出门发传单。拖到最后,朱闪闪又被房似锦批评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也在我的朋友小林身上发生过。

前两天和朋友小林聊微信。小林向我抱怨,说他最近太难了。

细问之下才发现,小林前两天复工了,原本因为疫情在家窝了一个月,千等万等想要上班的小林,在经过复工的短暂兴奋后,就进入了“拖延工作”模式:工作任务太难,原本想着先玩会儿游戏让自己开心一下,可直到下班还没完成当天工作,只好回家开工到深夜,结果大脑因为兴奋过度失眠,第二天上班还昏昏欲睡。

小林说,这个状态已经维持好几天,严重影响到他的工作了。

你是否也有类似经历:

要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总觉得时间还早不去报名,最后错过报名时间;制定了读书计划,把它束之高阁,过了一个星期还没翻一页;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把工作拖到周末,然后开工到天明,直到周一上班还昏昏欲睡。

百度搜索“拖延”,出现的词条约有100000000个,而“战胜拖延”相关词条也有11000000个。这足以说明,不止你,大家都爱拖延,而且拖延人数还很多,如果以“时代病”命名拖延都不为过。

今天这篇,将从以下3个方面告诉大家,如何告别拖延。即:

① 拖延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并不是常人所知的得了心理疾病,而是可能和人类发展历程有关;

② 拖延现在成为一个时代话题,部分原因是现代社会加重了拖延;

③ 利用“汽车行驶原理”,习得积极拖延的4种方法,将原本的低效行为转化为高效行为。

详细内容,我后面会一一讲到。

朱闪闪拖延无果只得穿上跳跳虎服装发传单


02

拖延并非心理疾病

可能只是被脑中的“玩乐猴”暂时掌舵

读到这里,你是否会说,既然拖延这么顽固,那就快找方法治疗吧。

但严格来说,拖延症并不是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莫西·皮切尔在《战胜拖延症》一书中写道:

所有的拖延症都是耽搁,但耽搁并不一定是拖延症。

在作者看来,拖延并非心理疾病,而是指人们的一种长期状态,即:长期、主动选择的、不理性拖延行为。

很多文章一提起拖延,就把它归结为一种心理疾病,想要大刀阔斧的根治它,未免有失偏颇

在拖延这个表象下,其实潜藏了造成拖延的底层原因。而这底层原因却有可能与人类发展历史有关。

神经现实领域的研究学者Tim Urban曾做过一次关于拖延的TED演讲,Tim的研究结果总结归纳一下就是:我们之所以会拖延,是被脑中的“玩乐猴”暂时掌了舵。我总结精炼了一下演讲内容,用自己的话讲给你。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两个舵手:“玩乐猴”和“理智人”。

先来解释一下“玩乐猴”。

玩乐猴是为了适应原始社会进化而来,历时几百万年,横贯人类发展史。玩乐猴喜欢及时行乐,它没有过去记忆,也不做长远计划,不为将来考虑。玩乐猴只在意两件事:轻松和愉悦。遇到困难,玩乐猴倾向于活在当下,让自己欢愉。比如:开展一项困难的工作任务前,看会轻松的电视剧让自己开心一下。

再来解释一下“理智人”。

理智人是为了适应现代文明,做出理智选择进化而来,存在仅十万余年。理智人不同于玩乐猴。理智人需要我们基于现实情况,做长远规划,为将来考虑。遇到困难,理智人倾向基于现实情况做出正确选择。比如:为了不浪费一点时间,强迫自己马上开始工作。

有些时候,两者是统一的,比如:吃饭和睡觉,我们出于本能行事,不会遇到任何困难,玩乐猴和理智人暂时放下争斗,和谐相处。

但更多时候,两者是矛盾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会面临困难和挑战。当爱拖延的人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他们的大脑更容易被玩乐猴掌控,去做一些轻松且愉快的事。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大脑被玩乐猴掌控,为了一时欢愉将原本该做的事情延后,并在之后悔恨莫及,是拖延人的行为状态。

所以,对于拖延的人来说,你并非得了什么了不得的心理疾病,只是被进化发展几百万年的玩乐猴暂时掌舵。

拖延人的大脑容易被“玩乐猴”掌舵

03

拖延现在成为一个时代话题

部分原因现代社会加重了拖延

为什么这么说呢?

《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皮尔斯·斯蒂尔提出,有三个因素最有可能强化拖延倾向,简单来说,就是:没信心、缺少价值感和想要短期回报。

拿到现代社会上来说,加重拖延的成因有以下三点:

1.现代社会对个体要求更高,我们常因信心不足拖延

很多人拖着不去做一件事,是因为在开始前就觉得它难度巨大,为了避免得到一个不好的结果,就会拖着不去开始。

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一位学生觉得作业太难,完成它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即便付出再多,也不一定能得高分,这时候,为了避免自己得低分,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拖着不写。

2.身在职场往往身不由己,我们常因抵触情绪拖延

这些人拖延的原因是觉得这事儿无聊,做这事儿没价值。“价值感”代表着一个人做事的享受程度。价值感高,你越容易开始,价值感低,你越难开始。

如何理解?

电视剧《欢乐颂》中,在咖啡店打工的邱莹莹因薪水少,想多赚点钱,向富家女曲筱筱请教赚钱方法。后者告诉前者,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出去跑客户,挨家挨户推销咖啡。

邱莹莹收到建议后,觉得自己并不是销售出身,即便出去推销了,也不会有多少人买单,做这事儿的价值不大,并未立刻付诸实践,直到曲筱筱向自己说明其中的厉害关系,邱莹莹才认识到做销售的价值所在,出门跑业务。

3.付出未必换来回报,我们常因动力不足拖延

这种类型的人,更喜欢在短期内看到效果,有所收获,而对需要等一会儿才有回报的事情兴趣不大。

做选择时,他们更愿意去做一些耗时少且能让他们感到愉快的事。比如,工作前,先刷半小时抖音让自己开心。

做事没信心,缺少价值感,想要短期回报,正是这样的心理因素让我们一拖再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手段,避免拖延带来的巨大危害。

今天这篇,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巧用“汽车行驶”原理,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复工。

什么是“汽车行驶原理”呢?

所谓“汽车行驶原理”是指:一辆汽车想要行驶,需要先启动发动机,其次踩下油门,然后在行驶时监测行程,最后运用转化器,转化势能。

把汽车行驶原理运用到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工作上就是:

① 先找到行为“发动机”:利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做事热情

② 其次,踩下执行力“油门”:运用“最小启动力原则”,开始一项任务,大胆迈出第一步

③ 再次,装上行动“监测仪”:利用心理学“蔡加尼克效应”,监测出待办事项,并高效完成

④ 最后,安上行为高效“转化器”:利用“结构化拖延法”,以拖治拖,将原本的拖延行为转化为高效行为

04

怎样告别“拖延式”工作?

有以下4种方法:

第一:先找到行为“发动机”:利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做事热情

什么是“自我决定理论”呢?

它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动机过程的理论。

两位心理学家发现:

个体会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基础上,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

进一步的说,两位心理学家将人类行为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这里解释一下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依靠兴趣、内在满足而活的人,他们做事时多依据个人兴趣。

外在动机”是指:在外部环境和因素刺激下,才会有所行动。行动结果也会受外在动机影响而有所不同。受外在动机控制的人,在有所行动时,容易受到奖赏和惩罚的影响。

比如,这个月多发了一点工资,他就会多做一点工作;奖励不足时,就不做或者拖着做。

相比于外在动机,拥有内在动机的人在做事时,更容易拥有极大热情,不需要别人催促,就能找到做事乐趣,沉浸下去,达成目标。比如,孩子们大多都会对做作业产生抗拒,但一提到玩游戏,就会兴致勃勃。

由此可见,为了战胜拖延,我们可以为自己安装一套新的动力系统,即: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

而且,这套动力系统就像汽车发动机一般,推动着我们前行。

那么,如何为自己安装行为“发动机“呢?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找到做这件事的真正原因。

以健身为例,很多人健身是为了让身材看起来更苗条,他们花大价钱办了健身卡,一年却去不到10次。

为什么?

让身材看起来更苗条与为保持健康锻炼,结果是不同的。

前者大概率会因周围人议论失败。“别去健身了,又累又乏的,干嘛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于是,你也觉得这么做太不值得,将健身计划从每周3天拖到每周2天、1天,直至彻底放弃。

后者有很大概率因为想活得更健康而持续下去。因为,这时的你已找到了健身的真正原因—保持健康。

以上,便是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工作的第1个方法,即:利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找到做这件事的真正原因,激发我们的做事热情。

找到发动机,激发做事激情后,我们需要进入第二步。

第二:踩下执行力“油门”:运用“最小启动力原则”,开始一项任务,大胆迈出第一步

什么是“最小启动力原则”?

这个说法源于斯蒂芬·盖斯的著作《微习惯》。

斯蒂芬·盖斯在书中写道:

最小任务量可以帮助你启动一项任务,这么做可以鼓励你自己培养自律性。

最小启动力原则意味着做最小改变,它就像汽车油门一样,带着我们大胆迈开第一步。

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你想从一名市场销售转型成一名新媒体编辑,你在了解新媒体编辑的核心工作要求—会写新媒体文章后,想学习新媒体写作方法,在较短时间里写出一些不错的作品,补充进个人简历。但因为你之前很少写文章,很难一开始就写几千字。

为了顺利转型,你不妨从“每天写100字”开始,这样一来,你和朋友的微信聊天、你在朋友圈的分享都可以算进“100字”范畴。这个“100字”就是最小改变。

那么,如何做最小改变?

有以下两种方法:

1.按照做事过程,分阶段拆解目标

一本名叫《蜥蜴脑法则》的书里提到: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蜥蜴,而这个蜥蜴常常倾向于得到快乐而避免痛苦。

因为脑中“蜥蜴”的存在,我们总是倾向于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大目标意味着:追逐过程是辛苦不堪的。而逃避痛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也不做,无过程,无痛苦。

但若是把目标分阶段拆解一下,结果就不大一样了。

还以转型新媒体编辑为例,说明问题。为了成功转型,你不妨将目标拆解为以下3步:

① 第一阶段为探索期:

你可以每天不限题材、不限内容的写一些,先尝试一下,在实践中找找新媒体小编的感觉。同时,也多关注一下各类新媒体账号动态,多看多了解。

② 第二阶段为专项输出期:

每个新媒体账号涉及的领域都略有不同,不同领域的新媒体编辑工作内容都不尽相同。比如:房地产行业编辑会更多关注房产信息,写本领域文章;保险行业则要求编辑对保险有基础认知。

专项输出期要缩小范围,找到那个你特别喜欢的领域,深入研究,集中输出。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理清了思绪,深化了本领域认知。当你在这件事情上比旁人有更深刻理解,从小白进化为相对擅长者。

但是,相对擅长者与专业编辑还有很大差别,他们相比于专业编辑,仍全面不足。

③ 第三阶段为专业输出期:

为了缩小和专业编辑的差距,你需要向专业编辑学习,加入他们的组织,系统学习写作方法,以专业编辑的写作方式训练自己,写出符合要求的专业作品,并把它补充进简历。

2.制定小目标,并在每次完成小目标后,调整小目标,增加难度

还以转型新媒体编辑举例,说明问题。

① 探索期:

这个时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每天最少写500字的小目标,体裁、内容、形式不限,这样一来,和朋友的微信聊天、工作记录都算进了这个范畴。因为实现过程很简单,你很快就能找到新媒体小编的写作乐趣。

② 专项输出期:

这个时期,你可以根据选择的领域,制定相应写作计划,假设你想将来转型为保险编辑,那么,你就可以为自己制定每天1000字的写作目标。

此时,你可以多关注保险领域新媒体账号,模仿它们的写作方法。

③ 专业输出期:

经历过专项输出期,相信你对保险领域已经有所了解。但还是不太知道保险领域新媒体编辑的工作内容,也不大清楚这个领域的写作套路。

为了向专业编辑学习,快速了解工作内容,你不妨加入保险领域的写作训练营。近距离学习、观察,以专业编辑标准要求自己,每天写2000字左右。

读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上文的500字、1000字和2000字写作任务就是各阶段要实现的小目标。

而且,从难度上看,它们是逐渐加强的。

为什么是逐渐加强而非一步到位?

心理学上有个“登门槛效应”,它是指:

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应用于工作学习中就是:先制定一个难度较小的目标,让自己在心理上接纳它,之后,再提高些许难度,制定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因为难度不大,我们更容易接受、实现它。

以上,便是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工作的第2个方法,即:运用“最小启动力原则”,迈开第一步,做最小改变,先按照做事过程,分阶段拆解目标;再制定小目标,并在每次完成小目标后,调整小目标,增加难度。

踩下油门,迈开一步后,我们需要进入第三步。

第三:装上行动“监测仪”:利用心理学“蔡加尼克效应”,监测出待办事项,并高效完成

什么是蔡加尼克效应呢?

它由俄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Zeigarnick)提出: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理解?

举个例子,我们去餐馆吃饭,如果认真观察服务生的工作,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食物上齐前,不论顾客点了多少,服务生都能记住点单内容,可一旦菜品上齐,他就会把点单内容全忘掉。

这时候,我们不妨利用“蔡加尼克效应”,装上行动“监测仪”,监测行动进程,标记出待办事项。

那么,如何利用“蔡加尼克效应”,战胜拖延呢?

方法是:在特定时间工作,一旦到时间就主动停止。

有人曾问村上春树是如何保持写作状态的。他说:

写作要像经营餐饮店一样,每天在固定时间段营业。

村上春树每天早起都会伏案4-5个小时,到时间时无论大脑里有多少呼之欲出的想法,他都会放下笔停止写作。就这样,他始终保持着对写作的热情,因为他的注意力总集中在那些还没完成的灵感上。

根据蔡加尼克效应,当你中断一项任务时,它在你脑海里的状态就会被标记为“未完成”,这时候,你就会思考怎样让它更完善一些,等到工作时间段来临,你就会迅速想起工作内容,高效的完成它。

每个人都有“完成欲”,“完成欲”一旦满足,就会将相关事项抛到九霄云外。所以,如果你想保持对一件事的热情,请刻意中断它,让“未完成”事项在心里盘旋,等到下一时刻来临,高效完成它。

以上,便是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工作的第3个方法,即:利用心理学“蔡加尼克效应”,监测出待办事项,并高效完成。

装上行动监测仪,监测出待办事项,高效完成待办事项后,我们需要进入第四步。

第四:安上行为高效“转化器”:利用“结构化拖延法”,以拖治拖,将原本的拖延行为转化为高效行为

John Perry 是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因为发明了“结构化拖延法”而获得2011年搞笑诺贝尔奖。

教授的研究成果简要概括一下,就是:拖延者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相反,他们完全可以做有些难度且时效性强的工作。而且,只要掌握这个方法,原本拖延的人就可以变成高效工作者。

事实上,利用“结构化拖延法”以拖治拖的方法,就像是给个人行为装上高效转化器,将原本的拖延行为巧妙转化为高效行为。

那么,如何操作呢?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待办清单中,将事项按重要程度和时间紧迫性排序,排在最上一列的是重要且紧急的事,紧接其后的是一些值得做、但相对没那么重要和紧急的事。

以大学教授的待办清单为例,说明问题。

大学教授的待办清单看起来是这样的:

① 完成一篇论文初稿(重要且紧急)

② 搜集素材(相对重要)

③ 确定论文立意(相对重要)

④ 和同学聊天(值得做,但没那么紧急)

拖延者出于本能,会先做234,后做1。

这样一来,所有事情都完成了,没浪费一点儿时间,而且,他们还在做事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就感。

以上,便是摆脱“玩乐猴”干扰,告别“拖延式”工作的第4个方法,即:利用“结构化拖延法”,巧妙设计待办清单,将原本的拖延行为转化为高效行为。

05

总结

今天我们聊了大众对于拖延的看法,也明白了拖延并非一种心理疾病,而是被脑中的“玩乐猴”暂时掌舵。

由此就引出了巧用“汽车启动原理”,摆脱“玩乐猴”,告别“拖延式”工作的1个理论1个原则1个心理学效应1个方法,即:

第一:先找到行为“发动机”:利用“自我决定理论”,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激发做事热情;

第二:踩下执行力“油门”:运用“最小启动力原则”,开始一项任务,大胆迈出第一步;

第三:装上行动“监测仪”:利用心理学“蔡加尼克效应”,监测出待办事项,并高效完成;

第四:安上行为高效“转化器”:利用“结构化拖延法”,以拖治拖,将原本的拖延行为转化为高效行为。

如果你长期这样坚持,你就会发现,你逐步学会了积极拖延方法,成长为一名自律娃!

作者:Leah,90后老阿姨,坐标上海。一个曾想仗剑走天涯的文科女,理性、有条理是我的标配,内里有颗敏感的心和有趣的灵魂。个人公众号“职场成长菌”(ID:zhichangtim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