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能坚持,孩子才能坚强--对孩子说“No”的艺术

 木香草堂 2021-01-17
在澳洲一家小咖啡馆吃早餐,看一对夫妇自顾自吃着,婴儿椅上一名 婴儿愤怒地连哼哼带蹬腿。两人全都不顾。
不出二十秒,孩子不蹬腿了,也不哼哼了,径自欣赏旁边的什么热闹去了。

事实上 ,西方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习惯和我们很多人了解和理解的完全不同。
很多人到了西方,只看到表面或者某个时段的父母的表现,而没有连官邸单。

西方的父母在孩子一两岁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要孩子懂得了忍让和等待。除非是必要的理由,小孩子哭闹,父母的不理会的。                                             

有了这样的基础,对家长的命令有了执行的本能,在五岁以后,孩子就可以获得极大的自由。
而国人往往仅仅看到孩子自由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孩子守规矩的一面。


我们都知道,小孩是最好的心理学家。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大人,在不断探查大人的容忍的底线。我们一天忙里忙外操心费力的,哪里有这许多精力和小孩子兜圈子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大人的精力和耐心往往在拒绝和孩子的软磨硬泡的拉锯战中被消耗殆尽,这时候,实际上是在考验大人的意志的时候了。我们经常说,教育孩子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和孩子斗智斗勇。这时候,大人怎样做才合适呢?

记得文革期间的一部样板戏《沙家浜》中,主角郭建光曾经说过:“最后的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如果拒绝孩子,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是否需要理由,看情况而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孩子懂得,无论自己理解与否,父母的做法是一定要尊重一定要服从的,绝对不可以以孩子自己的理解为基础,以孩子自己的一直为转移。如此,也是建立父母权威的方法之一。我们见过不少父母,在孩子长大以后,总是说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殊不知,是他们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对拒绝没有坚持。更直接的说,也就是,如果同意,就痛痛快快地同意,而一旦拒绝,就坚持到底,不要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或者其他任何做法和理由而改变。

当然,被拒绝,孩子是很不愉快的。
所以,一旦实行拒绝,就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任由孩子哭闹,也不必理他。在过后,妈妈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到吃饭的时候,尽可以做好饭放在厨房,大人自己吃自己的。不要担心孩子会饿到,他们谋生的本领是很强的。不妨试试,到晚上,大多数孩子一定会乖乖的洗脸睡觉。第二天早上上学,肯定是一叫就起,不会赖床。


如是几次之后,你就会发现孩子听话多,也懂道理的多。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四年级以上,这样的办法就不太实用了,因为那么大的孩子,想法 已经很复杂了,也有能力做出一些很危险的事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