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在陕西】姚才华:晒豆豉

 嘉年华ing 2021-01-18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的追怀…

  豆豉和酱豆儿是漫川风味小吃的双绝,二者所用主要原料基本相同,但是做法各异,口味儿也截然不同。

  在漫川,豆豉不叫豆豉而叫豆食。漫川豆食鲜美可口、香气独特、远近闻名,凡来漫川旅游观光者,回家都要带上一袋或几瓶豆豉自己享用或馈赠亲朋好友,他们吃而不厌,赞不绝口,吃了还想再吃。

  做豆豉的主要原料是黄豆、辣椒面儿、花椒粉儿、五香粉儿。豆豉的做法比较简单。首先用簸箕滚出颗粒饱满、皮薄肉多,没有虫眼儿、没有霉烂变质的黄豆,洗净,浸泡在大盆里,如果是干黄豆,一般要泡一天一夜,待其完全泡胀后,再上锅蒸煮。

  煮豆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火候,掌握好煮豆的软硬程度,煮得太软,做出豆豉有苦味,而且不美观;煮得太硬,吃的时候会觉得没熟。所以煮的时候,煮到刚刚过心最好,火小一点,尽量别把豆子煮破,这样做出来的豆豉才能颗粒饱满,金黄亮色,让人一见便满口生津。

  第二步,黄豆煮熟晾冷后,舀进细竹筛里,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发酵,也叫“发汗”。“发汗”时豆子不能铺得太厚,也不能铺得太薄,太厚不利通风,太薄会使水分蒸发过快。

  发酵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而定,如果天气寒冷,发酵时间一般需要十五到二十五天。

  发酵好的豆子很黏糊,用筷子挑起来拉着长长的细丝,这时候再拌上食盐、花椒粉、辣椒面儿等五香佐料,然后摊在竹筛里晾晒至半干,豆豉就做成了。

  做好的豆豉最好装进陶瓷罐中,密封保存,这样既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且香气也不会散掉,随时享用,极为方便。

  记得小时候,每年入冬后,母亲都要晒豆豉。母亲做的豆豉颜色红润,香气四溢,看一眼就让人口水直流。因此,豆豉还没晒好我们就开始偷吃,母亲常常嗔怪我们这些小馋猫,等不得鸡蛋裂缝。

  等到豆豉晒好了,母亲给我们做上一盘香喷喷的豆豉炒肉或是豆豉扣肉,让我们一饱口福,再把豆豉装进陶瓷罐儿里,装箱入柜,密封保存。

  几天不吃豆豉了,肚子里的小馋虫就蠢蠢欲动。上学前,我翻箱倒柜,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偷偷抓上一把,揣进衣兜里当干粮。

  放学回家后,母亲饭还没做好,我早已饥肠辘辘,忍不住又悄悄抓上一把,躲在角落里尽情享用。结果被小妹发现了,我一把把她拽过来,给她倒了几颗,而且哄她不许告诉母亲。

  后来,母亲发现罐子里的豆豉折了,就把我们几个叫到一块儿追问,大哥说不是他吃的,姐姐说她没吃,妹妹也掘着小嘴儿说她没偷吃。我们又相互诅咒说谁偷吃了谁是小狗,谁偷吃了谁是小猪……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豆豉是咸的,小妹吃了一股劲儿要喝水。哥哥和姐姐发现了端倪,他们给妹妹一颗水果糖,妹妹就把我“出卖”了。他们都骂我是饿死鬼变的,就给我起了个绰号,美其名曰“饿老叼”。

  如今,母亲辞世已经十几年了,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豆豉了,每每想吃豆豉的时候,我会去集上买一瓶,但是吃起来哪里有母亲做的香呢!

姚才华,男,山阳县漫川中学教师。茶余饭后舞文弄墨,先后在《教师报》《读写周刊》《商洛日报》《商洛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六十余篇。



  嘉年华时光  原创文学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