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别总是想着一口吃一个饼

 凌宗伟 2021-01-17


【异史氏曰】昨天一朋友又谈到他们被忽悠到某地去本想干一番事业结果不到三月不欢而散的故事,他认为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地官员的急功近利,恨不得一个月就能见效。我则认为,这当中更因为方方面面将教育看得太简单了,还因为揽活的太将自己当回事了。管理者与教师们的一个共同毛病就是想着让学生一口吃个饼,很少去想学校与学生能不能一口吃下去,更不会去想即便吃下去了,还有个能不能消化的问题。

《细节:如何影响他人》一书的作者在谈“如何激励他人(还有你自己)完成任务”时,介绍了一个“小数字假说”:说服科学专家古敏中和艾莱特·菲什巴克认为,当我们给他人或自己提出任务时,如果将“注意力的重点变一变,人们完成任务的干劲儿就会变得更强。他们假设,在任务刚开始的时候,与其把关注重点放在尚未完成的、比例较大的部分,不如把重点放在已经完成的、比例较小的部分,因为这样做会让人劲头儿更足。”

“小数字假说”建议人们,做任何事情早期的时候,要把“把目标对象(或你自己)的注意力引导到已经取得的少量进展上,而不是盯着尚未完成的较大数字。”“其中一个原因是,在执行任务的早期,盯着小数字能够唤起人们尽可能高效做事的欲望。从完成了20%进步到40%,这相当于进展翻了倍,行动看起来非常高效。相比之下,如果进度从60%增加到80%,同样都是20%的增量,但感觉上不过是已完成任务的四分之一。”

“小数字假说”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启发是,想要激励学生持续有效地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进步,而不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个最终结果上(比如满分),教学反馈与评价,必须针对每一位同学已经取得的成绩,才能确保他们持续的学习动力。管理者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也是如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评同样应该如此。所谓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说的同样是这个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