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胜生语文教学文集《教之韵》序言|温青

 柏涂hyzvi9113s 2021-01-16

向福建师大附中140周年校庆献礼

56届老校友60万言著述

《教之韵一一洪胜生语文教学文集》

即将出版

福建师大附中校长温青作序

一堂课

就是一首诗

一堂堂课

就是为师者的生命印记

他把爱心与心力献给了语文教学

——洪胜生《教之韵》序

温青(福建师大附中校长)

我对附中的感情,要追溯到我的中学时代。

40年前我还是附中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当年我的恩师们几乎个个都算得上是附中的名师,洪胜生老师便是其中之一。

洪老师上课生动有趣,颇有魅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他神采飞场,感情充沛,博学而睿智,每每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思考。

记得有一回,洪老师在课堂上朗诵一首长诗,诗的题目我至今还记得——“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因为诗写得好,加之洪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了课堂上所有的同学。

这首诗不是教材课文,而是洪老师刻意选择推荐的课外篇目。今天回头看,在当时毕业班课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洪老师仍然愿意挤出时间,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显然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多样的文学熏陶,感受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文学素养,这与今天我们所倡导课程理念十分吻合。

洪老师与附中有不解之缘。从上世纪50年代初入英华就读,到任教、退休,除几年上大学外,始终都生活在附中。中学时代,从少先队到共青团,都曾是学生干部。他勤勉好学,擅长文笔,主编“海鸥报”颇有影响。62年从厦大返校工作,数十年来,他爱校爱生,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成绩斐然。

百年校庆之时,洪老师曾主持“附中通讯”编辑工作,赴上海、苏州、南京等地联络校友。世纪之交,曾受杨校长委托,利用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之便,经老校友邱允慎先生协助,先期访问台湾师范大学附中,牵线搭桥,为后续两校交流铺路。以附中为家的洪老师为母校作了不少益事善事。洪老师曾多次受邀,在省内外和港台地区讲学或宣读论文。他曾两次登上专业核心刊物“封面人物”专栏,为附中赢得荣誉。

洪老师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在于作文教学。他把爱心和心力献给作文,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

对学生作文,他注重因材施教,指导有方,精准到位,从精心设计作文命题、耐心指导作文运思、用心批改和评讲,直至推荐佳作发表。贯穿写作全程的各个环节,都要认真操作,一丝不苟。他经常提供典型示例,让同学观摩评说,取长补短,以点带面地将好经验加以推广。通过个例的剖析,探索作文成功的奥秘,以促进作文教学的大面积丰收。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作文,他摈弃冷漠,施以关注,表扬多于批评,维护自尊,鼓励进取。发现好苗头,就在面批面改中,提升习作的质量,往往出现一篇作文在师生间往返多次,在双向努力中,诞生佳作。

洪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理应得到关注和认可。他崇尚成功教育,经常推荐优秀作文在报刊上发表,让学生化成就感为新的进取动力,这让很多学生受益终生。

他对作文的评析也颇有特色,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在自如畅达的评说中,饱含挚情,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审美的睿智。或点赞美的情思,或剖析巧的构思,或张扬哲理的智慧,或品赏语言的韵味。往往把勉励递给作者,将思考留给读者,让大家从中受益。

洪老师在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专注教学研究,取得突出成绩。他发表的教研论文,时间之久、数量之多、质量之优,超越了许多同仁。他的许多论著在中语界也颇有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坚持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相统一》,这篇排除“左”之干扰之作,曾被市教育主管部门发文推广全市。80年代初,在庐山讲学:《谈诗歌教学与智力开发》。在广西发表《从探索写作思维规律中寻找作文教学最佳途径》,提出构建知识、能力、智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90年代在香港发表《青少年快乐作文研究》,在台北发表《激发兴趣,提高效益——华语趣味作文初探》,其影响波及海内外。

20世纪初,他倡导创意作文。《树立教学新理念,把准作文方向盘》,这篇论文在权威刊物北京《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发表,其反响之深广,至今在百度上还可查其踪迹。

洪老师的教学论说,大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站在学科前沿之作,适时而前卫。他所取得的教改教研成绩得到同行认可。

洪老师至今笔耕不辍,仍参加学术活动,前年底在香港第三届语文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他宣读论文,当听者知道他已年届83岁高龄时,全场爆起热烈的掌声。这篇万言论文经专家匿名评审,被选入《朗诵与朗诵教学新探》一书,在香港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洪老师一生耕耘,成果卓著。他的文集《教之韵》,是他的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在教育教学领域,孜孜以求,探索和思考的结晶。文集不仅收录了洪老师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论文,还收录了我校历届学生大量的优秀作文,这是洪老师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培植和保存的学生佳作。这些青春之作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附中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和一代新人成长的历程。师者诲人,孜孜不倦;学子求学,勤勤恳恳。

洪老师从教几十年,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他的大多数学生都和我一样,感念他当年的悉心指导与教诲,并与他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

我一直觉得,名师产生于学生和同行的口碑中,与职称和荣誉反倒没有绝对的相关性。但愿我老的那一天,也能像洪老师一样,我曾经的学生也能记起,当年在我的课堂上或许曾经有过的、值得点赞的难忘细节。

《教之韵》是洪老师教学生涯的丰碑,它的出版不仅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学习的经验和范式,也为年轻教师的职业成长树立了榜样。八旬老人尚如此不懈奋进,后辈师者更当勤勉努力。

衷心祝愿洪老师:事业不朽,生命之树常青!

2020年5月7日

作者温青(右)与洪胜生老师

作者系福建师大附中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督学,民进福建省副主委,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作者后记节选]

 献上我的感恩之花

洪胜生

  《教之韵》问世了。我终于走过了艰辛的岁月,来到晚霞烂漫的人生之冬。情怀悠悠,多少感慨涌上心头;眷恋依依,无限思念萦绕心际。

  我感恩附中母校,这所百年名校滋养了我,让我根深叶茂。语文组是名师荟萃的殿堂,我怀念当年浓郁的学术氛围。求贤若渴的我,虚心向前辈学习,传承附中优良传统。陈景汉、张可珍、宋光中,戴永寿、王人俊等名师是我的楷模。他们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让我的术业在博采众长中得以进展。我也感念语文组那些谈笑风生的同仁,是他们的激励,让我迈开步子走自己的路,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我特别感激现任的的附中校长温青。他曾是我的学生,永远的骄傲!他欣然命笔为《教之韵》作序,让我听到母校对我中肯而公允的评说。那凝聚着哲思的话语,在我心际打开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自由呼吸,无比舒畅;让我开阔视野,涤荡心胸。

  我感恩我的学生。他们是我教学生涯中灿烂的星空,没有星光的照耀,我走不上坦途;是他们美丽的光圈,让我在心中闪烁着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如银河系里的星云,一片来了又走了,另一片又来了又走了。我的难以计数的学生一批批毕业了,天各一方,彼此没有联格,但他们留下的优秀作文,大多珍藏着。它们是我的星空中皎皎的明星,也是我教学成果骄傲的亮点。数十年几度搬迁,不知毁弃多少物品,唯独这些“宝贝”留存至今。这些青春之作,是师生汗水的结晶,是一个时代教学相长的印记,是我们乃至母校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仰望星空,怀念我的星辰。我呼唤着,向他们致以敬和爱!

                           本文摘自洪胜生《教之韵》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