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玄散人关于太极拳的奇谈怪论

 tjboyue 2021-01-17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在中国武术界,尤其是在太极拳历史上有卓越贡献,占有突出显赫地位的如武禹襄、杨露禅、宋书铭、许禹生等人,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武禹襄是武派太极拳的开山始祖,无论是拳技或理论著述,都无人能比,他的学生李亦畲、杨班侯更是大名鼎鼎;杨露禅是杨派太极拳的祖师,清朝时期与儿子杨班侯在京打遍天下无敌手,人送外号“杨无敌”,由此,太极拳全国闻名,乃至世界。
  宋书铭乃宋氏太极拳的著名人物,在民国初年,由许禹生率领的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一帮武术权威、拳技大佬高手,慕名与其较技,均是“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执弟子礼。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如:八字歌、心会论、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功用歌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太极拳理论经典。
  他们这些人,都是武功高超,名不虚传,在太极拳文化传承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然而,几年前,有位叫作清玄散人的人(真名陈国锁),于2013年10月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所谓的《太极拳沿革考》(洪洞通背拳),对上述著名人物多次较大篇幅的诋毁和非议,且阅之:
 
一、对武禹襄及其武派太极拳的“言词”
  武禹襄初学于杨露蝉,由于杨露蝉的保守,于是便有了到陈家沟学拳的意愿。但由于陈长兴当时年事已高,武禹襄只好到赵堡向陈清萍学拳。学拳三十来天的武禹襄,自觉天资不凡,于是写出了许多相关太极拳的篇章,自此太极拳之名始出,太极拳之历史也随之始乱。
  而太极拳名称的盛行,自是由于武禹襄教出杨露蝉儿子班侯、健侯那样的人物之后,凭空假借了杨露蝉在京教拳盛名的东风,而得以盛行。从此太极拳的名称不但振动了武术界,更撼动了陈家沟人的乘风欲望。
  从清朝(同治六年l867年)李亦畲的第一本太极拳谱(马印书抄本)出现,其序言中即说出了“太极拳始自张三丰”(见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这当然是出自其舅父武禹襄的授意,要不然杨露蝉的后人及武莱绪、武延绪等人,也不会那么异口同声。  
  但在武禹襄跟陈清萍学拳之后,诸多的争论便就风云变幻;也随着李亦畲《太极拳谱》(马印书抄本)“太极拳始自张三丰”之说出台以后,更是纷纷涌出了什么宋远桥、李道子等之类的人物。
  自从武禹襄式太极拳出现之后,相继而后的诸多说法、传授不少,但都逃不出这种越来越远离武术性质的本性。
  而武禹襄之后所出现的诸多太极拳式,却是实实在在的已经从实质技术上脱离了武术的性质。 
  毕竟这就学于赵堡的武禹襄式武术,是极其缺乏武术性质的。 
  也才有了武禹襄之类的伪劣假冒武术拳法。 
  其拳法大约被正式称呼为太极拳的时间,也应该是在其儿子们跟武禹襄学拳之后的事了。  
  太极拳的出笼,太极拳历史传承谱系的出笼,都是由武禹襄其时、由武禹襄其人而拖带出来的。明白点儿说,也就是说是由武禹襄在河南盐店所得到的小小一本《阴符枪谱》,而牵出了个王宗岳。再由王宗岳而后牵出了所谓的“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之类的东西;也同时牵出了个张三丰做祖师爷。   
  这就是所谓的太极拳、“太极拳论”等,以及所谓“太极拳始自张三丰”的历史,都无非是由武禹襄其人一手制造出来的东西;都无非是由武禹襄其人假借了个王宗岳,而一手炮制出来的东西。   
  所谓“文化人”的武禹襄,假借王宗岳之名而编造了太极拳,也借此机会而编造了张三丰创太极拳的历史。   
  而从武禹襄时期的太极拳出现至今,传统武术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没落时期。   
  这从武禹襄式的太极拳,及接受了武禹襄式太极拳技术性质的杨式,与诸多的后继者,无一能够逃出这种缺陷性遗传的变态属性。   
  否则就会像武禹襄所搞的那种八势应对八卦模式一样,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只能成为捉弄无知者的迷魂阵。
  至于武禹襄的这种八势八卦对应模式,是如何来的?这似乎是自己瞎琢磨的成果?焉或是在就学于陈清平时,接受了陈清平的八纲说法而改变的?不过从他所编造的理论上和技术方法上看,似乎后者的因素可能性几乎等于零。毕竟其中所缺乏的,是武术及其相关文化的基本基础知识,所体现出来的是愚昧无知。  
  尽管武禹襄也费尽了心机地想要完成这项壮举,并假借王宗岳之名搞了许多名堂,但终由于基本知识的缺乏,而却进入了旁门斜道。这把许多武术爱好者引入了弥漫混乱的错误认识斜径,而难以进入正规武术道法之门;更难以达到、进入真正的武术门厅,只能是照猫画虎的做点武术性游戏,过一方武术拳法的瘾而已。这也就更成了许多不愿意下真正武术功夫,而又想达到武术拳法高境界的人们的不二选择法门。  
  尤其明显的是从武禹襄起始的太极拳形成以来,就更把这种武术上的愚昧演绎得淋漓尽致,更凸显出了这种核心技术本质上退化、蜕变的沿革实质。  
  由虎抱头推山名称的改变,也就不难明白这个太极拳的祸根,原来就出在武禹襄身上。既然假借了一个王宗岳,捏编了太极拳论与太极拳释名之类,却不给王宗岳捏编个套路塞进去。这其实正是武禹襄,为了为自己争取个武术圣人的地位所留的余地。而也正是为自己留下这个圣人余地的套路,就证实了王宗岳既没有什么“太极拳论”,更不会什么太极拳。这不过只是武禹襄自己杜撰出来的东西而已。
  他自觉得神灵机敏,不同凡响,于是便在并没有认真学到、学好陈家十三式的基础上;在极度缺乏易经文化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极度缺乏武术核心技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捏编出了这个既缺乏易经文化基本知识;又缺乏武术基本知识的太极拳。这种本应该进入垃圾堆里的东西,却在百多年间,愚弄了诸多的无知痴迷者。直至如今这种宗教式的迷信盲从者,却不是越来越少,而是相反。乃至于把这种愚昧无知蔓延到武当山,蔓延到“文化人”(吴文瀚语)中,蔓延到世界各地。
  这种把无知当精华,把错误当国粹的做法趋势,实在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实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悲哀,实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悲哀,也更是传统武术的悲哀。
  这也是打从武禹襄之后,出现的一种普遍套路结构现象。更应注重的是一些不合情理的转身方式,也是贬低套路价值的重要因素。武式太极拳的套路中,普遍存在着这种不合理的结构情形。这是根本就进入不了武术行列的套路结构形式,所以,也只能作为一种武术性的游戏方式。再加上技术招式和套路的平庸低劣与不合理的结构形式,更把武、杨氏之类的太极拳,抛出了真正武术的格局之中。
  假借王宗岳捏编太极拳的武禹襄,由于缺乏八卦五行的基本易经知识,故而才在“太极拳释名”中,弄出个不伦不类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么个东西来糊弄人。这既无什么实际意义,更不符合五行的基本知识。  
  也正由于有了这太多的遗憾所形成的漏洞,才导致了武禹襄的有空可钻,有谋可图,有机可乘,有利可用;才导致了一个缺乏基本武术知识,和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太极拳产生;才会导致那个本不能迷惑人,而却在上百年间迷惑了许多人的,悖理、背离基本基础知识的“太极拳释名”、“论”的出现;也才会导致陈家沟人,稀里糊涂的被十三势缠陷入那个太极拳的愚昧漩涡之中;十三式也才会稀里糊涂的成为十三势(见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十三势分节》);十三式也才会稀里糊涂的被叫成太极拳。
  武禹襄之后的太极拳,虽然只能被称之为游戏性武术,进不了武术大雅之堂。但在武术及其基本知识普遍退化的今天,却被许多人称之为高境界的武术。  
  其后出现所谓的“太极拳释名”、“太极拳论”,以及十三势架(太极拳套路)的捏编,及其历史的造假,皆由武禹襄其人所为。  
  这个所谓真正太极拳的出现,显然是由武禹襄一个人鼓捣出来的,杨家也随着更换了门厅。  
  至于武禹襄为什么要如此的去不懂装懂瞎折腾?这应是由其心态所决定的。
  其人一是好为人师,而不愿意减低高贵的身份而去长期认真学习,更不愿意承认两位地位低下的乡巴佬师傅。更重要的是要显露一方自己的“天才智慧”,把自己假借王宗岳所编的一套东西,托付于一位大名鼎鼎的神仙做祖师,便也就会无名而大名赫赫起来;这武术“圣者”(见武莱绪“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一文)宝座的美梦,也就会轻而易举地实现。
  二是善耍计谋手段,策划布置机关圈套,所以,也才产生了如此钩挂套缠于陈家十三式的释名。他并不仅仅是要如此而已,更是要把改造杨家人原学武术的形式当作首务,以便使人们更相信自己的说道。如果没有盛名当时的杨氏做陪伴,这孤单独斗可是要费力不讨好得很。更何况有了这一力量,陈家沟人也就百口难辨是非了。
  由此心态所招致的是,既难与人共事,所以做事不能长久,因此才会在家无所事事的捏编这种毫无武术意义的太极拳;又难为人师表,教书无人愿意去学,也只有糊弄一个不识字的杨露蝉,捉弄教授他的儿子们读书、学他的拳,再进而改造杨家所学。因此杨家也就出现了现今彻底脱离了原学于陈家沟拳法的技术形式,而留下了这种毫无武术价值意义的杨式太极拳。这也正是武禹襄的目的成果之一。以致出现现今太极拳历史的纠缠不休形式,这也正是武禹襄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成果,好叫陈家永远也不得舒心宁静。要不然你根本就无非解释这其中诸多的奇怪现象。
  其实这个太极拳技术套路的问题,是武禹襄给自己设置安排的、太极拳圣人的位置。也正因为此种名利上的贪图,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二、对杨露禅及其杨派太极拳的“言词”  
  杨家完全抛弃了原来就学于陈家沟的拳法,而继承了武禹襄的衣钵。
  也可以肯定的是,杨家所传的太极拳,仍然是武禹襄式的技术方法和套路形式。  
  杨路蝉在自己的儿子们从武禹襄那里学了武禹襄所编的拳法后,当然也学到了那些个“太极拳论”之类的东西。当然那些所谓“太极拳始自张三丰”说法的太极拳历史,自然也就从武禹襄那里学来了。  
  如果从杨家人的权威解释中看,基本上是缺乏传统武术基本知识的迂腐说法;从技术招式的作用发挥上看,基本上没有跳出推手的初步方法和知识;从技术继承沿袭上看,既看不出有任何陈家十三式中的技巧方法,却有着武禹襄式的迂腐与愚昧。  
  现今杨家人所继承沿袭的技术招式和套路结构形式,并不是原来从陈家沟所学去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继承沿袭了武禹襄的技术招式和套路结构形式;又证明了陈家人对于家传技术招式认知上的退化漫漶。
  如果说杨家人尚有点武术直觉的话,也就会丢弃了更非武术形式的武式架子,与一些所谓技术招法。毕竟武式已是更为愚昧、迂腐的武术典范形式,尤其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套路结构形式,与那种愚昧迂腐技势的起承转合,与左顾右盼中定的顽固融合,已把这种愚昧迂腐演绎得淋漓尽致了。三

三、对武、杨两派太极拳的“言词”
  因此说杨、武式的太极拳入不了武术拳法的门槛,正是缺乏了这种武术拳法运用施展技术起码要求的基本基础。
  如果一种套路的结构形式,犹如现今武、杨之类的太极拳套路形式,那就成了毫无武术拳法机势气势用机的套路形式;毫无武术拳法用机价值意义的套路形式。
  这也就注定了非武术性质的、结构不合理的、武、杨氏太极拳的平庸粗劣性技术结构性质,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发挥出好的套路技势机势气势来的。
  至于武、杨氏类型的太极拳,那种粗劣的所谓技术招式,那种不知道武术用机的套路结构方式,根本就谈不上存在任何的智慧方式,只能是一种武术方式的游戏罢了。  
  这其实就正是典型的武、杨氏太极拳,及“太极拳释名”中所体现出来的,哪种错误的十三势,与哪种缺乏基本知识的八势八卦应对的荒谬形式。这种荒谬的释名,这种荒谬的命名,这种荒谬的对应,都把这种无知演绎到了极其荒谬的程度。  
  而武、杨氏之类的太极拳,所以可以混迹于武术界百多年,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严重的退化形势;正是由于人们对于传统武术基本知识的缺失,而造成这种以假混真、以假欺真的难堪局面的。如果人们普遍都具有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基本基础知识,想来这种伪劣粗俗的假武术拳法,是绝对难以混迹到现在的,更难以混迹到可以横冲直撞到今天的这种声势浩大的场面的。这岂不是中华传统武术、传统文化的悲哀?而更可悲的,是这种愚昧无知的持续发展,是这种愚昧无知的继续鼓吹宣扬,致使这种粗俗伪劣的东西更为膨胀得肆无忌惮。
    有许多人为了一些经济上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地为这种低劣粗俗不堪的假武术奔走奋斗,大有非要以这种假东西击败、替代真武术不行,似乎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而一些利益相关的集团部门的大力支持,致使这种伪劣的东西横行世界各地,而缺乏任何的有效遏制,这才是真正更可悲的!  
  反观以武、杨氏太极拳为代表的所谓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与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十三势,既不具备规范运化技术方法模式的价值意义,又不具备核心技术扩张化机的典型价值意义;既无条理技术招式使用优势的合理套路结构方法形式,又无众多技术招式支撑的有力后盾;更无一个像样的、合理的技术招式,更缺乏着技术招式的严密结构支撑。如果再加上理论上的颠三倒四,与八势、八卦方位上的限制;再加上运化技势过程中不知所从式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等,直把个毫无知识的武亩、文丑,演绎得淋漓尽致。更何况尚存在武术整体训练结构上的缺位呢!这哪里会有造就武术人才的门路呢!
  这种既缺乏《易经》八卦太极的基本知识,又缺乏太极的基本结构形式的所谓太极拳,本来是根本就进入不到武术门槛的,但却被吹捧得天花乱坠。致使在武术基本知识严重退化的今天,却会成为所谓高境界的高级武术,而横行无阻与世界各地。
  这种把无知当知识,把错误当国粹、把垃圾当精品的趋势形式,不仅是武术界与传统中国武术文化上的耻辱,更是传统中国五千年文明上的耻辱。但这种愚昧无知的耻辱,却在极力吹捧的包装下,被美化的无与伦比,风行于世界各地。这也致使名利之争的唇枪舌剑、笔墨炮弹,乱刺横飞;也致使被捏编出来的伪劣拳法,以及太极拳的假造历史,成了胡搅蛮缠无理强争的历史局势。

四、宋书铭及其宋派太极拳的“言词”
  其后不单杨家也跟称张三丰为始祖,而所谓宋氏的太极拳,也由此得到了启发,有了改换门庭的意愿。他们不但改成太极拳为祖传的“三世七”,更改称始祖为宋时的宋远桥。自然这种家传祖传模式,就要比陈家沟的家传祖传要远、要老得多;比所谓的张三丰传王宗岳,自然更是优越了许多。 
  宋氏太极拳说是传至远祖宋远桥,也似乎逃不出武、杨两式太极拳脱离武术性质的范式模样。

五、对于许禹生、吴文翰的“言词”
  如果没有许禹生这些“文化人”的积极参与,也许不会滋生出那么多的太极拳传承系统;
  而且如果没有吴文翰之类的“文化人”积极参与,也许不会把假的说成真的,把无的说成有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文字性记载。
  至于哪些扭扭捏捏、老太太式“文人化”(吴文翰“武派太极拳技击训练纪要”)的所谓武术,其实根本就是武术中的垃圾。
  尽管有吴文瀚等诸多的吹鼓手,在多方吹捧与掩饰着诸多技术与文化上的劣迹,但却类似于兔子嘴吹猪尿泡,吹得越大漏得越响;捏编的越多,越凸显出其劣迹斑斑。
 
  六、对陈家沟地说道
  遗憾的是当今的陈家沟人,却严重的遗失漫漶了宝贵的祖遗武艺文化资产;十三式拳法,也被遗憾的叫成了太极拳。  
  如若把十三式叫成太极拳,也就从根本上颠倒了正确的知识概念。因此,盲目跟随别人的无知说法,把十三式叫成太极拳,使人总有些甚为遗憾的感觉。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陈家十三式的太极拳,进不了武术门槛的真正问题所在。并不是谁要贬低、排斥它们的问题,而是它从娘胎里就没有具备武术性质的问题。毕竟是“燕雀不生凤”的呢!又何能祈望狐兔生出马来呢?显然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一个根本上就缺乏武术与文化基本基础知识的人,所捏编出来的武术,能具备武术拳法的基本技术要素吗?既缺乏基本的基础技术要素,能成为真正的武术拳法吗?能进入武术的门槛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若以此为基础,纵观后陈家十三式的太极拳,既无易经太极的基本知识,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方式;既缺乏武术的基本知识,又不懂得如何正确结合易经太极文化的基本技术和知识;既不懂得技术招式的基本正确结构方式,更不懂的武术套路的运作机制;既不知道技术招式的机势气势的运作,更不懂得套路中技术招式的正确衔接方法;既不懂得基本的文化知识,更不懂得技术招式命名的价值含义。  
  纵观后陈家十三式的所谓太极拳,既无太极的基本知识,更无八纲的定制形式,还缺乏着技术招势正确的结构知识。在如此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太极拳,实在是称不起这个太极拳名称的。
   
 七、对王芗斋、都文才、王振华等拳艺现象地说道
  这就如都文才、王振华之类人的不知天高地厚一样,只拿着陈家沟遗失拳法的拳谱,而去恢复演练、传授面目全非的所谓“太极长拳”(缠拳一百单八势)、“短拳”(二十四势)一样,也只能体现出无知的主观臆想性的折腾,并体现不出任何真正武术核心技术的意味。这种缺乏武术基本知识的招摇行为,不但是有自欺欺人之嫌,更是妨碍着武术的健康发展。
  从这些意义上讲,就不能像后来的太极拳所体现的那样粗劣混乱;也不能像现今人们所用的散手、散打式的训练哪样粗朴简单;还不能像现今有人提倡的所谓实战性训练,哪样简朴原始;更不能像意拳哪样无招无势;也更不能像王芗斋哪样,污蔑贬低套路的作用价值;也还不能像现今的人哪样,毫无知识原则的,任意修正改变传统的技术招式和套路的结构方法形式。
 
   八、清玄散人陈国锁对“掤”字的出现与应用也是信口开河  
  早在2010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为清玄散人陈国锁出版《通背缠拳》一书的第42页,就把“掤”字和武禹襄联系起来,并有下面的一段话:
  字在武术中的应用,大约是在1853年菊轩氏的《通背缠拳谱》中出现的,但在具体技势的说法与用法中,仍然是用的捧字,好像是极偶然的一个错字。而更多广泛的正式应用,则是武禹襄及其以后。掤,原字读bing(兵)音,武禹襄改变了此字的原读音,而念成了peng(棚)音,也随之改变了此字的原意。
  其在2014年出版的另一本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字替代捧字之用,始于咸丰癸丑年间菊轩氏通背缠拳谱本中的一个偶然错字。而后被武禹襄袭用之后,始被广泛应用于武术中来。因为这个“掤”字并不读捧音,而读冰音,字意亦非与捧相通者,而是指箭壶。其实这里的这个掤字是错误的,应该是“崩”或“进”才恰当。进,是指打进的意思;崩,是指技术招式的威力而言,是指把对手打倒如山石崩垮之势。
   (注:以上凡楷体字显示的部分,都是清玄散人书中的原话。)
  
      下面我们就“掤”字来谈谈:
  关于“掤”字的研究,我手头有两篇资料。一篇是魏坤梁先生发表在《武林》杂志2005年12期的“十三势中的‘掤’字谈”;另一篇是署名二水居士发表在《武当》杂志2015年第4期的“‘掤’字新探”。都是很有力的说明:
  魏坤梁先生“十三势中的‘掤’字谈”有如下论述:  
  太极拳十三势中的“掤”字,一般读音为“peng”,其义可泛指弹性外向的劲力和动作,这是练太极拳的人熟悉不过的,但是自古以来问世的所有字典、辞书等文字工具书中却都没有“掤”字这种音、义的记载,《康熙字典》里这个“掤”字读者为“bing”,义为箭筒盖等。另外,十三势中的“捋”字,在《康熙字典》里则连个字形也没有记载。  
  《康熙字典》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00年)康熙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等主持编纂的大型文字工具书,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两书基础上补充扩展而成的,《重刊<节本康熙字典>·小识》指出《康熙字典》实际收字46600多个,另收古文字1995个,《康熙字典》是一部收字之多没有前例、引用资料丰富的字典,至今仍是阅读古籍的一本重要工具书。  
  对于“掤”字,古代使用的音和义并非只有《康熙字典》所记载的,如“掤”字读音为“beng”,还有多义,如《朱子语类》卷二十一中的“只缘气未掤裂”,文中的“掤”,音beng义同“崩”;《西游记》六十五回中的“苦掤苦拽来相战”,文中的“掤”,音beng,义同“绷”;《水浒传》五十一回中的“兄长,没奈何,且胡乱掤一掤”,文中的“掤”,音beng,义为“捆绑”。  
  根据现有资料,张三丰、王宗岳有关和美太极拳的歌文中、杨氏古谱、宋氏古谱中,太极拳音义的“掤”字已经出现,这些文献中出现的一些使用频繁的语法修辞现象,清代已渐属罕见,反映这些文献中不少篇目都是古文献,也反映了“掤”字自古至今的使用历史已十分悠久。  
  太极拳音义的“掤”字,没有别的异体写法,因此不存在“别写”的可能,这个字的音义究竟何时、何地、何人、如何确定的,现已无从考究。  
  太极拳是一种有独特内容和术语的道家武术,古代传承十分隐秘。  
  太极拳音义的“掤”字,音、形与义十分合适,其音peng,与膨胀之“膨”同音,与弹绷之“绷”音近,使人联想到向外扩张和弹性;“扌”偏旁使人联想到太极拳的掤劲常施展于手臂;“月”字使人联想到月亮,在传统文化中,天体中的月相对属阴、属柔,而月又常呈弧形,是太极拳掤的形象化;两个“月”字又使人联想到两手臂,张三丰歌诀所谓的“胸背开劲两捶争”,所以用这个字形和音来表示太极拳的掤义不是太合适了吗?  
  二水居士“‘掤’字新探”更是引经据典,并配以文献插图。有力的说明“掤”字在明代戚继光、程冲斗、吴殳的著作中出现,且白纸黑字记载:  
  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第四章之《推手术八法释名》云:“掤,捧也。上承之意。膨也,如蓄气于皮球中,用力按之,则起,膨满不已,令力不得下落也。《诗·郑风》:抑释掤忌。杜预云:箭筒也。又通作冰。《左传·昭二十五年》:执冰而距。注:箭筒,盖可以取饮。又以手扶矢,亦曰掤。太极功,搭手诀内,逆敌之势,承而向上,使敌力不得降者,皆谓之掤。”
  台湾张肇平在其《论和美太极拳之掤》专文中,云:“掤,读peng,与捧同义。如果对方打来,我因彼力斜而上掤之,使其力复还于身而不得下降。掤时两臂圆撑如弹簧,两肩下肢部似置弹簧球,两臂之掤力似是受此弹簧球支持,如蓄气之皮球,接触彼手,此按彼起,逆彼之势,承而向上,使彼力不得下降。所以掤字从手、从双月,恰似云手的双掤,而接手时双方各出一手相承,又宛如新月两个,说明掤字兼具形声和会意两义。掤古读冰,系指圆形的箭筒盖,《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箭筒盖可以取饮。又读Peng,朋音。两月两粘,是友非敌。是以掤字列为八法之首,说明掤法不只是一个式所独有,即所有太极拳八法,甚至太极拳任何之一手都含有掤劲。太极拳出手就掤,其意即在防御,无意与人为敌,这与两朋相交为友,粘而不抗,寓守于攻同其意义”。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之《长兵短用说篇》,综合杨家梨花枪、沙家竿子、马家长枪的特点,编著六合之法并二十四势绘录。二合云:“我掤退救护拿你枪,你扎我,我拦下,我摇花枪,乃凤点头。”四合云:“先有白拿枪,掤退枪救护,后有白拦进步,如猫捉鼠救护。闪赚是花枪,名曰铁扫帚”、“我白拿进步,上扎你,你拿枪还枪,我掤退救护拿枪。”  
  新都程冲斗(今安徽黄山休宁人)编著《秘本长枪法图说》,其中《长枪势图目》中,就有:“活掤对进枪势、活掤对退枪势、死掤对枪势、翻身掤退枪势”四势。另外,在“青龙献爪枪势”、“勾枪势”、“铁牛耕地势”等图目的文字解释中,都出现有“掤”字。
  吴修龄《手臂录》卷二之《马家枪二十四势说》之苍龙摆尾势云:“古诀云,乃掤退救护之法,电转风回,惊破梨花闪赚”,“彼若单杀手来,我掤起即胜”。白猿拖刀势后,吴修龄批语云:“戚公云回伏之枪,俱是诱我发戳,彼即掤起还枪。此势不能发戳。”另青龙献爪势批语、鹞子扑鹌鹑势、跨剑势等古诀中均有掤法。《手臂录》卷四之《行著》篇,吴修龄对“掤法”相关的术语作了简要的解释。“掤:揭之大者,从下而起。”“掤靠:拖刀势。诱敌戳来,我从下掤起其枪,反戳。”另有“活掤对”、“死掤对”、“活掤退”、“翻身掤退”等的释义。另附录《程冲斗十六势枪势》也多有“掤法”介绍。 
  从上述二位先生的研究结果看,掤字在武术中的应用,与1853年菊轩氏的《通背缠拳谱》出不出现没有什么关系!也与武禹襄改不改变原读音更无什么关系!  清玄散人陈国锁的话,简直是信口胡诌!
结 语
  中国传统武术几千年来,都是以功深技高,武艺绝伦,身体力行,获得社会公认为标志的,绝不是口头吹出来的。就像武禹襄、李亦畲师徒,杨露禅、杨班侯父子,公认为“杨无敌”,之后,才有太极拳的驰名。可想,如果没有太极“杨无敌”的打天下,太极拳至今也不过是中国武术中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拳种;如果没有“杨无敌”曾学于陈长兴,哪有陈家沟今天的荣耀!恐怕更没有清玄散人今日的借光上靠,为自己寻祖师!
  清玄散人可以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自吹自擂说的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你敢展示一下“无敌”功夫吗?哪怕就是一点点也行,可惜几本书里都见不到显示技击的图片,太遗憾了,给人的印象是:光耍嘴皮子,只说不练,假把式!
  那么,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儿呢?请看:
  清玄散人在2008年11月2日写的《自序》里,曾有这么一段话:
  这外在动力因素,便是武术研究院的康戈武研究员的鼓励。康教授鼓励我整理通背缠拳,既在于对于武术事业十分可贵的责任心,也似乎更在意于通背缠拳传统的文化性和系统的完整性。也许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武术沿袭变革的连接性,也是引起他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它和陈家沟十三式(太极拳)的特殊亲缘关系性及其技势技击技巧的特殊性,以及其中兵法阵机变化的技巧艺术性,尤其技术招势的囊括厚涵性,与其训练形式技法的系统性、多样性、特殊性与完整性,也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大概对于武术研究者来讲,其重要性尤在于体系结构的完善性、独特型、繁杂性和可深入探讨研究性,更在于它既可以使世人明白缠拳的神秘所在,又可以使人们在探讨研究太极拳的历史时,能有更多充实的历史足迹的实际依据,使太极拳历史研究的部分中间缺失环节得以有了填补、完善的可能。这无疑是极具价值意义的东西。
  (看,与康戈武鼓励和有禄如出一辙!)
  清玄散人还在2009年5月25日写的《跋》中,开首便道:
  没有清玄散人,就没有今天的陈王廷;而没有陈王廷,更没有今天的清玄散人。  
  原来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