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海战之5.3:决胜一击

 pf2019 2021-01-17

克拉克基地是美国远东空军(The American Far East Air Force)的重要基地,但不是全部。其他如克拉克西北的伊巴也有机场,而且有雷达;棉兰老岛上还有另外的基地。全部算下来,美国的远东空军有各式战机将近200架,其中战斗机153架,轰炸机21架,另有零星的观察机及万能的PBY卡特琳娜。

战机数量比珍珠港的还多。

而且有预警时间。

但还是几乎覆灭的命运。

太平洋海战之5.3:决胜一击

日本帝国对菲律宾的空袭,主力是驻台南的第11海军航空队,此外还有陆航的第五航空集团(5th Air Group)。但陆航主要提供的是轰炸机,九七式战斗机因为航程不足,负责辅助海军舰队的防空。

珍珠港的突袭始于当地时间0755(一说0748),菲律宾跟夏威夷有18小时的时差,所以珍珠港事件发生时,马尼拉时间是8日凌晨0155。

0240,事件发生不到一小时,驻马尼拉的亚洲舰队总部收到遇袭电报,但却没上报麦克阿瑟。也许是没把他当回事吧,毕竟老麦是陆军的。

0340,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萨瑟兰(Richard Sutherland)准将从收音机里听到珍珠港遇袭的事,通知了麦克阿瑟。军国大事居然是听收音机知道的,感觉有点荒唐,倒也说明了当时普通的美国人对战争确实没有很上心。题外话就是十年后老麦被解职也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

0400,萨瑟兰通知了远东空军的老大,少将布里尔顿(Lewis Brereton)。51岁的布里尔顿名气不大,但跟阿诺德同辈,都是陆航元老,为美国空军的奠基者之一。

0500,布里尔顿用B17攻击台南航空队基地的计划被萨瑟兰否决。原因么,估计是怕出差错-------毕竟是从收音机听来的,没收到上级命令。如果那是播音员的乌龙或者谣言,麻烦就大了。

0530,战争部命令下达到麦克阿瑟,确认与日本帝国已处于战争状态,命令立刻启动橙色计划,向作战航程内的日军目标发起攻击。

橙色计划在太平洋海战之一:宏图有略述

0615,麦克阿瑟收到电报,称棉兰老岛的达沃机场被日机攻击。棉兰老岛位于马尼拉南面近千公里,所以这当然不是台南航空队干的,攻击来自轻航母龙骧号。不过美军损失不大,只两架卡特琳娜,日军21架战机也损失了两架。

太平洋海战之5.3:决胜一击

0715,布里尔顿面见麦克阿瑟的要求再次被萨瑟兰拒绝。

0800,华盛顿的阿诺德电告布里尔顿,让他小心,不要被日军干在地面上。

0830,克拉克基地的数十架P40起飞,为马尼拉、克拉克以及伊巴基地提供空中护卫;克拉克基地所有18架B17全部升空,不过没来得及装炸弹只是飞起来而已,总比趴在地上被打强点。

0850,布里尔顿请求出击,萨瑟兰拒绝,让他继续等。

0925,日军陆航轰炸机攻击了吕宋岛北部的土格加劳机场及碧瑶总部,布里尔顿再次请求出击,萨瑟兰再次拒绝。其实,布里尔顿是少将军衔比萨瑟兰的准将高,但萨瑟兰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

0930,108架轰炸机跟84架零战从台南机场起飞,目标克拉克、马尼拉基地。这是日军主力。

0940,萨瑟兰还是没给出击命令,反是下令用B17带相机进行侦察飞行。这指令有点奇怪,巡逻周边的空域海域防止登陆才是正道,因为日军突袭已迫在眉睫。带相机去拍人家的基地,目的当然是将来的攻击,这其实可以缓一缓吧?

1014,麦克阿瑟下令布里尔顿出击。但此时战机已经升空快两小时了,得加油。于是各类战机斗机落地加油,轰炸机加油之外还得装弹,前面是紧急升空没装弹的。布里尔顿的计划,是下午两点出击,目标台湾。

1130,伊巴基地的雷达发现日机主力,距离210公里,伊巴跟克拉克基地的P40战机升空拦截。但飞行高度过低,没截到日军的轰炸机反是碰上了零战,不是零战的对手,大约被打掉一半。

1210,侦察用的大相机运到克拉克基地,两架B17升空。

1235,主力轰炸机群抵达克拉克基地上空,日飞行员终于松了一口气:珍珠港突袭已经过了10小时,本来预期是至少有一波美军截击,居然没出现。

对美军而言,结果是灾难性的。

太平洋海战之5.3:决胜一击

日军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炸弹爱怎么扔怎么扔,机枪爱怎么扫怎么扫,那感觉估计跟打游戏似的。基地里正在加油的数十架战斗机中,只有4架飞了起来,其余全被钉在地上。幸运的是,这一波攻击中基地里16架B17倒是都没事。不过,这幸运非常短暂。

日军轰炸机走后,干完P40的零战来了,扫射之下将B17击毁12架重伤4架,全毁,就那装了相机飞出去去拍照侦察的两架幸免。

前后两波攻击,加起来时间不足45分钟。

一击之下,日军摧毁了美国远东空军过半的P40战斗机,过半的B17轰炸机,其他老式战机还不算。但对美军而言,最致命的不是过半战机被毁,而是克拉克基地的通讯中心被炸掉了,丧失指挥功能,无法有效指挥剩下的半支残军。而且伊巴基地的雷达被毁,美军丧失了预警手段。

日军的损失只是6架零战。

1942年1月,克拉克基地被日军占领。没有援军又没了空权,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命运可想而知。所以日军在12月8日对克拉克基地的突袭,可称决胜一击。

其实,老天已经给了美国人机会的:0930出发的日机主力,本来计划是天亮前起飞,但当时的台南机场浓雾,所以耽搁了几个小时。

空袭过后,当天下午阿诺德致电布里尔顿“有9小时的时间预警,居然还这么惨,你特么是怎么回事?”。12月17日,珍珠港的陆军司令Walter Short被马歇尔降级解职,但对于麦克阿瑟,马歇尔没动作,只是在报告中说“居然被日机打的措手不及,真不知道他究竟在干啥”。

麦克阿瑟跟Walter Short同年,但麦克阿瑟名气声望都比后者高,而且当过西点最年轻的校长,也许是这个原因吧。

题外话就是萨瑟兰这人好像不怎么样,跟麦克阿瑟差不多自大。据说在一次争论中,西南太平洋的陆航司令乔治.肯尼(George Kenney)用笔在一张纸上点了一个点,对萨瑟兰说“你对航空的了解就像这个点,而这点之外,是我对航空的了解”

肯尼确实有这底气,他是1917年加入陆航当飞行员,而萨瑟兰是在1940年才开始学飞行。本来么,所谓闻道有先后,这也没啥,但萨瑟兰却跟阿诺德要飞行资格,被拒绝了。后来是在菲律宾陆军里拿了个飞行资格,跟麦克阿瑟的菲律宾元帅一个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后升至中将、当时少校军衔掌管B17机队的Emmitt O'Donnell回忆说“其实也不是某个人的错,当时大家都没准备好”。俺倒是比较认可这说法,虽然橙色计划更新了二十年,但那毕竟是纸上谈兵,真正见血的时候,要有个适应过程。开战之后几小时就要求被动方还击,要求好像有点高了。

太平洋海战之5.3:决胜一击

其实,这5.1、2、3三节都是过门,题目既然说的是海战,真正的主角当然是舰艇。

8日的突袭中美远东空军损失巨大,但接下来的一天台南天气恶劣,日机起飞困难未能继续扩大战果。10日,日陆军、陆航、海军、海航大举出动,开始登陆菲律宾。

碧瑶西北的维干城(Vigan美岸)是登陆点之一,日军630吨的扫雷艇no 10被P35扫射后爆炸沉没,但随后低空掠过时,P35被爆炸的碎片击中坠海,上尉飞行员Samuel H. Marrett阵亡。此外,另一艘扫雷艇no 19被击沉。

B17当天也有出动反击日军的登陆,但高空轰炸效果……..基本为零,no 19是唯一可能的战果-------如果真是B17击沉的话。B17的水平轰炸之后被证明在海战中效果甚微,这一战,大概就是她扮演的第一个路人甲吧。

所以,两扫雷艇就是美军三天来最大的战果

自己当然也有损失

在10日的攻击中,马尼拉湾内的甲米地海军基地当然是日军重点目标。1500吨的潜艇海狮号(SS-195)被两颗航弹击成重伤,但好在此舰正在大修,人员伤亡不大。修复无望的情况下,25日弃舰,将深水炸弹放潜艇里自沉了。

海狮号泊位的隔壁就是USS Bittern (AM 36),一艘840吨的扫雷艇。这扫雷艇倒是没被直接击中,但近失弹跟海狮号的碎片致其重伤,也只能放弃。

话说,这是扫雷艇是Lapwing级,这一级所有48艘扫雷艇/改装辅助舰都是以鸟的名字命名,比较有特点。回头也许会有一节专门说这个。不过,俺认识的鸟总共估计不超过20种,还是包括鸡鸭鹅在内的,多数名字就算给中文俺都不知道是啥样子,比如Bittern是麻鸦,Lapwing是田凫,都要查图片才知道的。所以,这种单词该不该记?

下一节可能会聊聊荷兰潜艇的出处,如果找得到的话,因为按时间顺序的话,有一艘在14日被击沉。而且那是蛮特别的一艘,没有姐妹舰就一根独苗,而所有舰员,更是仅幸存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