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法新探

 木香草堂 2021-01-17

陈梅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由此,教师需探索新的教法。

一、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部分顺利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 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话题为中心,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的欲望,然后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所需的语言,最后逐步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本着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以 Book1A中Unit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我们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从听力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机场的广播,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又导出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掌握,同时又为完成下面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 Tips(小常识)。既达到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文主课文部分 ----Adventure Travel,并做书上相关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和知识点的讲解。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层次。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旅游这个中心,从大家熟悉的真实情景 ----机场入手,过渡到城市旅游,再到探险旅游,最后讨论生态旅游,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使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更具整体性。

二、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Unit9 Technology单元涉及科技题材,学生难以理解,兴趣难以调动。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先挑选几篇生动有趣、难度适宜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Years of Ideas,介绍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讲述雨伞、口香糖和冰激凌是如何产生的几段小故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的内容。

2.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Book1B第62页的Integrating reading时,我们感到文章思路新颖,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很深刻,但课文内容比较枯燥。我们抛开教材,让学生直接讨论电影《黑客帝国》,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否能够在未来控制世界,就像电影中所表现的故事一样。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样就顺利地把问题深化,让学生思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这个话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补充阅读材料,使学生思考并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如学到Unit3GoingPlaces时,我们补充一篇阅读材料Public Transportation(公共交通),既拓展了词汇量,又训练了学生阅读中重要的一项----猜词能力。Unit5 The Sliver Screen中补充了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文章Hollywood's most desired objects----The Oscars。在此练习中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如有关中法文化节的内容,海啸的新闻,以及在世界艾滋病日时英文频道中有关艾滋病的简介和预防的知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 Unit3 Going Places单元中,给学生留一个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外的导游图和广告信息手册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简单的城市导游手册。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向去过国外的人寻找帮助,然后汇总资料,筛选,利用计算机绘制成册,全班展示。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高低不同,作品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再如,学习Unit16 Scientist at work时,让学生学习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配以文字和插图,以墙报的形式展出。在学习Unit15 The Necklace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演绎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项链》,甚至排演其他剧目。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学习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再空洞地说教,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学活动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课本所涵盖的内容,他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英语学习已经超越了单纯语言学习的范围,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得到有效改善。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如讲到 Book2A的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时,由于课文是一封以书信形式描述一千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故事,涉及真实的历史事件,文字描述又极为精致,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利用《探索》中一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声像作品,通过画面和讲解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又如,在讲到Unit9 Saving the earth时,我们以Michel Jackson的歌曲The Earth Song(大地之歌)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个地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而巧妙地深化了主题。虽然只花费5分钟,却创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一些弱点,如,语法和词汇教学还比较单调、枯燥,应使语法和词汇“活动”起来;又如学生感性认识过多,热闹过后进行的理性思考太少,实际应用匮乏,印象不深刻等。教师应扬长避短,充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