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着眼,⼩处下⼿——读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时宝官 2021-01-17
⼤处着眼,⼩处下⼿——读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处着眼,⼩处下⼿——冯唐《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冯唐,传说中的少妇杀手,写了几本小黄书,这次这本《成事》大概的定位便是跨界人事,社会历史学和管理的跨界,借助解读梁启超整理的《曾文正公嘉言钞》,用管理学方面的语言来解读。

当然,只是用“管理学”方面来解读,因为如果从社会和历史,范围就太大了,并且书的意义也就没那么大了,当然也可能hold不住啊。

作者太聪明

这个聪明在于就点论点,没有整理成体系,比如成事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是啥?技术框架是什么?前后顺序如何?等等,这一方面梁先生书里就这个一段一段摘录的,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脑力以及争议,当然反正流量带来的商业价值,梳理与不梳理其关系不大,还是一本69元人民币。

另外一个聪明是有点像古龙写武侠小说,字数少,那就段落多——一句一段,印刷字多,卖得价格高啊。

还有就是曾国藩的文容易理解——因为文笔很一般啊,好解释啊,很多都不用解释啊,不像《论语》、《孟子》、《道德经》……复杂得很,冯唐有时候可以自己练一练家子。

《成事》分成四部分:书札、家书、家训、日记,顾名思义给朋友来往的文字,谈谈家常,说说工作,劝劝晚辈,感慨一下人生世态;给自己家人,尤其给弟弟,讲经验,说道理;给晚辈的,定规矩;给自己写的,小经验。

因为没有体系,所以难以完整叙述到底如何“成事”,总括来说,核心是人要老实本分,做事守信用,耐心执着,交朋友讲人品,养成好习惯,吃点亏没关系——守拙,爱才如命,并没说文正公杀人如麻。实际上这些人对曾文正有点过度神话,在本人眼里,现在大家眼里的曾国藩至少是曾国藩+曾国荃,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一个立德立言,一个立功,不然你看看,当他的属下要求更多的钱保障军队高昂的士气时,严厉拒绝了,并回复军队的士气依靠同仇敌忾的理想带动,这一则和他本身后来书信里的话,比如不要光画饼等相矛盾,另外的时间上其实纵容属下“杀人如麻”、“屠城”等非正常军事行为,当然这些现在都算在曾国荃身上——圣人封号给了曾国藩——但毕竟统帅是他啊,他不点头,能一而再再而三?骗谁呢?

好了,看看冯唐解读了什么?

命的重要性——七分命,三分拼,哈哈。

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为之,成败不复计⽿。(复朱⽯樵)

“苍苍者”,⽼天也。

天意不可知,只管尽⼒做事,成败由天,我们不考虑。

很多时候——如果不是所有时候——尽⼈⼒,天意随。

所有⼤事成败的第⼀要素是“命”。古⼈总结成功⼗⼤要素:⼀命⼆运三风⽔,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敬神,九交贵⼈⼗养⽣。前三个要素都不涉及个⼈努⼒,第⼀个要素就是“命”。难怪历史上很多个昏君亡国的时候,总找借⼜:“不是我,是天。”很多60后没成事,也总找借⼜:“都是因为‘四⼈帮’。”

再比如:事功之成否,⼈⼒居其三,天命居其七。(复刘霞仙)

有⼀⾸早期的励志歌曲《爱拼才会赢》⾥唱:“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曾国藩实话实说,不励志: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认清现实的残酷,不容易开⼼,但是也不容易幻灭。这样,⽐犯傻强。

又比如:成⼤事,第⼀要素是命;治⼤学问,第⼀要素是悟。如何能“悟”?才华 + 运⽓,⽤功只是锦上添花。⽤不⽤功,⽆所谓。

强调习惯的重要性——

凡事之须逐⽇检点者,⼀⽇姑待,后来补救难矣。

⼀⽇事⼀⽇毕,不能拖。

拖延症是病,要治。

叉⼿⽴办,不占内存,不耗脑⼦,睡得更⾹。

实干的重要性——

引申过来,时代越靠近现代,信息越庞杂,⼈越容易空谈,是⾮越容易被混淆,庸众越容易狂欢,骗⼦越容易⽣存。

精英要担当——

今⽇百废莫举,千疮并溃,⽆可收拾,独赖此精忠耿耿之⼨衷,与斯民相对于⾻岳⾎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庶⼏万有⼀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与江岷樵、左季⾼)

曾国藩这封信写给江忠源、左宗棠。这三⼈的共同点:⼀、都是书⽣;⼆、都是精英;三、都能带兵、练兵、打仗;四、都亲临⼀线。

这句话又是悲观主义的。国家的战乱与苦难、⼈性的沉沦与肆意,⼤江滔滔,不可阻挡。

在乱世,这就是⼀介书⽣该有的态度。这⼏个书⽣给烂透了的⼤清朝⼀个中兴,尽管这个中兴到最后并没有⽤,⾄少让千千万万的民众多过了⼏⼗年的好⽇⼦。这就是精英的责任,或者说,精英的负担。

那么,繁华时代,精英们⼲什么?⼆⼗四桥明⽉夜,春风⼗⾥不如你,该酒时酒,该花时花——冯唐,就你皮。

做官成功之道是耐烦,做官积德之道是别折腾。

讲了很多关于人的——

比如:带勇之⼈,第⼀要才堪治民,第⼆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苦。⼤抵有忠义⾎性,则四者相从以俱⾄。(与彭筱房、曾⾹海)

带勇之⼈,即直接带兵的⼈,中层管理⼈员。这句话更精炼⼀点,就是:不贪财,不怕死(承平时期就是不怕犯错),不惜⼒。能做到这“三不”的中层⼲部,我没见过⼲不好事⼉、带不好⼈的。

比如:观⼈之道,以朴实廉介为质。有其质⽽更傅以他长,斯为可贵;⽆其质,则长处亦不⾜恃。(复⽅⼦⽩)

⽤⼈,现代管理学讲究:选、育、⽤、留,每个环节,都有很多的书可以读。如果没时间读,曾国藩这句提⽰重点:选、育、⽤、留,找质朴、踏实、廉洁、耿直的。太花哨的、简历异常丰富的、整天蹦⽣僻词汇的、满嘴跑各种名⼈⼈名的,不要和他们在⼀起,让他们爱在哪⾥就在哪⾥。⼈才,朴实、不贪是核⼼。有了核⼼,再有长处,可以⽤;没有核⼼,有长处也不能⽤。

真正在⼈间成⼤事的⼈,他的底⾊往往是悲观,他对⼈性没有太多期待,他的⼼⾎往往不被世⼈理解。

自强的重要性,凡是先靠自己——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救,⼀⾯破敌,往往因病成妍,转败为功。善⽤兵者亦然。(致罗罗⼭)

俗话说“久病成医”,曾国藩却说“因病成妍”,看起来相近,实际上有着境界的差别。

⾯对困局、病局,“⾃救”是第⼀重境界。第⼆重境界则是“破敌”,不仅⾃救困局,⽽且开拓新局,所谓“成妍”。

只能⾃救,“久病成医”的⼈,是守成之⼈;可以破敌,“因病成妍”的⼈,是创业(为功)之⼈。

在⿊暗中⼀刻不停探求破局的机会,如蚕破茧,如⽉破云,如⼩鸡破壳,如花破花苞。

守得云开见⽉明。其实,光守,见不到⽉明,要破。

曾国藩没讲如何“常存有余不尽之⽓”,其实,这本嘉⾔钞全部在讲这个问题。如果必须在这⾥总结,需要做到以下⼏点:

第⼀,带队伍的⼈(兵家)最好是个狂热的阿尔法男:好胜(Aggressive),强取(Acquisitive),贪得⽆厌(Accumulative)。带队伍的⼈最好在似乎不可能胜利的状态下取得过胜利。带队伍的⼈最好有魅⼒或者⼿腕让团队有时候盲⽬地相信他。

第⼆,选择本性乐观、好胜的⼈加⼊团队。

第三,制定长期制胜战略,上下同欲,上下都被长期的愿景所⿎舞。

第四,永远有⼀个有挑战、有胜算、有诱惑⼒的近期⽬标,哪怕⼤势极其恶劣。

第五,永远让团队有事⼉做,哪怕看不出明确的短期作⽤。有仗打,打仗;没仗打,备战。

“花未全开⽉未圆”是⼈⽣最美。再猛的⼈,最圆满的⼈⽣状态不是得到⼀切,⽽是满⾜现状。

莅事以明字为第⼀要义。明有⼆:⽈⾼明,⽈精明。

⾼明是指有⼤局观,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物、特定时代、特定⼼性,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处理的原则,类似佛教中的“觉”。有了觉,超越了⽆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能⾼明,能见⼭河之旷远、⼈⼼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也就渐渐归于平实。精明是指有精密度,调查研究获取⾜够详尽的信息,不想当然,多⽅推理、反复论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不拍脑袋。能事事求真、求精、求准,俯下⾝段,实事求是,从不“我以为”,从不⾛捷径,也就渐渐变得实在,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处着眼,⼩处着⼿,⾼明是⼤处着眼,精明是⼩处着⼿。做事没有真正的捷径,于⾼明和精明两个⾓度反复做实事,反复磨炼⼼性,就是捷径。

信任的重要性,引用麦肯锡公式:

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亲度)/ ⾃私度

吾辈位⾼望重,他⼈不敢指摘,惟当奉⽅⼨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庶⼏刻刻敬惮。(复李希庵)

⾝在⾼位,没⼈敢批评,怎么办?

⼀、听从内⼼(⽅⼨);⼆、敬畏星空(天理)。

康德说: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头顶上的星空与内⼼的道德准则。

总体来说,管理学很难,尽管某些相关学科已经在⼀定程度上成了科学(经济学、⾦融学等),管理学作为整体还是⼀门艺术,管理⼈员(特别是⾼级管理⼈员)和诗⼈⼀样,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很难被AI取代。

曾国藩对于“居⾼位者”,可谓深有体会——⼤是⼤⾮,⿊⽩分明;但⿊⽩分明的事是少数,实际发⽣的事情更多处于灰⾊领域,实际做事的⼈⾯对诸多困境,是⾮成败,都在变化。

在成事这个领域⾥,冯唐在很⼤程度上认同曾国藩所有重要观点。针对这第⼀段话,他也理解曾国藩的苦衷,知⼈难,⼈⼼变得快,⽼实和尚不⽼实,正⼈君⼦办傻事(连续办傻事),特别是在末世。但是,我还是反对他的这个观点。此观点突破了他成事⽅法论的底线,是他的污点。冯唐还是坚定地认为:⼈先于事,宁⽤朴拙君⼦,不⽤聪颖⼩⼈。当然要有业绩⽂化,但是更要先讲价值观⽂化:业绩不向⾟苦低头,价值观不向业绩低头。否则,⼀个团队⾥必然有相当⽐例的⼩⼈。⼩⼈不惜使⽤降维攻击,业绩⽂化越强,⼩⼈使⽤降维攻击的可能性越⼤,⼩⼈胜出君⼦的概率越⼤,⼩⼈在团队⾼层中的⽐例越⼤。这样的团队,成就的事功越来越⼤,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战车被能⼲的⼩⼈们绑架,时间变成我们的敌⼈,翻车的风险与⽇俱增。

在末世,成事的⼈容易求速效、看短期,容易忽略对于朴拙君⼦的培养,容易向聪颖⼩⼈和降维攻击低头。这种⼼态和实践也加速了末世的败亡,曾胡左李的晚清中兴之后,再也没出现像样的成事⼈,⼤清很快也就在内忧外患中烟消云散。这条⽤⼈原则或许对曾国藩去世之后晚清的速朽做出了重要贡献。

君⼦欲有所树⽴,必⾃不妄求⼈知始。(与张缄瓶)

“妄求⼈知”,想出名想疯了,四处递名⽚混圈⼦。

成⼤事的⼈,开始⼲事的时候,民众不知道他要⼲什么、为什么⼲、

能不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成⼤事的⼈,按英⽂讲就是:The best, the few, the proud(最棒的、极少数的、内⼼真正骄傲的)。如果谁都知道,AI都可以做,要那些⾟⾟苦苦训练有素的成⼤事的⼈做什么?

危险之际,爱⽽从之者,或有⼀⼆,畏⽽从之,则⽆其事也。(与李次青)

不要对⼈性要求太⾼,共患难、共进退的⼈,有2.5%—5%就很不错了。趋利避害是深层⼈性,是改变不了的,也不要抱怨,更不要试图改变。树倒猢狲散,⼤难临头各⾃飞。危险之际,环顾四下,所有⼈都跑了,是正常现象。那些不⾛的极少数⼈,是有性情的⼈。激励这些⼈,靠的不是钱,靠的是事,是⼀起做⼤事的苦与乐,是⼀起做⼤事的成就感,是长时间⼀起做⼤事的兄弟情和温暖感。

“我们⼀起有过好时光”(We had good time together)。⼈⽣⼀世,起点都是“哇”的⼀声坠地,终点都是“唉”的⼀声离世,⽣不带来,死不带去,中间的构成就是时间。性情中⼈才明⽩,⼈⽣没有终极意义,如果有些意义,就是那些过程中的好时光。这似乎是个悖论:成事的⼈中,特别是成⼤事的⼈中,性情中⼈⽐例奇⾼。

曾国藩特别“拙”——

君⼦不恃千万⼈之谀颂,⽽畏⼀⼆有识之窃笑。(复郭意城)

前者,⽆所谓;后者,有所畏。

知我者,⼆三⼦。

因为有这⼆三⼦的存在,所以要朴拙勤慎,埋⾸任事,不⾛捷径,不求虚名。

来书谓“兴会索然”,此却⼤不可。凡⼈作⼀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望那⼭。⼈⽽⽆恒,终⾝⼀⽆所成。

说到做事,曾国藩的口头禅是:第⼀毅⼒,第⼆毅⼒,第三毅⼒。⼈⽣当然⽆聊,这⼀点三岁⼩孩⼦都知道,⼈长⼤之后也没必要强调。成年⼈要想的是:如何让⼈⽣变得有聊⼀点?

答案是:做事,全神贯注地做事、多做事、持续地多做事,不知⽼之将⾄。

好公司的五⼤成事要素:⼀个明强的CEO,⼀个三观⼀致但是能⼒互补的班⼦,⼀个制胜战略,⼀个有吸引⼒的奖励计划,⼀个在战略执⾏过程中越来越坚实的核⼼能⼒。

凡办⼤事,半由⼈⼒,半由天事。吾辈但当尽⼈⼒之所能为,⽽天事则听之彼苍⽽⽆所容⼼。做⼤事情,但尽⼈⼒,不问天意。成与不成,由⽼天决定,埋头去做就是。⽼天的事⼉,你⽼替他操什么⼼啊?

——又是讲命。

吾辈所最宜畏惧敬慎者,第⼀则以⽅⼨为严师,其次则左右近习之⼈,又其次乃畏清议。

⽅⼨,⾃⼰的⼼。

成事⼈最应该畏惧敬慎的:

⾸先,敬畏内⼼;

其次,尊重团队;

再次,害怕舆论。

⼩⼼安命,埋头任事。

第⼀,认命。

第⼆,⼲活。

能做到第⼆点的很多,能做到第⼀点的不多。

——命、命,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