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片时间】第1755期:骶部脊膜瘤侵犯骶骨

 zskyteacher 2021-01-17

骶部脊膜瘤侵犯骶骨

【病史摘要】

男,41岁。骶尾部疼痛伴右下肢酸痛12年。查体:骶尾部外观无异常,骶骨偏右方深压痛、叩击痛。右大腿后方皮肤感觉稍减弱,右侧跟腱反射减退。右足脚趾背伸肌力正常,右直腿抬高试验及“4”字试验均阴性。







【影像表现】

X线平片(图A、图B)示骶:至骶3中线及右半部区域溶骨性骨质破坏,约5.2cm×5. 6cm大小,边界欠清,破坏区轻度膨胀。CT平扫(图C〜F)示1〜3骶椎右半部呈囊状骨质破坏,破坏区内缘见粗大骨嵴,轻中度膨胀感,局部形成较薄骨质包壳,骶骨前、后方部分包壳缺损,边缘轻微硬化。破坏区内为 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21〜51Hu,无明显钙化,局部轻度肿胀。病变突破骶骨右侧前方骨皮质向盆腔内生长。

【影像征象分析】

骶骨上段偏侧性、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境界清楚,骨包壳局部破损,椎旁无明显软组织密度肿块,破坏区无明显钙化。影像分析需考虑到如下疾病。

1.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四肢长骨骨端多见。发生于骶骨的骨巨细胞瘤相对较少。但骶骨肿瘤中,巨细胞瘤发生率仅次于脊索瘤而居第二位。与典型的长骨骨巨细胞瘤一样,骶骨巨细胞瘤特征性表现仍然是溶骨性、膨胀性、偏心性的骨质破坏。显著膨胀的病灶常突破皮质向外生长,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胀。膨胀性破坏所致的骨壳不完整,病灶内软组织密度不均,部分病例可见液平面,病灶内无钙化,可见小碎片样骨质残留。病灶与正常组织之间境界清楚,少数病灶边缘可见硬化边。本例影像表现基本符合上述骨巨细胞瘤的典型表现。

2.脊索瘤脊索瘤是发病于残余脊索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很少转移。好发于脊柱两端的中线部位,骶尾部最常见,约占55%。好发年龄为50〜60岁。骶尾部脊索瘤多位于下部骶椎,中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少数病例亦可偏向一侧。骨质破坏区见斑点状残留骨片,骨皮质多明显破坏融解,形成凸向骶前或骶后的显著软组织密度肿块,肿块内可有残余骨质或不成形钙化,钙化发生率约占 50%。本例骨质破坏以膨胀性溶骨为主,亦未见显著软组织肿块和钙化,故不考虑脊索瘤。

3.神经鞘瘤发生于骶骨的神经鞘瘤较为少见,大多位于硬脊膜外或跨硬膜内外生长,X线表现为偏心性与轻度膨胀的囊状透亮区,如哑铃样生长更有特征性,对骨质的影像主要呈压迫吸收性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无破坏区内缘粗大骨嵴。故本例与之不符。

4.骨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多年龄大,症状明显,疼痛剧烈,病程发展快。骨转移瘤常多发,常呈虫噬样、筛孔状、融冰状溶骨性骨破坏,骨破坏区无膨胀感,无粗大骨嵴,无边缘硬化等。本例病史、症状及影像表现均不支持骨转移瘤。

影像诊断:骶骨膨胀性溶骨性病变,考虑为巨细胞瘤。

【最后诊断】

手术所见:暴露骶1~3,见肿瘤位于骶骨右侧,呈囊状,有完整包膜,前方止于骶骨前缘,局部穿破骨皮质,向外止于骶骨右侧耳状面,向内侧与椎管相连,其内侧壁完整。

病理诊断:脊膜瘤(纤维细胞型)伴局部浸润。

【讨论及误诊分析】

脊膜瘤约占所有椎管肿瘤的25%,70%以上发生在胸段,颈段次之,腰段较少。临床多见于30〜60 岁,女多于男。脊膜瘤绝大多数生长于髓外硬膜下,通常发生在靠近神经根穿过的突起处,少数可长入硬膜外或只发生在硬膜外,极少情况下可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形成哑铃状肿块。文献报道,脊膜瘤大多数单发,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以2.0〜3.5cm居多,呈实质性,质硬,包膜完整,有较丰富的小血管网。肿瘤基底较宽,与硬脊膜粘连较紧,很少附着于蛛网膜。脊膜瘤病理的显著特征为瘤内多见钙化,其诊 断主要依靠CT和MRI。MRI显示肿瘤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明显优于CT,CT显示肿瘤内钙化及周围骨质异常状态优于MRI。较大脊膜瘤向硬膜外生长,可侵犯椎体和硬膜外脂肪静脉丛,椎体因长期受压,呈增生性改变为主。增强后,脊膜瘤与脑膜瘤一样,多呈显著均匀强化。

回顾分析,本例脊膜瘤发生于非好发部位,肿瘤巨大,对周围骨质以骨质破坏为主,均非脊膜瘤典型表现,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关于骶部脊膜瘤的报道很少,且均为个例分析。国内两例骶部脊膜瘤均体积巨大,对慨骨产生显著溶骨性破坏,其中一例为恶性脊膜瘤,于骶前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笔者认为,骶管容积与颈胸腰段椎管相比明显较小,骶管内肿瘤引起的临床症状较颈胸腰段者轻,故骶管内肿瘤发现时多较大,并较早引起骶骨骨质破坏。源于骶管的脊膜瘤是否亦是如此,有待于临床更多病例的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