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时光 No.025】赵永刚:和“Time out”有关的两篇散记

 嘉年华ing 2021-01-18

和“Time out”有关的两篇散记

        文|赵永刚

  

              一、Time out

  事情有点严重了,今天第一次凑了娃娃,打了屁股,我当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今天娃娃的一系列反应,我是始料未及的。

  在我的观念里,男孩子调皮捣蛋,父母管教的时候,打两下很正常,我小时候印象中挨了不少打,我们那个年代,父母打孩子正常,也有鞭子抽,吊房梁上打的事情,所谓棍棒下面出孝子。

  今天接上娃娃,他扒在车门上,朝老师摆手再见,头一直朝外面,车子走远了才回过头。我说,娃娃今天开心不,娃娃不说话,低头在玩,说,我想回家。

  到了工作室电梯口,发生了惊悚的一幕,一个中年女人背着书包咆哮,前面的儿子哭丧着脸,女人一边脚踢儿子,一边打骂,大意是儿子上学没带课本之类,像是外地口音,女人发狂的踢打,我注意到该是上小学的年纪,那儿子嘴巴紧紧的,露出执拗忍耐的表情,被妈妈踢翻在地,又爬起来,站在电梯的一角。

  这个时候,儿子吓坏了,呆呆地看着这一切,我猛然意识到什么,赶紧抱起儿子,娃娃紧紧地楼住我的脖子,脸贴着我,浑身有点发抖,电梯到四楼,赶紧逃离电梯。

  从电梯到工作室门口,不过20米,平时都是娃娃冲出电梯,跑到门口。出了电梯,放下儿子,他竟然爬在地上不起来,嘴里嘟囔着,娃娃好累。只好抱紧回工作室,这个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什么。

  回到办公室,一般这个时候,娃娃会自己玩一会,喝水,这个时间,一般有一泡屎,再看会动画片。而今天,娃娃一直要我抱,或者躺在地上哼唧,连上厕所都要我抱着。

  腰有点酸,靠着按摩椅想放松哈,儿子下来按动了电钮,说这样会很舒服,这个时候,他站在我身边,扬着脑袋和我说话,我看到娃娃的眼神,突然明白了,儿子还在惊恐之中。

  原本每天这个时候,妻子下班接走儿子以后,我可以利用晚上这段时间做点事情,突然觉得事大,决定早点回家,破解这个难题。

  我想起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调皮,起火了扇了几下,女儿曾吓得尿裤子了,想到这里,愈发难受。

  回到家里,全家人算是到齐了,之前,和妻子电话交流过打娃娃屁股的事,决定把这件事情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妻子抱起娃娃:今天爸爸打你了,打你那里了,屁股,疼不疼,疼,爸爸为啥打你,太调皮了,还疼不疼,不疼了。

  随后,妻子进厨房做饭,姐姐回屋做作业,儿子在客厅玩。我到阳台给花草浇水,这个时候,儿子在外面找我,我应一声,儿子进来拉起我的裤腿,塞东西进去,呀,冰……原来儿子打开冰箱,抠了些冰塞进我的裤腿里。

  怎么这么坏?我露出气急败坏的样子,儿子边跑边说,看你还打娃娃屁股不,看起来必须道歉了。

  娃娃回到客厅,照例又爬在地上,我喊一句,妈妈来了,急忙爬起来若无其事地看电视。饭后,娃娃又开始捣蛋了。

  这时,妻子把娃娃放在婴儿饭桌里,儿子大了,有限的空间里限制了娃娃的活动,他挣扎几次,也无法挣脱出来。

  任他哭闹几次,儿子终于平静下来,妻子开始教儿子一个英文单词,叫time-out,一边告诉娃娃,以后犯错误,不许爸爸打屁股了,但必须接受time-out的惩罚,就是要关在饭桌里,反思错误,很快,儿子和妻子开始愉快地聊天了。

  我开始在网络上查找这个词的含义,本质的意义是停止一切活动,平静下来反思,让情绪平静。看过很多注解,我很感触,我的父母在家庭事务中习惯于争吵,甚至动手,这一点对我影响很大。而妻子一家在有分歧时,冷处理,大家先平静下来,放一放,缓一缓,再来解决。

  很显然,time-out很适合娃娃,我的打屁股是容易产生副作用的。

     二、敬畏师者

  娃娃在籽学书院每天的生活,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老师们总会在家长群里留下孩子们的点滴,照片,视频很多,家长们各自找自己的孩子,留存。

  有时候看着看着,就笑了。今天看到他和璐璐老师的照片,又乐了,这是干嘛?打坐吗,那儿子似乎很随意。娃娃很喜欢璐璐老师,总会在家里念叨。但有一次,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却让我发怒了。

  放学后,璐璐老师有事来我工作室,进屋后,递给娃娃一盒酸奶,娃娃道谢后去玩,我俩坐着说事。

  一会,娃娃就跑来了,腻歪在老师怀里,一块玩。我们说我们的事。突然,娃娃把喝完的酸奶盒子扔向老师。

  我停止和老师说话,厉声要求娃娃道歉,娃娃起先不愿意,被我呵斥后开始掉眼泪。说了几次,仍然不情愿。

  time-out ,娃娃只好自己去坐到一边的椅子上,虽然我和老师说话,眼睛瞄着他,他一会低头沉思,一会看向我们。爸爸,可以下来了吗?不行,再反思5分钟!

  5分钟后,娃娃祈求我想下来,好吧,下来,给老师道歉,好吧,可我不知道我错哪了。我这才明白,孩子扔老师酸奶盒子的举动其实并无恶意,一来是想参与我们的交流,二来是向老师示好。

  他在表达爱,只是方式错了。我耐心地给孩子讲了老师,要尊敬老师,老师是知识传播的化身,敬畏老师就是敬畏学问,扔瓶子是十分恶劣的,极不礼貌,是坏孩子的表现。最后,我陪着孩子,向璐璐老师道歉。

  这件事过去有段时间了,我还在不经意间给孩子提醒这件事的严重性。今早,和高三学生郑妈妈聊天,她也提及孩子成长中一次类似的事件,都认为,连老师都不尊重,怎么能学好,学好又有什么用。

  而实际上,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些家长对老师的傲慢与偏见,特别是那些官员,和暴富的人,指手画脚,无奈的时候,大多沉默,说什么呢,家长的见识就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对师者的傲慢和偏见,是你给孩子挖的最深的坑


作者

赵永刚生于197412月,陕西洛南人,大学历史专业背景,从事过教师、记者、策划、自主创业,从事教育培训及文创多年,喜欢读书,思考,随手随心记录些文字,没有加入任何组织和协会。在这里,只是一个教育从业者和父亲。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