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格丽特·米德的唯一女儿,同为文化人类学家的凯萨琳去世,享年81岁

 昵称gscVD7fg 2021-01-16

玛丽.凯萨琳.贝特森2010年在自己的家中

据《纽约时报》报道,人类学大师玛格丽特·米德的唯一女儿,同为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的玛丽.凯萨琳.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已于今年的1月2日在美国去世。享年81岁。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她先后提出文化决定论、三喻文化理论和代沟理论,并被誉为人类学之母。

米德一生结婚三次,离婚三次。她在学生时代已经与罗塞‧克里斯曼(Luther Cressman)结了婚,1926年认识心理学家里欧‧福群(Leo Fortune)后不久,便与克里斯曼分手,1928年10月正式与里欧在新西兰结婚,但二人在1935年7月亦告离婚,1936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列高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在新加坡结婚,开始第三度婚姻,并于1939年12月生下女儿凯萨琳Mary Catherine Bateson。1950年米德与贝特森离婚,此后未再婚。但从1955年开始,米德一直与女人类学家Rhoda Metraux同居,直到去世。

玛格丽特·米德

凯萨琳曾经是美国最著名的婴儿之一。他的父母都是人类学家,他们在新几内亚的田野工作中认识,并生下了凯瑟琳。他们用相机记录了下了凯瑟琳的出生,并记录下了她的童年。而这些在1939年的时候,肯定是不同寻常。他们不仅仅是记录女儿的生活,更是把这种记录作为教育材料的一部分。

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斯波克是凯萨的家庭医生。他撰写的很多关于儿童的教育书籍就有不少取经于米德的家庭教育。

长大后的凯萨琳也成为了一名文化人类学家,并以她对女性生活的记录和反思的著作《谱写生活》(Composing a Life)成名。该书出版于1989年,在这本书中,萨琳以自己的经历和四个朋友的经历为例,阐述了中年女性的雄心壮志。(她在出版时已经50岁了。)这五个人的寿命都足够长,经历了各种损害、背叛和歧视等等。在她自己的案例中,她被免掉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教务长一职,这显然是由男同事精心策划的幕后交易。起初这让她受伤,花了好几年才恢复。

20岁的凯萨琳和她的母亲米德

该书怀着悲悯的同情心和行为学家的敏锐眼光写成,成为了女权主义作品中毫不夸张的巨著和里程碑作品。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作为第一夫人曾邀请凯萨琳为她提供建议。

后来凯萨琳还写了一本《青春永不落:不怕老的理想生活指南》(Composing a Further Life:The Age of Active Wisdom),这本书有中文翻译版。她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自己父母的回忆录《带着女儿的眼睛:玛格丽特·米德和格列高里·贝特森的回忆录》。

凯萨琳生前系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波士顿学院老龄化与工作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