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学本义 天志篇〔中〕

 隐士贵人堂 2021-01-16

(图片来自 虫二先生)

01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

天下:为社会做事。

现在为社会做事的人若是想以仁(普适性 普世性 普遍的代表性)义(公正 合理 有益)的标准贯彻执行,那不能不分析所主张的义是出自哪里。

02 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出,然则义之从何出?

既然说不能不了解公正 合理 有益的主张是出自哪里,那么到底以出自哪里的为基准呢?

03 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愚:欺骗,耍弄。
贱:没有社会说服力,没有群体威信,不受人们敬重。
贵:与有社会说服力,有群体威信,受人们敬重。
知:学识,学问。

墨子说:社会的公正 合理 有益不会出自居心不良的人和没有社会认同力的人,肯定出自受人敬重并且学识渊博的人。

04 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

是从那里知道是这种情况的呢?

05 曰: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善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善政也。

善:有益的,促使向好发展的。

因为合理 公正 有益这个准则,是促使事务向好发展的方法与规范。那么又是如何得知这一点的呢?答:因为社会有合理 公正 有益的规则就会秩序井然,不然就会混乱不堪,从这一点就能知道,合理 公正 有益是促进事务向好发展的准则。

06 夫愚且贱者,不得为政乎贵且知者,然后得为政乎愚且贱者。

政:约束,规范。

所以心地不纯良的人和没有群体威望的人,无法约束有威望有知识的人,所以只能是有威望有知识的人约束心机不良和没有群体认同感的人。

07 此吾所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

我就是依据这一点得出合理 公正 有益是出自有威望有知识的人哪里,而不是投机分子和平庸的人那里。

08 然则孰为贵?孰为知?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

那么到底谁是有威望有社会说服力的人?谁又是知识渊博的人?答:当然是自然万物世界,如此而已。

    09  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这样的话那么合理 公正 有益果真是出自社会自生的能量意志的吗?

    10  今天下之人曰:当若天子之贵诸侯,诸侯之贵大夫,傐明知之。然吾未知天之贵且知於天子也。

    傐:hao四声 一种制度性的程序宣示并且固化这种认知。

    现在的人们都说:帝王应该是比诸侯高尚可信的,诸侯应该是比大夫高尚可信的,而且用这种等级制度显示这种理念并让所有人都明晰顺存这个理念。但是没有让我们知道自然社会是比帝王更高尚可信,知道的更多。

    11  子墨子曰:吾所以以知天之贵且知於天子者,有矣。曰: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暴,天能罚之。

    墨子说:我之所以知道这个道理,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帝王做有益于社会的事,自然社会会让它一直尊贵而得益。帝王要是做有害于社会的事,那么自然社会肯定会给它点颜色看看。

    12  天子有疾病祸祟,必斋戒沐浴,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则天能除去之。

    帝王要是有个疑难杂症,肯定会很虔诚的领会自然社会意志,恪守行为底线,那么自然社会就不再给它找别扭了。

    13  然吾未知天之祈福於天子也。此吾所以知天之贵且知於天子也。

    然而我并没有听说过自然万物世界会向帝王忏悔什么。我就是从这一点知道自然万物世界此帝王更高尚  可信 博学。

14  不止此而已矣。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曰:明哲维大,临君下出。

    明:指可为借鉴的众所周知的前例。
    哲:两方对立  相互验证而相衡。这里可以理解为,总结出来的道理。
    维:总纲,可以做指导,准则。
    大:规模广,程度深,适用范围广。
    临:照样子模仿,效仿。
    君:对对方的尊称。
    下:做出判断,做出决定。
    出: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点,还因为古书有驯:历史事件所总结出来的道理,是可以做普通大范围事务的准则的,你照着这个原理做就会有效果。

    15  则此语天之贵且知於天子。不知亦有贵知夫天者乎?曰: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然则义果自天出矣。

    这一句话就表明了自然世界是比帝王更高贵可信博学。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自然世界更高贵可信博学的事物了?答:天为最高贵可信和博学的,再没有了,就是这样的。所以合理 公正 有益真的是依据自然世界而来的。

    16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尊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中:不偏不倚,这里引申为一心一意。
    实:符合客观情况,真诚。
    本:事物的根本,关键。

    所以墨子说:现在为社会做事情的人,若是真的想遵守大规则让社会得益,关键是弄清楚普世性的原则 合理公正的原则 和有益的原则 这些的根本是什么,自然世界的意志不可以不认真对待。

17  既以天之意以为不可不慎已,然则天之将何欲何憎?

   既然已经确定要认真对待自然世界自生的能量意志,那么这种力量意志趋向什么状态?又抵触什么状况?

   18  子墨子曰: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大家之乱小家,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上此而已。

   上:在高处的位置,这里引申为宏观意义。

   墨子说:自然世界的力量意志是不会希望强大的国家进犯比较弱小的国家的,是不会希望比较有实力的单位欺行霸市而影响比较弱小的单位的,是不会希望靠着人多势众就可以欺凌势单力孤的,是不会希望奸诈之徒利用坑害比较淳朴的人的,是不会希望有身份的人就此别人高一截的,这些都是自然意志所抵触的。宏观的说是这样的。

   19  欲人之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

   力:人事物的效能。
   营:本义:四周垒土而居。引申为抱团取暖,互相协作。
   道:系统的认知理论。
   教:传授。

   而自然世界的意志是趋向于人们群居在一起,互相协作,以发挥作用,有新的认知大家互相学习一起提高,有物质财富大家一起享用。

   20  又欲上之强听治也,下之强从事也。上强听治,则国家治矣。下强从事,则财用足矣。

   上:领导领袖。
   强:jiang四声  认真对待 重视的 坚定不移的。
   听:接受,采纳。  
   治:以达到某种状态 从事某种专业研究。

   当然自然意志也希望领导能够坚定不移的采纳专业人员的意见,也希望其他人都能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因为领导能够坚定的听取专业人员的建议,必然国家秩序井然。其他人都能够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必然会社会财富充盈。

21  若国家治,财用足,则内有以洁为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

   如果一个国家秩序井然,繁荣富庶,那么官府才会出现大型的祭祀宴乐活动。

   22  外有以为环璧珠玉,以聘挠四邻,诸侯之冤不兴矣,边境兵甲不做矣。

   环:.中央有孔的圆形佩玉。
   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珠:珍珠。
   聘:访问友邦。
   挠:搅动,使被影响。
   冤:仇恨。

   外交上才会有珠宝玉器,友好访问,相互交换意见,互有影响力,各诸侯国之间就不会起仇恨,也不会有战争。

   23  内有以食饥息劳,持养其万民,则君臣上下惠忠,父子兄弟慈孝。

   食:战略储备物资
   饥: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息:滋养,滋生,扩充。
   劳: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持:主张,掌管。
   惠:敬辞,用于来自对方行为的感受或得益。
   养: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

   这样社会才有多余的粮食救济饥荒,从而增加有效的社会劳动和财富,让天下人得以滋养,那么君臣之间就能感受到相互的认同与肯定,家庭也不会因征战而分离。

   24  故惟毋明乎顺天之意,奉而光施之天下,则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煖衣饱食,便宁无忧。

   惟:单独,只有。
   毋:guan四声  贯穿。
   明:懂得,了解。
   顺:趋向同一个方向。
   奉:尊重,遵守,执行。
   光:使显赫。
   煖:xuan一声 温暖的意思。

   因此只有明白贯通了趋向自然社会的意志方向,遵守并且明确的执行,就会秩序井然,民众各行其是,社会财富繁荣,人人都得以温饱,无困扰无忧虑。

   25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尊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慎也。

   尊道利民:遵守执行利于民众社会的系统认知

   这就是墨子说的:现在为社会做事的人,确实真的想遵守执行利于民众社会的系统理念,关键是分析普世性 合理性 公正性 有益性的根本,自然世界的意志不能不认真对待。

26  且夫天子之有天下也,辟之无以异乎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

   有:表示所属,头衔职位对应的负责范围职能。
   辟:pi四声 开发建设,治理,管制。
   无以异乎:等同于这个,相当于这个,与这个没有区别。

   况且帝王可以对所有臣属国推行理念政策,这种治理行为就如同诸侯国对其管辖范围的治理一样。

   27  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臣国万民之相为不利哉。

   现在的诸侯国的王有权利和责任治理自己的管辖范围,怎么会希望自己的臣属部众互相敌对呢。

   28  今若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欲以此求赏誉,终不可得,诛罚必至矣。

   现在假如说大诸侯国进犯小诸侯国,有实力的攻击实力较小的,想以这种行为得到拥戴利益和赞誉,那是不可能的,只会更快的得到消灭惩罚。

   30  夫天之有天下也,将无已异此。

   已:止,罢了,终结。

   若是各诸侯国,城邦,部众都认同并服从自然意志,那就会没有甚至终结(以上这种情况),会不同于这种情况。

   31  今若处大国攻小国,处大家攻小家,处大都则罚小都,欲以此求福禄於天,福禄终不得,而祸祟必至矣。

   都:du城邦,城市。

   现在假如说大诸侯国进攻小诸侯国,大城邦欺凌讹诈小城邦,想以这种行为向自然社会索取更多的利益与安稳,那是不可能得到的,只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灭顶之灾。

   32  然有所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则夫天亦且不为人之所欲,而为人之所不欲矣

   所以一旦做了违背自然世界意志的事,那么自然世界的力量也必然不会遂了你的愿,而会有你所不希望的状况出现。

33  人之所不欲者何也?曰:病疾祸祟也。

   那么人们不希望出现什么状况呢?答:疾病和灾祸。

   34  若己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是率天下之万民以从事乎祸祟之中也。

   假如我们自己不做符合社会自然意志的事,而做违背社会自然自然意志的事,就是与所有人一起以为害社会为准则行事。

   35  故古者圣王明知天鬼之所福,而辟天鬼之所憎,以求兴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

   辟:驳斥,排除,抵制。

   因此以前备受认同的领袖是知道尊重自然社会意志和恪守行为底线所带来的社会正面价值的,所以抵制违背自然社会意志和挑战行为底线的事,用这个行为准则来达到兴社会之利,除社会之害的目标。

   36  是以天之为寒热也节,四时调,阴阳雨露也时,五谷熟,六畜遂,疾菑.戾疫.凶饥则不至。

   是:表示解释或分类,这就是。
   节:历法节气。
   调:搭配均匀,配合适当。
   时:经常。
   遂:如意,惬意。
   菑:zai一声,古同灾。

   这就是为什么以自然世界的气温冷暖来制定历法划分节气的原因,四季搭配,经常有阳光.降雨.露珠滋养,才使谷物长成,六畜兴旺。而没有大范围的病灾,没有凶猛的传染病,没有饥荒。

   37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君子,中实将欲尊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意不可不慎也。

   因此墨子说:现在为社会做事的人,若是真诚想遵守执行利于社会万民的系统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分辨普世性.合理性.公正性.有益性的根本,自然世界的意志不能不认真对待啊。

38  且夫天下盖有不仁不祥者,曰:当若子之不事父,弟之不事兄,臣之不事君也。故天下士君子与谓之‘不祥’者。

    盖:表示大概如此。
    仁:准确解释为具有普世性,具有生发性,有益于普遍的生与长。
    祥:好的预兆。
    事:服侍,服务,一起协助做事。

    况且总结社会上有妨害事务向好发展的个别状况,就是父子背离,兄弟不睦,君臣隔阂。所以社会上做事的人把这种情况视为不好的预兆。

    39  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豪之末。

    兼:同时对同等事物同样对待。  
    撽:yao一声 古同邀,取得,达成,致使。
    遂:顺,如意,融洽。
    豪:古同毫,兽的体毛。
    末:尾端,末梢。

    现在这个自然世界同时对自然万物同样对待,从而呈现万物融洽,整个状态有益于每一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好像你抚摸小喵喵小狗狗一样。

    40  非天之所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

    得:获取,接受。
    则:表示转折,不然。

    这并不是自然世界刻意做了什么,而是人们领悟执行了对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是有益的,不然的话就只能否定了。

    41  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然而唯一没有得到回报的就是这个自然世界本身,因为这个自然世界本身不知道自己是孤独的,是唯一的。这就是我说的人们知道小事而不懂大理的缘由。

42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有矣。

   而且我之所以体悟到自然世界对每一个人都是真挚深情的,是有依据的。

   43  曰:以磨为日月星辰,以昭道之。

   磨:摩擦,相互作用。
   昭:显示,明示。

   这个依据就是日月天体,在运行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明示天体之间的系统机理。

   44  制为四时春夏秋冬,以纪纲之;

   制:以某某依据呈现出可参考的现象。
   纪:应该遵守的规定。
   纲:事物的关键部分。

   并因此呈现出了春夏秋冬的状态,来表明这个机理之间的规律和关键。

   45  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

   降:配合出现,合理辅助。

   并且配合出现雪霜雨露闪电,以配合五谷麻丝的生长需要,使人们得到五谷麻丝,从而得到生存的必须品。

   46  列为山川谿谷,播赋百事,以临司民之善否;

   列:众多,一条条。
   谿:小河沟。
   谷:两山之间的空间。
   播:用散布种子的方式进行播种。
   赋:古同敷,有致的错落分布。
   临:居高观察。
   司:执事,作业,操作。
   善:适合,胜任,可以做好。

   并且赋予我们一条条的山谷溪水,进行各类适宜的种植业生产活动,而且时刻关注着我们能否做好这一切。

   47  为王公侯伯,使之赏贤罚暴,贼金木鸟兽,从事乎五谷麻丝,以为民衣食之财。

   为:变成,成为,因某种行为而成长为某种状态。
   王公侯伯:一系列的社会地位。
   罚:罪之小者,适当的惩戒。
   暴:过分急躁的行为。
   贼:抵制对事物有害的行为。
   金:比喻一种尊贵的行为表现。
   木:比喻愚笨,不知道总结经验。

   并且给从事者启示进行生产管理的行为.状态.标准.和机制,形成奖赏(收获多,地位高)方法恰当做的好的,并对做得方法不合理的以适当的小以惩戒(收获少,地位低)。抵制纠正身体的不勤劳,脑袋的不勤劳和有害的鸟兽,从而更好的从事种植生产,从而丰富社会基础财富。

48  自古及今,未尝不有此也。

    从远古时候到现在,没有不是这种状况的。

    49  今有人於此,驩若爱其子,竭力单务以利之。其子长,而无报子求父,故天下之君子与谓之不仁不祥也。

    驩:huan一声  同观,查看,观察。
    爱:娇惯,溺爱。
    竭:尽量,用尽。
    单:不复杂,就一个。
    务:必须,一定,务必。
    报:回应,回报,报答。
    求:觅也,乞也,设法得到。

    现在有人根据这个,观察一个人溺爱他儿子的情形,使尽所有力气就一个目标,就是所做的事都必须是有益于儿子的,随着他儿子长大不但不报答回馈,仍然绞尽脑汁索取。所以社会上有思想的人认为这是奇葩,这样不好。

    50  今夫天兼天下而爱之,撽遂万物以利之,若豪之末。非天之所为也,而民得而利之,则可谓否矣。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与39  40  41条目相同

51  且吾所以知天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足矣。

   足:充分,完全。

   而且我所知道自然世界对人们是郑重深情的的体现,不仅仅是这些。

   52  曰:杀不辜者,天予不祥。不辜者谁也?曰人也,予之不祥者谁也?曰天也。

   有一种情况是,打压伤害了并没有对你构成损害的事物,自然社会肯定会施加给你不愿意看到的状况。那么打压伤害无辜事物的是谁呢?当然是人。那么给予相应的回击的是谁呢?当然是自然社会的意志。

   53  若天不爱民之厚,天胡说人杀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此吾以知天之爱民之厚也。

   胡:乱,无道理,无依据。

   若是自然世界对人们不是深情真挚的,那么自然社会岂不是就可以随时对任何一个人随便安个罪名而进行损伤残害了吗?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知道自然世界对每一个人都是深情真挚的。

   54  且吾所以知天之爱民之厚者,不止此而已矣。曰: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有矣;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亦有矣。

   而且我知道自然世界对人们是深情真挚的体现,并不是这些就完了。还有,对别人真挚友善互助,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行事,必然然会得到社会周围人的援手与善意。敌视对抗祸害别人,违背自然世界的意志,必然会得到社会周围的鄙视与抵制,这些情况都是有的。

55  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谁也?

   夫:.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

    那么对世人忠诚深情真挚,符合自然世界意志,得到自然社会的的赞赏与认同的人,是谁啊?

   56  曰:若昔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尧舜禹汤文武焉所从事?曰:从事兼,不从事别。

   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如何,哪里。
   兼:对同等事物同样对待。
   别:差别,分别,不同对待。

   答:自然是上古贤明的领袖。那么上古贤明的领袖是用依照什么原则做事的呢?答:做事遵照对同等事物同样对待的原则,从来不以任何因素区分对待同等事物。

   57  兼者,处大国不攻小国,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表示不具有资格与资质,不形成天然合理合法性。

   具体的对同等事物同样对待的情况就是,大家不论大小.强弱.众寡.诈愚.贵贱,同等的独立主体具有同等的自然权益与社会地位。

   58  观其事,上利乎天,中利乎鬼,下利乎人。三利无所不利,是谓天德。

   德:分辨做事的规范。

   分析这个行事原则,首先有利于自然社会的繁荣,其次有利于人们明晰应该恪守的行为底线,最后有利于人们相处生产。对这三条对社会各领域都有促进作用,就是对自然社会事务的判断依据和行事标准。

   59  聚敛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仁也,义也,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

   把人类所有美好的定义都用来彰显这个理念:这是具有促使普遍的生发与成长的理念,这是走向更合理.更公正.更有益.的理念,促进人们相互珍惜,互有受益,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必然会得到自然社会的赞赏肯定与传颂。

60  不止此而已。书於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书:记录,书写。
   竹:简书,竹简。
   帛:用于书写的顶级丝织品,帛书。
   镂:用以显现作用的雕刻或铸造工艺。
   金:金属制的礼器,如鼎.钟.铁券等。
   石:崖壁,石碑。
   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常喻用心推敲考虑、刻意求工。
   盘: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器物。
   盂:古代汉族的一种盛液体的器皿。
   传:推广,散布,彰显,流传。
   遗:wei四声,赠与,留给。

   不仅仅是这样。还要记录在简书帛书上,铸造在金属礼器上,雕刻在崖壁石碑上,制作一些专属代表的玉制礼饰用品和玉制生活用品,把这些事迹彰显出来,流传给后世人知晓。

   61  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者也。

   问:这样做是想达到什么功能作用?答:这样做是用来辨识你是否是对人真挚深情的,是否是有益于社会其他人的,行为是否是合乎自然世界的意志的,是否会得到自然社会的认同与赞赏的。

   62  《皇矣》道之曰:帝谓文王,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道:阐释,说明。
   帝:帝者,德合天地曰帝。即一个人的对事物系统性的深度认知和系统性的深度发展辅助修养达到了与天地一样并且和天地贯通且和谐的地步,这个人就称之为帝。这里应该指夏予。
   谓:明白的启迪,明示。
   予:夏朝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予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予"本义为"击刺中的梭镖"。"予"的引申义为"持梭镖击刺的人",再引申义是"余"、"我"(第一人称单数)。
   怀:具有,包藏,怀有。
   明:适用广泛且显而易见。
   德:对事物做出判断与应对的准则。
   声: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色:种类,某一局部主张。
   长:滋生,生长。
   革:ji二声,古时指生病,危机。
   识: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使知道,记录明示。
   顺:认同,服从,不违背。
   则:可参考的理念准则。

   《皇矣》这本书表明,文王从夏第代君主得到启迪:我应该具有适用广泛且显而易见的对事物判断和应对的准则。不致力于偏重某一类事物,不滋生夏朝的祸端病因,不细究不传恶,认同并执行帝的准则。

   63  帝善其顺法则也,故举殷以赏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誉至今不息。

   帝:引申为有深度社会智识的人们。
   善:赞许,赞赏,认同。
   赏:.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

   有深度社会智识的人们很认同文王的做法符合这些准则,所以提议他接管了殷商,支持他成为自然世界最尊贵的人,执掌这个自然社会,名望和赞誉到今天也没有消失。

64  故夫爱人利人,顺天之意,得天之赏,既可得留而已。

   既: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而且,还能。
   得:实现,完成,得到。
   留:保存,流传,铭记。

   因此,我们做事若是对人真挚深情,普遍的有益于社会,遵守自然世界的意志,不但能得到自然社会的回馈与赞赏,而且还能被世人铭记。

   65  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谁也?

   那么行为上敌视祸害人们,违背自然世界意志,受到自然社会惩处的人,是谁呢?

   66  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桀纣幽厉焉所从事?曰:从事别,不从事兼。

   自然是以前急躁残酷断送自身事业的那些领导,那么急躁残酷断送事业的领导做事呈现什么特点呢?答:做事没有一个普遍的确定准则,全凭个人好恶,看心情。

   67  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

   判断应对事物没有一个普遍的确定准则的具体情况就是,丛林规则,成王败寇,同等自然资质没有同等的社会权益与地位,无平等的概念与体现。

   68  观其事,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

   分析查看这种行为准则做事,首先不利于自然社会的繁衍生息,其次不利于人们明晰应该恪守的行为底线,还不利于人们生活生产。对这三条不利就不会对任何事物有利,这个就叫做自然世界的敌人。

   69  聚敛天下之丑名而加之焉,曰:此非仁也,非义也,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

   把人类所有的不好的定义都来描述它,就是:这祸害了大范围的生发与成长,违背了合理.公正.有益.的发展方向,敌视人们祸害人们,违背了自然世界的意志,就是让自然社会惩处的货,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东西。

   70  不止此而已。又书其事於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此条与60条相同。

71  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

   问:这么做是想达到什么作用呢?答:这样做是为了我们能够辨识谁的行为在敌视祸害人,谁的行为违背了自然世界的意志,谁会被自然社会唾弃和抵制。

   72  《大明》之道曰: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祇不祀。乃曰:吾有命,无僇息务天下。

   越:超出某个常规状态。超越,越轨。
   厥:jue二声,伦理上的长辈,前朝遗勋。
   夷:伦理上的同辈,诸将兄弟。
   居:处于某种状态。
   事:关系和责任,承接。
   上: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弃:舍掉,丢弃,抛弃。
   祇:zhi三声,表示某个范围。
   祀:祭祀。
   僇:lu四声,通穆,认真,严肃,郑重。
   息:繁衍,养护。
   务:从事,致力。

《大明》这本书表明:纣王的行为状态是凌驾于前朝遗勋和所有肱股重臣之上的,还认为理所当然,不领会殷商精神,不守殷商戒律,遗弃了父辈和殷商历代先辈的牌位,不予祭祀,还大言不惭的说:我的条件好,没有必要认真努力的护卫子民发展生产也可以治理好社会。

   73  天亦纵弃纣而不葆。察天亦纵弃纣而不葆者,反天之意也!

   纵:放任,不约束,放纵,看轻。
   葆:有生机,茂盛,繁荣的样子。

   自然社会的意志也不再约束他,已经放弃了他,不再支持它增添任何力量。分析自然社会对它失望直至放弃,不支持它增添任何力量的依据就是,它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自然世界的意志。

   74  故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既可谓而知也。

因此你是不是敌视祸害了人们,是不是违背了自然世界的意志,会不会被自然社会所唾弃,知晓了这类事就能知道。

75  是故子墨子之有天志,辟人无以异乎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

   有:表示用,估量,比较,裁定的基准。
   辟:本义为施加刑罚,引申为规则,约束,检验。

   因此墨子用天志判断裁定事务,辨识人的行为与用圆规检验车轮是否标准,与用矩尺测量桌椅板凳的衔接是否正直的道理没有区别。

   76  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圜与不圜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圜,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圜。是以圜与不圜皆可得而知也。此其何故?则圜法明也。

   法:处理事物的程序方法。
   明:简单明了,恒定不变。

   现在若是车轮技师拿着它的规尺,是可以测量所有圆形的器物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与规尺相符合的就是合格的圆,与规尺不符合的就是不合格的圆。是不是合格量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圆的标准简单明了,恒古不变。

   77  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则方法明也。

   现在若是制作家具的技师拿着它的矩尺,是可以测量所有方形部位是不是合格的。符合矩尺的就合格的,不符合矩尺的就是不合格的。是不是合格量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正直的标准简单明了,恒古不变。

   78  故子墨子之有天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

   上:宏观大层面。
   下:围观小层面。
   刑:对行为的判断与处置。
   政:贯彻的理念,准则,标准。
   为:做事,行事。

   因此墨子用自然世界的意志判断裁定社会事务,宏观上可以衡量领导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处置的治理准则,微观上可以衡量人们发展系统的文化理论,言论方向和思维重点。

79  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行。观其言谈,顺天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意,谓之不善言谈。观其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

   善:向好的行为品质。

   分析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是趋向好的行为。不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是趋向有害的行为。分析一个人说话的倾向,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是有益的观点。不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是有害的观点。分析一套制约处罚标准,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会是引导社会走向更有益的准则,不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就会是引导社会走向有害的途径。

   80  故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

   因此把这个理念呈现出来,作为制法的依据,以这套理念为基准,作为立法的基本的程序,是可以衡量所有的领秀领导的理念和作为是不是普遍的促进了社会的生发与成长,就好像识别黑与白一样简单。

   81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尊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

   所以墨子说:现在无论是领袖还是普通民众,如果确实一心一意的想要彰显并执行有益于民众社会发展的系统认知,就得认真审慎的解析如何才能普遍的有益于社会生发与成长,就得认真审慎的解析如何才能走向更合理,更公正,更有益,更有效,必须得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符合自然世界的意志的准则,就是走向更合理,更公正,更有益,更有效的社会规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