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安下白石境内拍到罕见的"双抢"同框照片

 福安百姓网 2021-01-16

福安下白石境内

拍到罕见的“双抢”同框照片

曾经从事农村生产队劳动的中老年人都记得,中国江南的水稻生产,曾经为了提高亩产量,每年要种两季,即早稻、晚稻。这样,虽然水稻品种差一些,但在同一块水田里,早稻加上晚稻的收成,就明显多了不少,以满足大家解决“填饱肚皮”的吃饭问题。

过去种早稻,在早春播种、插秧后,由于天气越来越热,早稻的整个生长过程,其时间比晚稻短;相反,晚稻生长在夏秋后,天气越来越凉爽,成熟慢,生长的整个过程相对长。因此,大家都知道,晚稻之米也相对好吃许多。

一年种两季水稻,收成是提高了,但农民兄弟的劳动难度却大了很多。特别是以前的农村,还处于集体所有制,生产效率低,劳动更艰苦。而早稻的成熟期刚好在酷热的炎夏,大家一边要抢收,还要在收后的水田里抢种上晚稻,这就有了一个当时全国通用的名词叫“双抢”,即抢收、抢插。

我们当时在上中学,还算生产队里的半劳力,放暑假也要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也好为家里减轻一点负担。每年在那“双抢”的悲惨夏季里,我们满身是泥,一天至少去河里洗三次。后来农村体制改革,进入分田单干,走土地承包责任制,从此后,农民兄弟没那么辛苦了。

随着科学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亩产量,每亩水田每年种一次水稻,产量就胜过了以前的双季稻。再加上现在的人,体力劳动少,体能消耗少,吃饭也很少,粮食又便宜,我们已不存在温饱问题。所以,近年来大家不种双季稻,也没有了过去那种抢收抢插的辛苦农事了。

本以为现在再也见不到水稻生产的“双抢”场面了,但前天笔者携友前往下白石半岛观光,途经该镇亨里村前时,居然偶遇到了曾经的“双抢”场面,而且在一片水田里同框上演,实属罕见!

估计以后很难见到这种场面,这种“双抢同框照”将成为历史。不信大家说说看,哪里还能看到这种稀罕的画风: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