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品尝山西面食

 微卫星空间 2022-05-16 发布于河南

    春节假期自驾走了一趟山西,越晋城,过长治,到榆次老城,先后参观了常家庄园、晋祠、宋氏老宅、渠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名胜古迹,并品尝了山西多种小吃,领略了晋中地区的风土人情。所到之处的名胜古迹前文已作介绍,这里将介绍几种地方风味小吃,权作留此存照。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添加了绮丽的一笔。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擀面、拨鱼、揪片、猫耳朵、擦面、河漏等各种面食更是令人应接不暇、数不胜数。

   
【原创】品尝山西面食

莜面栲栳栳

    “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这是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而栲栳栳,也因此名扬天下。到了山西,自然是不能错过这道美食的。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中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常用来迎亲送友、款待宾客,颇具乡土风味。其色泽土黄,性寒、筋道醇香。食时蘸上羊肉卤,味美可口。如果配以辣椒或蒜醋汁,更有滋味。

    关于莜面栲栳栳的制法、名称来历,要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辞海》)。唐寅有诗云:“琵琶写语番成怨,栲栳量金买断春。”看来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再后来这种民间面食传遍了晋、陕、蒙、冀、鲁等地,成为北方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民间还有一种说法,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此是民间传说,但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民间除了是家常美食外,确实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吃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栲栳栳面的做法很简单,只要三个步骤就好:一和面,二搭卷,三火候。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好,稍晾揉成光滑面团;然后趁热搓条,揪块,在光滑的石板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匀的长片儿;再往手指上一绕,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圆筒形,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接着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像蜂窝一样,蒸10分钟,暄腾腾的栲栳栳就熟了。

 
【原创】品尝山西面食

猫耳朵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面食。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白面、高粱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因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

    猫耳朵,是用拇指肚将小面块在手心或案板按成猫耳朵形状,下在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打卤、浇头,或炒着吃,这种面食形状美观,赖煮不坨,有嚼头又经饿。

 

【原创】品尝山西面食

红面擦尖

    红面擦尖又叫“红面擦蝌蚪”,因用擦子擦出的面在沸腾的锅中上下翻腾,犹如蝌蚪在池中嬉戏而得名,是山西面食制品中一道独特的奇葩。形如蝌蚪的面条,用高粱面制作,山西人情有独钟的把高粱面叫“红面”,所以也叫“红面擦蝌蚪”。“红面擦尖”的制法简单,操作方便。所用的原料广泛,可以是纯小麦粉,也可以是小麦粉中掺入玉米面、高粱面,或豆面、榆皮面等各种杂粮粉,粗粮细粮搭配,使其营养丰富,色泽鲜亮,食欲性强,夏季食之避暑降温,冬季食之驱寒增热,尤其是其形状独特,入口稍加咀嚼便如蝌蚪游入胃海,口味清淡,易于消化吸收,并能促进胃蠕动,增加胃动力,是养生的最佳饭食。

——原文发表于2012.3.9.微卫星新浪博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