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 得道就可以长久

 如水138 2021-01-16

第八十课 虚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凡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德经》: 得道就可以长久

守静,把心安定下来,才能看清万事万物的本质。老子在这一课要我们坚持守静,才能在修道修徳中取得进步,最终达到得道的目标,从而本性就能长存。

我们的本性,也就是心,没有一刻是安静的。人道累积的习惯、劣根性,让我们长年累月地去追求物质上的成就,从而忽略了内心宁静的需求。开始修道修德,要守静安下心来背《道德经》真的是很不容易。每每在背经时,脑子里时不时都迎来很多杂念,无法做到老子所说的虚静至极,守静到底(致虚极,守静笃)。在这方面,自己要继续修炼,加倍努力,拒绝外在的引诱,不再过分专注于外物,希望能达到静的心境。

心静了有何益处呢?当我们达到内心虚明、宁静的状态,就能看清万物的本质,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各种景象就会产生(万物并作),并让我们反复地观察(吾以观其复)。

《道德经》书中提醒大家必须要清静无为地背《道德经》,自然积蓄德产生道,在修道修德的过程当中,不想也不追求任何景象,坚持背《道德经》,学习和实践经里的精神和教诲才是首要功课。

《道德经》: 得道就可以长久

课文也提出几个要点:

凡物芸芸,各归其根:修道修德守静修得好,就会看到不同景象,而这些景象最终回归本源去。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守静背《道德经》,景象就产生,再而回归本源,恢复到本命(本性),也就叫做复命。

复命曰常:恢复到本命就叫常。本命(常)也是本性,把过去多世多代有关的物事联系起来形成各种景象,让守静好的修道修德人看得见。常是永恒的,也就是道。

知常曰明:常、道、本命、本性、心,都是靠守静,静下心来修道修德,背《道德经》才能够真正体会和了解其中的境界。知道常的叫明点,只有守静修道修德才看得到这个眼前的亮点,再而了解自己一生的事与物。

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常,也就是妄想,瞎想,无法按步就班地去守静修道修德,复命本性受益,归明,再而明白事物。如果不守静,不知常而胡思乱想,人就反常,凶事多。

《道德经》: 得道就可以长久

知常有很多好处:

知常容:知常就能容纳一切。守静就能复命(常),本性就受益。这时,我们对一切就能看淡,比如身外物,名利和地位,再而心胸开阔,能够容纳一切。

容乃公:能容纳,就能做到大公无私,无私无畏。公乃王:大公无私就能被人拥护当侯王、领导。

王乃天:被人们拥护当侯王,领导都是德厚之人,就可以持之以恒地坚持修行。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持之以恒地坚持修道,修好了就得道,得道后就可以长久了。

林大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