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米虫”做的特色食品?其实是山西扛把子美食!

 忆乡忆客 2021-01-18

擦圪蚪

山西有一种食物。

远观盘中,层层叠叠,每根长如一个半小手指,颜色幼白。

像极了女生见了会尖叫,男生见了会掀碗的某种小动物。

再走近看看,才会松一口气,什么嘛,原来是面。

这就是山西被称为“擦圪蚪”的面食,又称“擦尖”。

PART 01

相比如精细费工的其他面食,如刀削,手擀,剔尖之类,擦尖的难度系数与制作工序简直简单得不得了,是忙人必备。

再者说,这种面食是老幼皆宜的。

短小,易于消化,适合消化不良,肠胃不适,体质虚弱, 还有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曲高和寡,受大众欢迎的才是通俗流传的。

两项加在一起,所以擦尖是山西面食扛把子。                                

山西面食

在《中华面点史》中曾有这样一条记载。

“蝌蚪”形食品在宋代《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中已有描述。清代《乡言解颐》卷四中有“蝌蚪子”:“麦、菽二屑各半,和面,用木床擦入沸汤中,熟而捞出,拌卤食之。

比起小编的含沙比喻 ,在古书中的记载用得多。

擦尖最多的是用红面,煮沸的水让面在锅中上下翻腾,像蝌蚪在河中嬉戏。

端出一碗,用大勺将卤浇在面上,红面蝌蚪若隐若现,像是蝌蚪在河中静眠。

尝进嘴里,面在嘴里滑不溜秋,像是逃避你咬下嘴。

这时候你要问了,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好做?

这时候车就不得不拿出一个形似削皮器和搓衣板结合体的“神器”——“擦床”,构架像搓衣板,只不过中间是带有小孔的铁皮,把面团按上去来回搓就完成啦。

没有擦床的可以卸了搓衣板把方形削皮器镶上去。

开玩笑的,现代物流如此发达,万能的互联网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一起来徜徉在蝌蚪的小河流里体会山西面食的博大精深吧。

关注我

发现更多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