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肺炎治疗护理的常见误区 不少家长都做错了!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01-17

小孩子身体免疫功能弱,容易被传染患上感冒,有些感冒严重的小孩子,可能会咳嗽不止,并导致病毒病菌入侵到支气管,造成肺炎。而小儿肺炎的治疗,会存在几个治疗护理误区,不得不防。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盘点小儿肺炎治疗护理的常见误区。

小儿肺炎治疗护理的常见误区

1、 认为小孩子不咳嗽,不喘了,就停止用药

其实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小孩子肺炎是病情发展很迅猛的疾病,一定要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定说法用法来服用,还要及时复诊,并不是家长主观认为小孩子不咳不喘了,就自己理所当然的给患有肺炎的小孩子停药了。小儿患有肺炎患者,不可以随意停止用药,一般是在体温体征恢复正常后一周左右时间,才可以停止用药。尤其是一些肺炎用药,要在体温体征恢复正常后二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停止使用药物。所以,一定要避开认为小孩子不咳嗽,不喘了,就停止用药的误区。

2、 认为新药比旧药好,认为贵药比便宜药见效快

在这浮躁,节奏快的时代,甚至在治疗小儿肺炎用药这方面,存在着认为新药比旧药好,认为贵药比便宜药见效快的误区。由于小儿肺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病菌,病毒,病原体等感染因素或者多方面综合因素,也不是所有肺炎治疗用药都要用到抗菌药,更加不是论新药比旧药,贵药比便宜药更加有效了,这是无稽之谈,只有合理用药,对症下药才是最有用的药。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开小孩子患有肺炎时候认为新药比旧药好,认为贵药比便宜药快这个误区。

3、 认为小儿肺炎打针比吃药好

由于很多疾病症状很多时候靠吃药并不见什么成效,反而打针之后,症状有着很大的成效,致使很多人错以为小儿肺炎患者应该打针,对治疗效果更快。殊不知在医学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吊针,因为副作用,对身体的损害是递增的,输液是一种逼于无奈的侵袭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其实一般小儿肺炎,用对口服药,是可以迅速对症下药,达到治疗护理效果的。只有对于重症的小儿肺炎患者,难以口服治疗药品了,才考虑打针或者吊针输液来治疗护理。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开小孩子患有肺炎时候,认为小儿肺炎吊针打针比吃药好这个误区。

温馨提示:上文提到的三个在生活中,小儿肺炎时候常见的误区,一定要及时警惕注意了,告诉身边朋友家人,避免出现这样错误的操作,更好防止小孩子肺炎病情加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