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译优秀的密码:如何培养出努力学习的孩子?

 wanshell 2021-01-17

按:此文长达26000多字,此前收费阅读,不能复制和打印,许多朋友前来索要。最近临近放假,索要又很频繁,索性公开发布。因为是讲座稿,不够干净处,还望谅解。

可以想象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就像一粒种子的萌芽和生长,既决定于自身的基因,也离不开土壤、阳光和水分。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讲内因外因,天赋或环境。假如我们一定要识别出一些重要的因素,那么,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天赋、环境、选择、努力。

一粒种子,是被天赋(即基因)和环境决定的,所以,如果我们是农民,做好两件事就行:选好种子,创造环境。这两件事做好了,结果就是可预期的。如果你是在大棚里种菜,那么,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那么,一个孩子,和一粒种子有什么不同?相同之处,是也会受到天赋和环境的影响,不同之处,就在于孩子拥有主观能动性。种子朝着有阳光的地方伸展,但是孩子却完成可能选择朝阴暗的地方发展。因此,从主动性的角度讲,孩子的发展,还取决于选择与努力。

天赋、环境、选择、努力,这四个因素往往在变化中,并且是不断地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或配方。或者说,这四者都是变量,在不同的人那里,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在同一个人同一时期不同的领域,都处于变化之中,或者说,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例如,天赋是可变的。为什么?因为人的大脑是可以不断被重塑的。人可以通过持续的科学训练,提升自己的智力水平。在青春期以前,这种可变性非常强。环境更不用说,也处于变化之中。而选择和努力,都是主观的,当然是可变的。他们也会相互影响,努力会影响天赋,环境会影响选择。顺境中,希望会激励我们努力,逆境中,失望会促使我们放弃。这是一般的情况。

哪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有时候天赋是决定性的,尤其是身体和艺术领域。你要打篮球,就必须有天赋,至少有身高。潘长江无法靠努力在篮球领域获得卓越的成就。

有时候是环境决定的,一个新冠病毒,让医疗领域和卖口罩的厂家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你无须努力改进产品就能赢得市场,但是,卖新冠啤酒的,损失了20个亿,仅仅因为谐音。你餐厅的饭菜做得再好,没用的,没人去吃。这不是厨师不努力,不是服务员不努力。

有时候是选择决定的,同样是名校毕业,你同学选择进了阿里巴巴,你选择进了诺基亚,几年后,天差地别,不是你不努力,上错船了。

有时候努力是决定性的,你要考上好大学,努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你再有天赋,上的学校再好,老师再优秀,知识不会主动跳在你大脑里完成自我建构的。

你说,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你努力到最好,也不如别人随便搞搞。这是强调天赋。

有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强调环境。

有人说,人生即选择,选择即命运,这是强调选择。

有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是强调努力。

那么,哪一句话对?大家会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中,居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任何因素都可能起到主导作用。

那么,请问,到底什么因素最重要?

你发现,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一个是事实判断:究竟什么因素最重要?我们刚才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答案不一样。

一个是价值判断:我认为,什么因素最重要?

这就有意思了。你认为选择和努力更重要,还是天赋和环境更重要?如果你认为天赋和环境更重要,那么,你就是固定型思维,如果你认为选择和努力更重要,你就是成长型思维。这与事实无关,而是我们选择了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认知。现在的重点,不是哪种认知更正确,而是哪种认知,更容易促进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显然,成长型思维,更占优势。

因为成长型思维背后,有一种特别值得肯定的立场: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因此,成长型思维,本质上是自由论的,而固定性思维,本质上是宿命论的。无论如何,我们要做自由人,一个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所以,在电影《魔戒》中,当敌人兵临城下,灭亡的命运无法避免时,阿拉贡发表了一段演说:

冈多、罗翰的子民们,我的兄弟们!

我从你们眼里看到,

你们跟我一样都恐惧得心惊胆战。

或许有一天,人类变得萎缩懦弱,舍弃朋友,断绝友谊,

但今天决不会这样。

或许有一天,豺狼攻破人类城池,人类因此被灭绝,

但今天决不会这样!

今天我们誓死奋战!

我以你们所珍视得一切的名义,命令你们抗敌,西方的勇士们!

极端的自由,是明知一死,仍然奋战到底,这是终极的自由与尊严。在哲学上,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

今天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容易退缩:因为……,所以我不能……。比如,因为我基础太差了,所以,我不能。因为我没有别人聪明,所以,我不能。而真正的卓越者的思维习惯是:纵然……,我还能。哪怕他的水平碾压我,我也要奋战到底。这样的孩子令人敬畏,因为他哪怕在这个时间段,在这件事情上失败了,但最终,他会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切胜利,最终是意志的胜利。

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选择,一种认知,一份勇气。

前面我们澄清了影响发展的四个因素,也讲了成长性思维与固定性思维。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正题:优秀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优秀,究竟取决于努力,还是取决于习惯?

为节约篇幅,无须论证,我们可以直接给出结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主要取决于习惯。

为什么我不说取决于努力呢?因为,对于优秀者来讲,努力是一种习惯。换句话说,对于学霸来说,努力是一件不需要努力的事,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自然。他努力了,也不觉得特别骄傲,不需要别人给予奖赏。相反,如果哪一天他没有努力,就会觉得特别不安。一句话,他忍受不了不努力的自己。

为什么优秀者会努力,并觉得努力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呢?

我要停下来,讲一个人性或者说心理学中特别重要的原则。一个从无须外部压力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或者保持一种状态,他一定从中得到了好处。我们要分析,他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比如,一个孩子,总是捣乱,让妈妈操心,你说熊孩子,你就不能安静几分钟吗?不能,因为他从捣乱中得到了好处,例如说妈妈的关注。

比如,一个妈妈,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有个风吹草动,都会惊慌失措。孩子上大学?能不能在本地上?孩子找工作?能不能在居住的城市找?甚至结婚以后,弄得儿媳妇非常烦恼,我们会说母爱真伟大,我不相信,我会认为,妈妈从中得到了好处。什么好处?她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意义与价值。一个规律是,父母的层次越高,亲子关系越显得疏离。举个例子,父母层次越高,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越少,越珍视自己的私人空间还不是和孩子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亲子关系也更为冷漠。

为什么呢?

因为父母的层次越高,血缘关系在他的生命中所占的比重越低,孩子也越自由。甚至你会看到一些富人,财富中有相当数量都没有留给孩子。

实际上,血缘关系是关系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自由状态。我举个例子,我可以保护我的女儿,但我做不到以牺牲别人为代价保护我的女儿。为什么?这就是文明的结果。

在以前的社会里,亲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亲戚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很在乎朋友,这就是社会的进步,意味着联结人与人的,不只是血缘,还包括了共同的志趣,一句话,就是三观一致。

回到努力这个话题上来,必须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变成表演性努力,不给糖就不努力,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像减肥,报复性反弹。

那么问题来了:努力会有什么奖赏?怎么让努力成为一种有好处的行为?

短期努力靠刺激。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就会非常努力。今晚加个班,把活干了,每人奖励一个月工资,大家也会非常努力。但是长期努力不能靠这个,你不能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上清华以后,就会如何如何,没用。

那么,长期的努力靠什么?

靠的是长期形成的较高水平的自我镜像,或者说自我认知。换一句话讲,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像优秀的学生一样努力,并且,意识不到自己在努力,因为努力已经变成了一件自然的事。

孔乙己为什么特别可笑?因为他陷在自己的角色里,但是,又不具备这个角色的基础条件。因此,无论多穷,他仍然爱面子,爱读书,并且,不愿意去劳作,做小生意,坚持穿长衫。为什么穿长衫这么重要?因为这是他身份的标志,涉及到他的自我认同。

在电影《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小时候叫小豆子,有一句台词总说错:“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小豆子总说成是:“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最后,小石头用烟斗猛捣他的嘴,一直捣到血流下来了(强奸+阉割)。自此以后,他再没有出过错,并且最终成了名角。为什么?因为他完成了从男性到女性的角色认同,彻底入戏了,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出色的演员。你只要意识到自己在装演一个女人,你就永远不会达到巅峰状态,你必须是你扮演的角色,这就是入戏。

我们现在想象一下,一个老师,面对两个学生,一个是优等生,一个是学困生。优等生完成了十道题,很不错,学困生完成了五道题,也不错,已经尽了全力了。请问,老师应该怎么反应?不同的反应,能测出一个老师的教育学素养。今天不讨论这个,今天只说,老师会怎么对待学困生?老师当然应该表扬他:“小明啊,你今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刮目相看,太出色了,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行的。”小明会一步步赶上去,最终成为优等生吗?大概率不会的。许多时候,老师和父母很辛苦,但改变不了孩子在班级的位置,更诡异的是,孩子可能也很努力。问题出在哪儿?出在小明的自我认知上。小明知道自己是差生,在班上属于落后学生,学困生,就是小明的自我镜像。而且,老师对小明的表扬,巩固了小明的自我镜像。因为老师的潜台词是:做五道题,就是你的极限了,所以,你值得表扬。小明从老师那里接受到了这个信息,他知道老师怎么看他,并且,这也是他对自己的看法。

而对于优等生,老师批评也没关系:“小红啊,你怎么才做了十道题?最近为什么表现这么差?这不像你啊,你太让我失望了,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待。”但在小红的潜意识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很高。所以,他必须努力,以配得上老师对他的期待,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什么是高明的老师?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本书特别值得看,我经常当成教师培训教材,叫《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里面有一个差生,叫萨哈拉,因为差,所以留级,并且接受了所谓的特别教育,就是针对差生的教育项目,用一些幼稚的内容教他们,以与他们的水平相适应。萨哈拉父母离异,跟母亲过,她很想父亲,而且她喜欢写作,就给父亲写了许多信,结果被老师没收了。

后来,来了一个新老师,叫波迪小姐。波迪小姐让学生写随笔。萨哈拉不知道写什么好,最后,鼓足了勇气,战战兢兢地写了一句话:“我是个作家。”

我们暂停一下,如果你是老师,你们班成绩很差又不听话的一个学生写了这么一句话,你怎么批阅这个随笔?

萨哈拉很容易遭遇到讥讽挖苦,为什么?要帮学生认清现实呀。我们假设萨哈拉遇到了一个非常善良的特别想要帮助萨哈拉的老师,他会怎么说?

他可能会说:小萨呀,你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这很好。但是呢,任何理想,都要脚踏实地。你要先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好功课,以后才有机会和可能成为作家。大家觉得这个反应怎么样?好像很好了,是吧?实际上,这是一个低级反应。

波迪小姐怎么回复的?她只回复了三个字:“我相信。”

结果第二次,萨哈拉没写随笔,交上去一个空白的本子。你要是波迪小姐,你怎么回复?你可能会说:“小萨,你还想当作家?先认真把作文写完好不好?”

但是波迪小姐不是这样的,她回复了让我印象深刻,堪称教育经典的六个字:“作家需要写作。”如果有家长听不懂这六个字的意义,就太遗憾了。这六个字,是对萨哈拉的批评:“你应该写作!”通俗点说,要交作业啦。可是,他没有说“你应该写随笔”,而说“作家需要写作”。

我们会怎么教育孩子?

“你看看你,又是倒数第三名,你这么差,还不努力?!”

“我也不指望你赶上那个谁谁谁,你能不能努力一下,至少考个中游?”

你定义了孩子,孩子也定义了自身。差生,学困生,这就是我的角色,因此,我所作出的行为,就与我的角色是相符合的。孩子的各种问题,往往都与自我认同有关。孩子可能也会内疚,也会努力,但是,孩子的努力,效率会很低。因为孩子潜意识里看不起自己,他就不会以优生的方式来学习。一个优等生可能学到晚上十一点,没什么感觉,一个学困生可能学到十点,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对得起父母了。如果强行让他学到十一点,就会激发他的反抗意识。你要我熬夜?好吧,我就熬夜,这下子你满意了吧?

有些家长,以自己的牺牲,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内疚。孩子觉得对不起父母。那么接下来孩子会怎么表现?要么表演勤奋,而不是真的勤奋,以减轻良心的压力,并且连自己也相信了。要么撒谎逃避,就像酗酒的人,一边内疚,一边喝酒,而内疚是为了减少良心的压力。要么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就像溺水的人,越想努力,越下沉。要么反抗,甚至离家出走。

我们概括一下前面的观点。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努力的人,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帮孩子形成优秀者的自我镜像。孩子一旦认为自己是个优秀者(事实上的或潜在的),就会以一个优秀者的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努力的人,并让努力成为习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持续努力甚至战胜本能的动力从来而来?用前面的话来说,孩子究竟获得了哪些奖励?

真正的奖励,是高自我认同。你也可以说,是高自尊,或者说,是那种不断肯定“我能行”、“我很优秀”的内在的满足感。这是孩子从努力中获得的好处,一旦这个好处受到威胁,孩子会加倍努力。例如,一直考第一名的孩子,某次考到了第二名,他不会说,还是第二啊,也不错呀。他会痛苦,会发誓必须打败入侵者,重新回到国王的宝座,他不能忍受任何人挑战他在成绩方面的权威。如果孩子是差生呢?他就不在乎了。

不仅学生如此,老师呢?优秀老师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也来自自我镜像,自我认同。校长批评老师,老师未必服气,但是,学生和家长否定一个老师,对老师的伤害是致命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自我受到了威胁,这关乎他作为一个老师的职业形象。

一旦登上了优等生的宝座,我们就会巩固地位,防范敌人,以避免失去。这样,他就有持续努力的动机。这种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优等生带来的满足感,即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二是怕失去的恐惧感。你也可以说,优等生就是他的标签,是他的人格面具。

我们发现,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要让孩子努力或优秀,孩子必须是一个努力或优秀的人,如果孩子已经是一个努力和优秀的人了,我们就不会有“怎么让孩子变得努力或优秀”这个问题了。就好像我要问,怎么才能去罗马?然后答案是,等你到了罗马后,就知道怎么去罗马了。

所以,我们还得面临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怎么让孩子形成优秀者的自我镜像?

现在,让我们回到童话故事,回到发展的源初结构,发展的源初结构,就是发展的本质结构。

一个典型的发展故事,是这样的:

1.从前,有一位王子或公主,生活在城堡/森林或自己的王国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2.突然有一天,巫婆/后妈出现了,或者父王被杀了,王国沦陷了,王子或公主,被逐出了伊甸园,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王国,开始了逃亡/流浪之旅。

3.经过一段时间的慌乱、迷茫、痛苦,王子/公主,决定重新返回自己的王国。于是,战争开始了,王子/公主处于劣势,几乎要被完全地打败/杀死了。

4.在关键时刻,帮助者出现了,或者是某个神仙、智慧老人、法师、死去了的父母的灵魂,甚至只是一个物品,在帮助者的帮助下,王子/公主最终起死回生,绝地反击,赢得了胜利。

5.结局是,王子或公主,夺回了王国,并且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另一个国家的王子或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显然,在这样的故事中,你必须是王子或公主。但是,我们谁不曾经是呢?我们的孩子,哪个不是王子或公主?哪个不曾经是心肝宝贝?哪个不曾是世界的中心?只是,随着上学,随着伊甸园的丧失,只有少数人能够王者归来,而大多数人,最终泯然众人矣,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这样的童话,为什么总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结尾呢?只是为了给孩子以安全感虚构出来的吗?不,伟大的故事,从来都是真实的。这个故事的一个含义是,你本来就是王子或公主,你一生的努力,只是成为你自己,并夺回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是你的使命,你放弃这个,就是放弃自我。你必须孤独地走上这条道路,夺回你的王国,这就是你无法逃遁的命运。

在学龄前,儿童面临的是一个低竞争的世界,他是被允许失败的。因此,每个孩子,都是王子或公主,尤其在经历了童话的洗礼后,在经历了爸爸妈妈乃至于爷爷奶奶的爱护后。儿童当然会面临另外的问题,例如,成为一个好王子或坏王子,例如霸王,成为一个好公主或坏公主,但无论如何,在自我的感觉里,仍然是世界的中心。

但从被送进学校开始,一切都改变了,儿童被迫离开了伊甸园。妈妈变成了后妈或巫婆,把儿童拖进了校门,让儿童被迫面临一个陌生的充满恐惧的世界。你在一年级教室的窗外听一听?开学第一个月,哪一间教室没有传来哭声?

儿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失去王国的流浪王子,变成真正的国王?

在心理学上,整个小学阶段,我们称之为“勤奋-自卑”的时期。这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概念,适合于6-12岁的儿童。他认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帮儿童“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顺利完成学业,持续地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勤奋感,就是我们所谓的努力的习惯,这让儿童在未来独立生活或承担工作时充满信心,反之,则会产生自卑。

为了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这一时期,我分条来说明。

1.这一阶段的核心冲突,是勤奋对自卑。儿童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被进一步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他必须在生态位中赢得自己的位置。他的自我进一步地客体化,他们更加重视社会比较,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如果儿童持续地获得成就以及外部肯定,就会形成努力的品质以及高自尊(我能行),相反,则会变得自卑(我不行)。其本质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那么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美德,那这个孩子这一生基本稳了,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但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

2.一至三年级,相比于学前,儿童的整体自尊是下降的(我要做个好孩子);四至六年级,多数儿童的自尊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因此,四至六年级,儿童开始分化。

3.这个过程中,关键是鼓励儿童为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成人的交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儿童需要成就,以及成人的肯定。而在成人的交流中,归因方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积极努力的儿童,会将成就归因于能力;相反,自卑的儿童,会将成就归因于环境或运气。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儿童,也会归因于能力,他们哪怕取得了进步,也觉得是运气好,如果失败了,反正很正常。

4.成人对待儿童有三种类型:控制型、放任型或自由型、权威型。最好的类型,是权威型。控制型导致低自尊,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能力甚至不配决定自己的生活。到了青春期,就会酿成严重的冲突。放任型或自由型(溺爱),导致儿童不现实的高自尊,最终儿童为了维护虚假的自尊,与现实产生剧烈的冲突,导致敌意、刻薄,以及极度的自我中心。

5.这一时期,要保证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如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就会成为工具性存在,容易变成工作或任务的奴隶。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要牢记罗素的话:“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用我经常说的话来讲,他的生活没有弹性。

那么,要培养出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父母怎么做?

通常家长们会听到许多建议,每一条建议,孤立地看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成长是一个系统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需要许多动作的相互配合,仅仅强调某一个看似正确的动作,实际上无法解决问题。家长很容易陷入到琐碎的建议中,结果似乎一直在努力,也似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上进展不大,甚至最终一无所得。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系统的原理和关键,把握住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关键,并不断地升级,那么,对于结果,就有很高的控制性。一句话,要有整体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专业与经验的区别就在于,专业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那么,要培养出努力学习的孩子,需要哪些关键动作呢?

四大关键动作,分别是:设计环境、培养习惯、树立目标、提供反馈。

这四个因素哪一个最重要?在不同的处境中,每一个都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要确保这四个因素都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良性循环的核心是什么?是自尊,是高价值的自我镜像。

环境为什么重要?

我讲个故事,根据波兰学者卢卡什出版的《嗑药:药物与战争简史》中描述,据美国国防部估算:在1971年的越南战争期间,51%美军曾吸食大麻、28%曾吸食海洛因等硬性毒品。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毒品被用来麻醉、安抚士兵紧绷的神经。以减轻战争对年轻士兵造成的心理精神负担、恐惧与忧虑。面对焦灼的战争,军方高层甚至默许了这样的“嗑药”行为。一时之间,美军基地成为了可怕的毒巢。

当美军回国后,国防部最担心的是吸毒问题,因为戒毒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是小概率事件。于是,国防部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进行了后续的调查研究。最终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90%的吸毒士兵成功戒毒。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士兵回到家乡后,他所在的社区,并没有毒品环境。这样,获取毒品变得很难,最终也就戒除了毒品。我们再设想一下,在一个毒品和暴力泛滥的社区,你要戒毒,非常难。你离开戒毒所,回到社区,毒品触手可及,你的同伴都在吸食。你获得毒品非常方便,就会控制不了。你的同伴还会鼓励你,你不吸还会排斥你。一不留神,你就又复吸了,因为这对你的意志力的要求非常高。你不是偶尔要用意志力,你天天必须运用意志力去抵御环境中毒品的诱惑,你内心还有强大的想要吸毒的欲望,你说怎么戒得掉?

我举自己的例子,在一定程度上,我是口唇性格,就是口唇期过长,换句话说,母乳喂养的时间过长,这样形成的人格,就是口唇性格。表现之一,就是往往贪吃、抽烟、酗酒。我贪吃,达不到酗酒的级别,但是肯定爱喝酒。但是,我很少抽烟,为什么?

实际上我学生时代就学会抽烟了。到现在,我也偶尔抽烟,只是没有成瘾,但是你给我一包烟,我会一根接一根地抽下去。为什么我能做到基本上不抽烟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老师。学校的环境,往往是禁烟环境,在学校抽烟,心理成本很高,而且环境不支持。更何况,学校是女老师特别多的地方,吸烟的人本身就特别少。时间久了,就形成习惯了,没有对烟的心理需求。但是如果我周围是一个烟雾缭绕的环境呢?我有多大的抵抗力来对抗本能?

同样地,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整个班级都积极向上,孩子堕落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整个班级风气不好,孩子积极向上的概率有多大?

一定要让我在四个因素里说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我肯定选择环境。为什么呢?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大概率地是被环境决定的,不要高估人的意志。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成人的引导,而不能够走向放任。无非是,不要把引导变成控制,引导而不是控制,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环境。孩子受到了引导,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引导,这是最好的教育。

一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为孩子创造怎样的环境。你希望孩子平和友善,就创造一个人际安全的家庭环境,而不是一个充满了指责与吵闹的家庭环境;你希望孩子语言文明,你就不要在家里说脏话,而应该创造一个教养环境;你希望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就为他创造一个没有电子产品,或者电子产品使用有规范的环境。我们家没有电视机已经十几年了,所以,我女儿就没有看电视的习惯。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睡觉怕光,你就要准备遮光窗帘,不能让孩子用意志力去抵抗。

但是事情很诡异。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

答案是,顺境和逆境,都可能出人才。顺境出的人才,我们叫顺潮儿,逆境出的人才,我们叫弄潮儿。顺境出人才的概率很高,但是,逆境中出的人才,具有与顺境中人才不一样的特质。举个例子,出色的领导者,往往是逆境中出来的,顺境中,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领导人。

有一部电影,叫《风雨哈佛路》,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主人公莉丝·默里(Liz Murray) 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父母吸毒,15岁莉丝便无家可归。她在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日子里,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学业,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哈佛,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莉丝还曾获得“白宫计划榜样奖”,及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特别颁发的“无所畏惧奖”,更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

最近国外非常火的一本小说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应该说,是一本自传,新人处女作,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累计80周仍高居Top1,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第一名;《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第一名;《洛杉矶时报》最佳传记奖……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正是这样:

她与家人一起生活在山区,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因为她的父亲认为“公立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塔拉每天的生活就是与父亲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可以这样说,她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下去。她家中的7个孩子甚至只有3个有出生证明。父母告诉孩子们,灾难是上帝的旨意,有病受伤不需要看医生,即使是严重的烧伤也要用顺势疗法治疗,女人穿裙子与男人交谈就是“妓女”……塔拉从小就承受着这些,不断被洗脑,继而欺骗自己,来让自己好过一点。父亲、母亲和哥哥肖恩一起塑造了塔拉,他们一起用家庭的名义、爱的名义束缚着、欺骗着、压迫着塔拉以及其他家人,任何人想要反抗都是对家庭的背叛。

这是一股强大到可怕的力量,当一切存在于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它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牢不可破,让人无法挣脱。

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环境,以及创造环境呢?

只有一个原则:接受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

什么意思呢?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永远有我们无法改变的部分。举个例子,我知道完整的家庭,对孩子很好。但是,我离婚了,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不能决定的事,我得接受他,孩子也得接受父母离异这个事实。不只如此,我强烈地反对,本来婚姻出问题了,非离不可,但是因为孩子的原因,还保留着婚姻的形态,我认为,这不对,而且对孩子的伤害,也有可能更大。我们能够改变的是什么呢?是把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小,防止次生灾害。同时,孩子也会从父母离异,以及处理离异的过程中学到一些东西。我教过的学生中有许多是父母离异的,孩子的发展,包括性格,跟父母离异没有必要的关系。我第一次在私立学校任教,所带学生中,身心最健康的一位女生,就是父母离异。孩子发展特别好,最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现在应该在做编剧。我们也是微信好友,我从来没有发现过她有任何受伤害或不健康的地方。相反,整个人特别阳光。

再举个例子,要不要送孩子留学?如果孩子是问题学生,留学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恶化,如果孩子不是问题学生,那么,在国外读大学,往往比在国内读大学,环境更好。问题是,家庭得支付得起。如果支付不起强行支付,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你会考虑回报的问题,孩子成绩不好,毕不了业,或回国后找的工作收入不高,都会引发你和孩子双方面的焦虑,这就不值得了。

因此,如果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当然顺境最好。如果创造不了,那么,最好的态度是:接受它,利用它。因为你所谓不好的环境,往往给了你新的机遇。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来磨砺意志力。指责和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生活就是这样的,有得有失,把一切都当成馈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才是成长性思维,才是我们面对环境应有的态度。

习惯是成为优秀者的核心部分,或者说,优秀,本质上就是一种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程序。我举一些例子。

有些孩子,跟别人一起进门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把门帘掀起来,让别人先进,看到后面没人了,再放下来。久之,别人会觉得他很有教养,会很自然地亲近他,而对他来说,不过是个习惯。

再比如,有些人有记账的习惯,用类似于随手记、网易有钱这样的APP,随手记下自己的每一笔大大小小的开销,这个习惯节约的钱,超乎你的想象。

一旦思维习惯养成,你对问题的敏感,不是分析的,是直觉的。例如这次寄送教材。

因为疫情,开学一再推迟,新华书店的书送到了,我们就要送到孩子手中。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有几个条件:

1.把书准确地送到孩子手中。

2.尽可能不折腾家长。

3.尽可能降低成本。

4.尽可能快。

我把任务交给学校行政,而且给了权限,除高中因为教材多,由家长到付外,小学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付邮寄费。为什么学校支付邮寄费呢?首先,是大幅度地减少了对家长的折腾,家长不在乎这点邮寄费,但是如果是到付的话,家长要跟快递员接触,这既不方便,也增加了风险。其次,学校可以和快递门店谈价格,尽可能降低成本。实际上最终成本很低,因为我们一位老师家里就有快递门店,这位老师忙碌了好几天,一分钱都没赚,学校只支付了成本费,连这位老师的劳务费都没支付。我在一次家长会上讲过这个道理,这背后也有一种思维方法,叫“单一所有人”,是法律上来的概念。就是假设学校和家长是同一个人,那么,会如何来处理?目标是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单方利益最大化。

安排完了以后,我就继续忙别的事情去了。结果这件事出了不少漏洞。

为什么?行政人员很热情,但是缺乏研究的习惯和做事的方法。书分得对不对?电话号码对不对?关键处要一一核查,要敏感如果出现问题,问题会出在哪里,要有预判。

我举个例子,我一听到是家委会或家长志愿者出面送发图书,我就知道坏了,肯定要出纰漏。为什么?我原来的建议,是外地一律学校寄送,本地划片区,由学校行政人员出车按片区配送,这样比家委会操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少差错。

许多孩子成绩不好,原因固然很多,学习效率不高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学习效率不高,跟无法将知识结构化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孩子的思维是散漫的,因此始终处在碎片化学习之中,少慢差费是避免不了的。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优秀者,拥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优秀的习惯。是这些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让他的优秀成为一种自然。

那么,如果我们要识别出核心习惯,会有哪些呢?

我跟大家重点讲四个核心习惯:

1.珍惜时间的习惯。

2.保持专注的习惯。

3.深度学习的习惯。

4.合理归因的习惯。

十一

什么叫时间?

时间本质上是事件进程。或者说,是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

因此,时间在事件之内,而不在事件之外。例如,你的一生,就是一个事件,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事件,时间不在你之外,你未出生,或已经死亡,时间对你来说,都不存在,没有意义。也可以说,生死对你,是绝对时间。

那么,珍惜时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让你的生命保持紧张感。

紧张感是什么意思?紧张感的意思,是节奏感。也是一种秩序感,是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这种节奏,就像心脏的跳动,是活力之源。

换句话讲,所谓的珍惜时间,就是让生命张弛有度,以一种有节奏的方式,保持活力。

我们把人生,或者任何一件事,想象成一场足球赛。在这场足球赛中,你必须保持紧张感,时时刻刻处于跑动的状态。当你带球,射门之际,你必须拼尽全力;当你跑位,截断,你也必须拼尽全力。你会沮丧、痛苦,当射偏了,被截球了,你也会快乐、兴奋,当射进了,截了别人的球,这种兴奋的感觉就像吸毒,让你情不自禁地卷入游戏,不能自已。但是,保持紧张感,并不意味着一直是紧张的。事实上,如果你一直在奔跑,就像你在90分钟内一直百米冲刺,这不可能,你也会被累死。事实上,在90分钟内,你一直在奔跑,你也一直在休息。例如,有时候你将球传给队友,然后你迅速地跑向下一个位置,这时候,就赢得了一个短暂的休息。你有时候要冲刺,有时候要慢跑,有时候要短暂的停顿,这些都是休息,是你调整自己的时候。这些短暂的休息,无论是停顿还是慢跑,都让你重新调整身心和调集能量。但是,这种休息,又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休息并不脱离战斗而单独存在,它就是战斗的组成部分。战斗与休息,快跑与慢跑,奔跑与停顿,就构成了动静相宜的生命状态,这就是紧张感,这就是节奏感,这也是秩序感,这同时也是自由感。

在这样的运动中,你感觉到了力量、自信以及团队合作带来的共同体的感觉。

孩子们为什么会喜欢踢球?

踢球的意义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深刻的满足感,深刻的满足感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力量的释放与增长。我们的身体蕴含着热量,蕴含着力量,它需要释放和展示。这种释放和展示有两重目的,一是通过运用力量,我们和周围的人看到了力量,这让我们一次次地肯定了自身,二是通过不断地释放或赋予,我们的力量反而增强了。换句话说,我们的能量是用来运用的,如果不运用,能量本身得不到补充,就会丧失或萎缩。就像你有一辆跑车,最好的办法,是让它跑起来,而不是放在车库里。

生命在于运动。

那么请问,我们的身体蕴含着力量,我们的大脑呢?

结论很简单,我们的智力也要得到运用。智力在运用中会不断地自我增强,这就是生物的特点,生物是在与外界交换能量中不断生长的,这就是发展的本质。

回到时间这个主题。

我们重温一下,时间的本质,是事件的进程。所谓的珍惜时间,则是指让生命保持紧张感。具体到一件事中,则是指高效率高品质地完成一件事情。

我们已经清楚了,珍惜时间,不是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或工作之中,而是有能力保持紧张感,让生命或生活保持秩序感,形成高品质的节奏感。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是一个自由的人。

我长期在研究时间管理,为什么?因为我自己需要,不是为别人研究的。现在我们经常也在教育孩子要做好时间管理,例如,帮孩子建立一个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按作息时间表控制自己的生活。这当然没有问题,但这种情况,时间仍然外在于孩子,而不是内在于孩子,孩子并没有自内而外地形成自己的时间观念或者说时间意识。只有内在的时间观念或意识,才能形成紧张感。

我举个例子,我从来不用闹钟让自己起床,相反,我训练自己自然入睡和自然醒来,这是长期对睡眠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生物钟的觉察,然后让生命服从于它。否则,你盲目地牺牲睡眠,熬夜,能坚持多久?你充沛的精力从何而来?

今天的许多孩子,做的事很少,刷的题实际上也很少,但总觉得负担很重,为什么?这才是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时间管理的问题,今天不会展开讲,后面会作为一个大主题来处理。

十二

专注,就是一种智力的紧张感。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狮子或老虎,在面对大型猎物的时候,立刻就会紧张起来。紧张的标志是什么?视线会变窄,注意力会聚焦,全身肌肉会紧张,情绪也会起变化,处于适度的焦虑状态。一切,都在为扑向猎物的那一瞬间做准备。这就是专注,是集中所有的生命能量,朝向一个目标发起冲锋。为什么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这是螳螂最强大的时候,也是它最脆弱的时候,最不设防的时候。

有些优秀的人很不合群,甚至可以说,越优秀的人,越是大概率地不合群,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需要专注,需要适度地做减法,减少环境、人际关系等对他的干扰。有些优秀的人就是做人际工作的,他同样如此,他会聚焦高品质的关系,删除无关的链接。

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我妈妈穿针引线的时候,我要是跟她说话,我碰她拉她,她就会非常生气甚至愤怒,因为穿针引线的时候,不能被干扰。同样,优秀的人,也会拒绝不必要的社交或聚会,他们在从事关键工作时,也痛恨别人的打扰。万一你打扰了他,就没有好脸色给你。

专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

现在的孩子很难专注,有人归咎于电子产品,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专注的最大杀手,不是电子产品,而是被动学习。有些孩子在做有难度的数学题目的时候,有些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往往都很专注。因为专注需要忘我,只有忘我,才能确保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事情本身上,学习本身上。

为什么被动学习的孩子很难专注?

因为他潜意识里抗拒学习,这种潜意识里的抗拒,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负能量,一股逆流,妨碍他的理解与发挥。不仅如此,他还无法轻装上阵,还需要有盾牌,来抵抗各种来自外部的压力。他要对付父母,要对付老师,这些都要消耗能量。这无穷的消耗下来,他能够用于学习的注意力就远远不够了,实际上,就是以一种散漫的方式在学习,时间用完了,但效果微乎其微,就像一个漫不经心的射手,子弹打光了,但没有几颗正中靶心。

举个例子,有初中学生数学题目不会,跑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说,你把题目给我读一遍,学生读完了,然后自己说,哦,老师我会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专注,就是耗尽我所有的能量,直到抵达我可能性的上限,如果还解决不了,再去问老师。但是这样做的学生,有多少?稍微遇到点困难,就放弃,就寻求帮助,这训练不出专注力。

再举个例子,有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病句很多,标点符号运用也不正确,甚至一逗到底,字迹潦草。这种情况,通常只是为了完成作业,并不是真正地在写作文。为什么?因为他稍微思考一下,专注一点,病句就可以避免,错别字也会减少。同样地,标点的运用,反映的是文章的逻辑有没有深入思考。我也是一个写作者,我经常在思考词语的运用,用主动句好还是被动句好,以及怎么用标点符号让层次更清楚,这是一种本能。而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还涉及不到文章的深层结构,是学生自己用心一点就能够解决的,但是没有解决,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根本没有用心。这种不用心,往往集中反映在书写上,书写是态度的潜意识的表现。就像一个人在正式的场合,会不由自主地坐端正一样。这样写作文,是没有效果的,只为完成作业,时间都浪费了,每天看起来还很忙。更重要的是,散漫的习惯一旦养成,到了关键的时候,甚至中高考的时候,根本就紧张不起来了。所谓的紧张不起来,是指智力紧张不起来,注意力调动不起来,紧张的只是情绪,是焦虑。

有的家长反对外部控制,觉得孩子不自由,真正的热爱,一定来自于自由。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假如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会出现什么情况?成才的概率很低,大部分孩子,最终会堕落。为什么?因为你强调的只是消极自由,是不干预。但教育所谓的自由,更多的是积极自由,是培养孩子对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的把握感。你不能从一抓就死,走向一放就乱,教育就是一种收放自如的艺术。我们有时候会说,必须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平衡,有时候会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孩子的主动性或能动性,是一种“被动的能动性”。换句话说,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怎么限制?什么时候限制?限制什么?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

让学习和生活规律化,是专注的保障。但是,培养专注的核心,则是通过有长度的任务。如果只是外部的指责,或简单地要求、期待孩子专注,这是做不到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今天无暇细讲。

十三

我们回顾一下上面的内容,再继续。

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里的底层逻辑或者说逻辑链条是怎样的?

一个孩子要变得优秀起来,他就必须拥有优秀者的自我镜像。这并不代表孩子此刻是优秀的,而是孩子坚信,他原本就是优秀的,或者他最终会是优秀的,优秀,是孩子的理想自我。就像童话里那些蒙难的王子或公主,此刻无论怎么缺衣少食,处境困顿,但他相信,他是王子或公主,终将回到他的王国。这样,他就会像王子和公主一样思考和行动。

这个理想的自我镜像,既可能指向遥远的过去,我生来就有优秀的可能,也可能指向遥远的未来,我的生命必将是一个奇迹,还可能指向现在,我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要守护好我的王位。

孩子如果没有拥有优秀者的自我镜像,就无法像一个优秀者一个行动。一旦无法像一个优秀者那样行动,就很难成为一个优秀者。

为什么呢?

因为关于“我是谁”的认识,是孩子的潜意识里的自我认识。一旦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我不行”,“我是一个差生”,那么,在意识层面,哪怕孩子想要成为一个好学生,也会与潜意识里的自我产生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潜意识里的自我往往会获胜,因为它是油然发生的,而意识层面上想要成为好学生的想法与努力,则需要巨大的意志力来维持,而一个人无法长期地靠意志力来维持意识层面的自我。

以上,是孩子生命发展的逻辑。

那么成人能做什么呢?

两件事——

1.影响他的潜意识;

2.影响他的意识。

你怎么影响他的潜意识呢?消极的方式,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环境暗示和引导孩子;积极的方式,就是通过榜样来影响孩子。举个例子,如果你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一家人都热爱学习,那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热爱学习,认为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事情,这是环境影响。而你陪孩子或让孩子读大量的童书或传记,则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方式,因为孩子可以通过自居,潜移默化地树立优秀者的自我镜像。童书或故事中的主人公,就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成为孩子理想中的自我。

那么,你怎么影响他的意识呢?

1.为他树立目标,培养他珍惜时间的习惯,专注的习惯,深度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自我归因。

2.在他遇到重大困难或走弯路时,当头棒喝,帮他分析利害,让他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说教为什么没用?因为说教往往很难触及他的潜意识。表面上,他知道你说的都对,但潜意识里,他会抗拒你,甚至强化那个不好的自我,因为他觉得自我受到了威胁。

然而,说理又是有用的,跟他的潜意识产生了有价值的冲突,从而引发了他内在的冲突,这内在的冲突有可能促成反思,最终促成潜意识里的改变。

说教与说理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说教隐含的前提,是对孩子的否定,即“你是个糟糕的人”,这引发了潜意识里的对抗;而说理隐含的前提,是对孩子的尊重,即“我认为你应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就避免了潜意识里的对抗。

综上,我们说了,优秀是一种习惯,一种无须刻意,无须努力的行为。

而优秀的学生,往往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决定性的核心习惯有四个——

1.珍惜时间的习惯。

2.保持专注的习惯。

3.深度学习的习惯。

4.合理归因的习惯。

关于珍惜时间,我们特别讲了,时间不在我们之外,而在我们之内,因此珍惜时间的要义,不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投入学习,而是让生命保持紧张感,节奏感,秩序感(同义词)。

而专注的本质,是智力上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从外部讲,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从内部讲,需要在有长度和难度的任务中形成。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

十四

我们讲珍惜时间,是从外部安排的角度来讲,讲专注,是从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讲,那么,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讲,或者说,最核心处,仍然是深度学习。哪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应试高手,也必然具有深度学习的特征。

我们在讲深度学习的时候,主要是指一种深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那么,深度学习有哪些特征呢?

深度学习有两个特征,是我们在讲《中学文科究竟应该怎么学?》里讲过的,就是研究性和审辨式,或者说,就是研究与思考。研究,是说学习是主题性的;思考,是说学习是反思性的。

我有时候会在一些讲座中,把自己称为某个话题的“话题终结者”。这似乎很傲慢,实际上,是因为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穷尽一个主题的所有可能性。这种穷尽,不是一种数量的穷尽,而是一种结构的穷尽,和深度的抵达。相当于一个问题的所有重要侧面,我都考察到了,并且,尽可能地抵达本质。当然,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也基本上都会查阅。

这是一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涉及到主题研究和观点辨析。

我举个例子,一般水平的学生,你给他一道题目,或一张试卷,他做完为止。但是,优秀学生会举一反三。那么,到底什么是“举一反三”呢?

举一反三的本质,是对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抽象,说穿了,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

一般学生,你给他讲一道题目或给他一道题目,他一听或一看,哦,会了,这道题目就放过去了。然后,遇到相似的题目,变化一下数字,他会做,这叫路径依赖。但是,你稍微改动一下条件,他就不会了。有时候,你甚至稍微改变一下语境,他就不会了。请问,为什么?

因为他的抽象是不完备的。在抽象不完备的情况下,学生会将一些非本质特征当成本质特征,从而干扰了抽象过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换句话说,学习不充分的学生,会用过多的参数来完成任务,而学习充分的学生,能用较少的参数完成任务。因此,更高效,更灵活。

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模型,加法是一种集合,其模型就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模型,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这些孩子都可以背下来,但是,不同的孩子,对模型的理解是不同的。学习一般的孩子,往往识别不出模型来,而被非本质的特征所干扰,例如,看到“多”字就用加法。

深度学习的习惯,就是做一道题目,尤其是典型题目,就穷尽这道题目的可能性,通过这道题目,掌握一类题目,完成对一类题目的抽象,建构一类题目的模型。这种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对一类题目的研究性学习。

这甚至可以涉及到一门课程。

例如,对于政治这门课程来讲,要建构的观念模型是什么?孩子背了许多东西,但对“正义”本身缺乏理解。对于地理这门课程来讲,要建构的观念模型是什么?我是地理系毕业的,教过两年地理,我最拿手的,就是画地图,这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我认为地理是离不开地图的。而且,我分析任何地理现象,都会牢牢把握住三个要素:纬度、地形和海陆关系。这样,就容易以简驭繁,把学习充分简化。否则,孩子迷失在大量的细节里,越学越累,越学越辛苦。

一句话,高效学习的关键,是以简驭繁,是抽象能力,建模能力。这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你说,这是智商,还是训练出来的?

所以,优秀的学生,擅长建模,用尽可能少的题目,就能达到效益最大化。而一般的学生,更容易陷入题海战术,而实际上,做的题目,还没有优秀学生做的题目多,品质高,这个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而深度学习的习惯,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

十五

最后一个习惯,合理归因的习惯,涉及到动机问题或动力问题,实际上以前讲过,大家已经明白了。

一言以蔽之,要训练孩子成长性思维,避免固定性思维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数学老师不好,这对孩子的数学成绩会有影响,那么,孩子会怎么来归因?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

孩子可能会想,我真倒霉,遇到这样的数学老师。这背后的模型,就是“因为……,所以我不能”。孩子可能会减少在数学上的投入,结果进一步恶化了数学成绩。

但是,孩子也可能想,数学老师不够好,帮不了我什么,所以,我要在数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免成绩落下来。结果,孩子的数学成绩,大概率地比数学老师好的情况下还要好。有两条原因,一是数学老师不好,促成了孩子的自主钻研,提升了数学能力,二是数学老师不好,其他孩子就不喜欢数学,而你的孩子在数学上更用力的钻研,结果脱颖而出,数学成绩相对名次大大增加,强化了自信,形成良性循环。我讲这个话是有原型的,有一个著名数学家,在回答他为什么会成为数学家时就说,他中学的数学老师太糟糕,逼得他自学,结果反而产生了兴趣,最终走上数学的道路。这就像一个家庭,父亲不负责任可能影响了儿子也不负责任,但也可能让孩子过早地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反而锤炼出来能力。

家长也一样。

如果你孩子的数学老师不好,家长会抱怨。然后,家长的抱怨会被孩子听到,孩子数学不好,懈怠了,就有理由了。因为孩子会心安理得:我数学学不好,是因为运气不好,没遇到好的数学老师。

家长不在孩子面前抱怨或否定老师,是一条绝对原则。

那么,家长可以做什么?

可以找学校进行沟通,要求数学老师提升态度和改进专业。如果数学老师因为态度或能力问题没有根本的改进,家长可以请求学校换老师。如果学校无法换老师,那么,家长可以选择两条路,要么自己换学校,要么在当前处境下寻求利益最大化。怎么寻求利益最大化?持续地积极地正面地影响老师(因为抱怨和指责只会恶化),同时,向孩子灌输一种概念,学习主要是自己的事,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学好数学。

最糟糕的情形,就是一味地抱怨。这跟婚姻一样,要么离婚,要么好好过日子。既不离婚,又不好好过日子,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

在这些问题上,我向来是实用主义态度。

我们回顾一下上面讲的内容。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首先,要不断地塑造孩子作为优秀者的自我镜像,这是最重要的。

父母可以从创设环境、培养习惯、设定目标、提供反馈几个角度来帮助孩子。

从培养习惯的角度,我重点讲了四大核心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专注的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以及合理归因的习惯。

接下来应该讲怎么设定目标和提供反馈,而且,年龄不同,也有很大差异。但是,没有时间在这里展开,因此,这两部分我就略过去了。

我再讲几个重要问题。

十六

第一个问题,一个班级,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我的孩子,不属于前20%,怎么办?

当我们讲到“优秀”的时候,已经隐含了比较。优秀是相对而言的,在普通高中优秀的学生,放在康杰中学,可能就算不上什么。一所学校的白天鹅,可能是另一所学校的丑小鸭。一个普通高中的优等生,放到康杰中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遇强则强,提升很快,一种是自信心备受打击,结果表现更差。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

南明教育一直反对排名。为什么?

我们的高中一直在排名,我们的初中,也有排名。作为校长我也很想知道,从初一开始,我们的学生,到初三毕业的时候,学业成绩在大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那么,我违背南明教育的理念了吗?还是南明教育这个理念根本就不对?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学习的目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习有三重目的:一是通过学习,我努力打败别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解决生存问题;二是通过学习,我通过证明自己别人更优秀,从而获得尊严和尊重;三是通过学习,我理解了知识的奥秘,肯定了自己的力量,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哪一重目的是最重要的?不同的家庭,采用的策略不一样。

我和我姐都是学霸,都上了中师,为什么?因为父母觉得,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把铁饭碗拿到手再说。所以,我们是牺牲了许多可能性,最终成为了乡村老师。我父母后来后悔不迭,因为我们都辞职了。但是当年的处境下,谁知道呢?

一般家庭,会把重点放在生存问题上,因此往往在维系生存;中产阶级,会把重点放在获取尊重上,巩固中产阶级的地位传承;也有一部分家庭,会更重视孩子生命的自我实现。然而,当孩子未来不存在生存问题的时候,所有孩子都有选择自我实现的自由。因此,许多时候仍然困于生存,困于应试,这不一定来自于实际需求,也往往来自社会风气、焦虑以及家庭的见识。

弄清楚这一点以后,我们就明白了“不排名”背后的逻辑,即把孩子的注意力,不引向竞争,不引向打败别人,而是引向知识本身。我们希望培养出热爱知识,乐与和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认为,这也是未来社会的方向。

一旦清楚了这个逻辑,结果反而不是不排名,而是如何正确地利用排名。

多数学校,无论怎么喊素质教育,应试往往都成了唯一的目标。而在我们这里,或者说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例如,我们要帮助学生考取尽可能好的学校,这是目标,我们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素养基础,这也是目标,我们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是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目标不能是单一的,并且,目标必须有优先排序。

如果应试也是目标之一,那么必然要有排名。如果应试不是惟一的目标,排名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排名的目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排名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打上标签,而是为了给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建立参照系。如果没有参照系,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在同伴中处于什么水平。所以,我对待分数和排名的态度很简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1.只要有重大考试,一定要有详尽的试卷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每一道题目,数据中,当然也包含了排名。

2.学校不对老师所带班级或学科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虽然排名会自然生成),不依据考试成绩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或奖惩。我们认为,班级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而且,我们更尊重一个班级的进步率,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分。只要差距在合理的弹性范围内,学校就不做任何关注。一旦差距超出了合理范围,就会介入调研,看问题出在哪里了,然后针对性地解决。

3.我们不对学生公布班级在年级的名次,也禁止教师告知家长或孩子,我们也不对学生公开班级所有学生的排名。但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都会知道自己孩子总分和各门学科中的分数和名次,知道这些信息,是孩子和家长的权利。但是,你无权知道别人家孩子的分数,除非作为榜样宣布的优等生。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既以所有孩子的成绩为参照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又避免了让排名变成对部分学生的公开羞辱。

十七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一个班级,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是优秀的,如果我的孩子,不属于前20%,怎么办?

这个问题本身有一个隐含的前提,优秀的标准是单一的,所有孩子,可以按优秀程度排成一个名次。实际上,这个隐含的前提是不成立的。只有在单一标准下才成立,例如,以学科总分来排名。但实际上,孩子发展的领域特别宽广,除了学科差异外,还包括了艺术和体育等广阔的空间。

一个孩子,学科成绩倒数第一,跆拳道却是冠军,那么,这个孩子,算优秀的孩子,还是不优秀的孩子?

因为时间关系,我直接讲结论——

1.一个孩子,必须在至少一个领域是优秀的,即进入这个领域同龄人水平的前20%。这有助于帮孩子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然,孩子会极度地贬低自己,你想想那些一无所长的孩子吧。

2.孩子在艺体方面的优秀,不能取代文化课上方面的优秀。换句话说,家长不能因为对考试成绩的焦虑,损害孩子在艺体方面的爱好,但是,也不能将希望寄予在艺体中,忽略了文化课方面的培养。为什么?因为智力领域,是人类的核心领域,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那么,我们会发现,二八原则被颠倒过来了,80%的学生,会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里,达到前20%的水平。就好像在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都能活下来,是因为各有绝招。兔子固然跑得快,但乌龟有壳啊,你有速度,我有安全。这就是我经常说的生态位。在生态位中,各有其位置,就会有安全感,有自信和自尊。

如果你的孩子,什么都不行,这就麻烦了,你要帮孩子去创造“行”的空间,让孩子在江湖中有自己的地位。如果你的孩子,有些领域行,有些领域不行,你在强化优势的前提下,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孩子的领地,让他在更多的方面变得行。

为什么学校会反对排名?

因为排名是单一的标准,而生命是复杂多样的。学校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地提供丰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帮助各种可能性的孩子,去形成自己的领地,拥有自己的自由与尊严。但实际上多数学校根本做不到,所以,这需要家庭的弥补。

十八

我给所有的家长的建议是,除非在高中或初三,否则,注意力不要聚焦在排名上。

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一辈子都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但是,人与人之间经常进行比较,这又是社会现实。问题在于,你把胜过别人当成你的最高目标,还是把解决问题或自我实现当成你的最高目标呢?

总跟别人比,带来的是往往是不必要的焦虑,但是,不断地挑战自我,带来的却是谦卑与自信。当一个孩子始终沉浸于挑战中,问题解决中时,他人只是参照系。如果他人比自己强,激发的是赞叹、敬佩和学习,而不是嫉妒、沮丧和自我否定。

十九

我再讨论一个问题:是不是必须得有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我请大家注意,这只是个人的答案,是非主流观点,而且,不是正确观点,与正确与否无关,是个个人选择问题。

什么意思呢?我希望大家教出优秀的孩子,但这不是我作为家长的目标。

换句话说,我更希望教出幸福的孩子,而不是成功的孩子。大家知道这不矛盾,不成功的孩子,怎么会幸福呢?但是,在价值排序上,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就非常重要了。我不记得我们批评过女儿成绩不好,她只要成绩不好,我们通常就是安慰和减压。这未必可取,但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用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来形容,我更像一个麦田守望者。我会更重视基础的培养,例如善良、教养、阅读、核心素养、生命内在的向上感。至少能不能考到前20%,我会尽量提供支持,但不以此作为给孩子的压力。

为什么?

因为我清楚优秀的阴暗面。

优秀者的自我肯定往往源自外部,借外部的成就来肯定自身。这会带来对深层自我的压抑,以及,日常化的焦虑感。

我举个例子,我本来不适合教书。因为我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症,以及表达障碍。但是当不得不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就会拼尽全力。然后生活就变成了这样子,不断地拼尽全力,不断地失败。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教室里赢得学生的认可,从而记得自己的尊严。我的眼中是没有校长的,极端到什么程度,别人很在乎的职称评定之类,我根本不在乎,也不去努力。但是克服教材理解和表达是需要时间的,在转变的临界点没有来临之前,是非常痛苦和焦虑的。在高中教学第一年,有两三个学生经常在我的语文课上睡觉。这本来也正常,他们在其他课上也睡觉。不想管了,随他们,想管了,收拾一顿,或者不停地收拾,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我没有这样做,反而发了一个誓言:永远不叫醒一个在我课堂上睡觉的学生,除非我的课吸引了他们。后来我做到了,也因此成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语文老师之一。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优等生的几个特点。

1.高自尊;不能容忍失败,必须取得成功和他人的认可。

2.高自律:能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时间运用,不断地优化学习或工作本身。

3.自我归因:如果遇到挫折,会归咎于自己,从自己这方面来寻找原因,并且持续改进。

实际上,所谓的自尊,是他人的评价转化为自我评价,进而变成责任感或责任心。所谓的自律,是他律通过意志转化为自律,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本能。

这看上去没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很大,为什么呢?

1.对他人很苛刻。

如果在学校里一直是优等生,那么,做父母,就会对孩子特别的苛刻,缺乏同理心。孩子成绩不好,就是懒,就是不够努力,孩子很难在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因为父母看到的永远是问题,是你做得不好的地方。做老师,就会对学生特别的苛刻,尤其对于学困生,缺乏必要的理解。那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就不会?还是不够努力。做领导,就会对员工特别苛刻,做什么都不对,达不到自己的标准。这会引发不少的冲突。我从小就不善于和人相处,是一个典型的吹毛求疵者。别人做了一件事,我本能地会去寻求漏洞。

2.责任感过强。

责任感过强的后果是什么?是压抑了自己的本能,压抑了自己的需要。防疫期间,为什么日本官员自杀了,而不是中国官员?因为日本人的职业精神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很容易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甚至可以内疚到自杀的程度。

最近连续看了两部美剧。一个是《傲骨贤妻》,讲一个女律师,优等生。她的全部的时间,都投入到律所的工作中。有一天,别人让她休息一天,她走到街头,崩溃大哭,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她强烈地渴望回到律所去工作。另一部美剧是《亿万》,讲华尔街,里面有一个金牌员工,摇钱树,找心理咨询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雷打不动,如果不能同时服务七个以上的客户,他就觉得不安,只有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成就,才能让他平静下来。总之,优等生,往往是被绑上战车的。

结果是什么?是优等生往往是异化的产物,自身被工具化,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够获得安宁。我们看到中国特别优秀的学生,在美国硅谷知名公司工作,一旦被解雇,好几个都跳楼自杀了。你想想看,这么优秀的学生,谷歌不要你了,你回国,哪个大公司不抢你?但他们自己受不了。万一成功了,他们又会很茫然,形成中年危机。

自身的工具化,就是自身的手段化。而实际上,人不应该只是工具,只是手段,人也应该同时是目的,是一个自足的意义体。

这里就要说到,为什么孩子的生命里,不能只有分数,不能只有文化课学习?孩子一旦成功了,是优等生,那么,哪怕有阴暗面,至少不至于一无是处,如果孩子失败了呢?孩子怎么面对一个空洞的自我?

当然,大家不必焦虑。多数孩子还太瘦,不用考虑胖了以后怎么减肥的问题,先胖起来再说。当然,最好不要瘦,也不要发胖,而是从一开始,就修炼健康的身心,将幸福与成功结合成一个整体。

二十

最后,我还想跟大家讨论一下,父母究竟能做什么?

我希望更多的家长,不要读乱七八糟的耸人听闻的公众号,你读的公众号的水平,往往暴露了你的层次。我读的公众号非常有限,审查信息来源,对我来讲,几乎是本能性的。后面有机会时,我会有专门一个小讲座,说父母可以读哪些书,以及收听哪些公众号。

最近一段时期我的讲座,都会倾向于建立大框架,这是为以后讲细节做准备。不然,大家就会迷失在细节技巧里。就像盲人摸象,有人说象是软的,有人说象是硬的,可能不同的描述,都是对的,都在描述同一头大象。你要理解相反的说法并不矛盾,就要有关于大象的整体认识。之后,细节的描述才有意义,才能提升你对大象的理解。

前几年,《正面管教》很流行,这本书确实很好。最近,有两本书很好,也很流行,我并不建议购买,了解一下就行,一本叫《园丁与木匠》,一本叫《教养的迷思》。尤其是《教养的迷思》,学术性很强,主要是论证,实际上家长阅读时,往往只想知道研究结论,并不想了解研究过程。

我把这两本在学术界影响很大的观点统合起来,可以用几句话来做一个概括: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影响孩子的主要方式是遗传,而不是后天的教育。真正影响孩子的是环境,尤其是同伴环境。因此,不要试图做木匠,用你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而应该做园丁,让孩子在花园里自由成长。

言下之意是说,做父母的,不要太焦虑,你做的许多工作,都是无用功。这个违反了我们的经验直觉,但是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作者也因此获得心理学大奖。但正像我刚才所说的,与一个真理相对的,可能是另一个更深刻的真理。说父母很重要,和父母不重要,可能都是对的。这是一种悖论的思考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晕。当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都是真理的时候,哪个对呢?为什么会都对呢?往往是因为他们都是有条件的。例如,当机立断,三思而后行,哪个对?要看条件。

那么,怎么清理这些观点?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时间关系,我省掉复杂的过程,直接做几条非常明确的说明或建议。

1.在小学阶段,家长很重要;尤其在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越重要。

我把这个话再解释一下。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一种被动性的存在,越需要成人的引导与支持。因此,孩子越小,家长越应该是木匠,孩子越大,家长越应该是园丁。孩子的判断力和主动性每增强一分,家长就越后退一步,家长越后退一步,孩子的判断力和主动性就越增强一分。

2.在小学阶段,家长塑造孩子的方式,就是塑造孩子良好积极的自我镜像,以及打造良好的习惯,这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含义。

如果孩子的自我镜像不够好,孩子就走不了多远;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就缺乏高质量的跑道,跑起来就特别累。而这两者的基础,都是安全感,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早期优秀的孩子,会形成优势叠加,最终远远胜出,这就是长期主义策略。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最终,自我镜像和习惯会融为一体,让优秀本身成为一种习惯。

3.中学阶段,父母基本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青春期孩子的道德人格以及价值观,是在同伴环境中形成的,不是老师和父母教的。老师和父母的作用,是为孩子创造或选择一个更好的环境。你讲了那么多道理,其实没什么用。而学业发展,父母也基本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父母往往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孩子落后了,需要实在的帮助,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4.那么,中学阶段,除了选择或创造环境,以及提供资源支持外,父母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支持环境,二是守住底线,不要让孩子走邪路,用我经常引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麦田守望者,用刚才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园丁,危害性大的杂草(例如手机)要清除,但是,花草怎么生长,是花草的事。

5.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会非常突出?是在老师和家长非常糟糕和非常优秀的情况下。糟糕的父母和老师,虽然无法成全一个孩子,但可以毁掉一个孩子。有些时候,一个老师的一次公开羞辱,可以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形成她的情结。父母也一样。相反,优秀的父母,也会深刻地影响孩子。比如,如果父亲是物理学家,儿子的理科好,这奇怪吗?不只是遗传在起作用,而是父亲实实在在地能够帮助儿子。同样地,一个优秀的老师,或者是导师,或者是教练,或者兼而有之,就能够深刻地影响一个孩子,成为他生命中的一束光,最重要的他者。这样的父母或老师,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

问题是,大半的父母是平庸的,既没有那么坏,也没有那么好,心地善良又自私,爱孩子又目光短浅格局不大,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或权威。同样,大半的老师,也勤勉而平庸,既缺乏高格调的恒定的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很有限,又无法在知识面前保持自由感,难以带给孩子知识的惊异。因此,有时候选择不同的学校,遇到的都是相似的老师。都会逼孩子写作业(这才是负责任的老师),辛辛苦苦地逼,不逼怎么办?能让孩子主动地疯狂地热爱一门学科和写这门学科作业的老师,又有多少?相比于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群体,已经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包括家长)保持敬意。但是,要让老师在孩子的生命中发挥关键性影响,这些还不够。对我来说,这就是教育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吧。

因此,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无止境的成长,不是我们看着孩子成长,而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长中的一切,以及,享受作为家人在一起的无限乐趣。

至于优秀不优秀,相信种子和岁月吧。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