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霸题库|2021备考诗歌鉴赏专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1-01-18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夜坐

韩偓①

天似空江星似波,时时珠露滴圆荷。平生踪迹慕真隐,此夕襟怀深自多。

格是②厌厌饶酒病,终须的的学渔歌。无名无位堪休去,犹拟朝衣换钓蓑。

[注]①韩偓(842年~923年),晚唐五代诗人,唐时曾在朝中为官,深受皇帝器重,后触怒权臣朱全忠而被贬。②格是:已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仰视写远景,后俯视写近景,通过运用星、露、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优美的夜景。
B.颈联使用叠词技法精巧,"厌厌""的的"两处叠词的运用强调了诗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C.尾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表明两种不同的生活,诗人表示如今无官一身轻,可以不再为名位所扰。
D.诗中表达方式多样:首联景中含情;颔联叙事与抒怀相结合;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感,抒情较为直接。
2.诗人说“此夕襟怀深自多”,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悬崖边的树

曾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节用"风""平原""山谷""悬崖"勾勒出一副奇特的图景,展示了树生存的环境。
B."倾听"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悬崖边的树尽管处境困难,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向往之情。
C."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通过描写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
D.这首诗的节奏缓而不慢,调子低而不沉,独特的意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悟出生命的真谛。
2.本诗最后两句能否换成“它似乎即将展翅飞翔,却又像是跌进深谷里”?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①,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②。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③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注)①焦釜:烧糊的锅。②“汝说”句:《晋书·刘伶传》载,刘伶不满现实,纵酒放荡,经常乘一辆车,带一壶酒,令人带着锄头跟随,并说“死便掘地以埋”。③肆:这里指打碎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以比喻、夸张的手法交代自己病酒反应的严重,也暗示了词人曾长期酗酒。
B.刘伶嗜酒典故的运用,意在表现词人决心结束自己像刘伶一样嗜酒如命的过去。
C.“况怨无大小”四句,以议论的方式表达词人对曾过量饮酒的反思,富有哲理意味。
D.从题目和内容看,这是一首戒酒词,但在戒酒的背后,隐隐有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2.有论者说本词设计了一主一仆的角色表情达意,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个特点,并说说这样设计的好处。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秋夜感怀

宋·刘辰翁[注]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

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宋亡后,矢志不仕。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叶著秋声"两句写深秋时节,树叶已落光,虽无秋声,但鬓角的凉意让人难耐。
B."惟有老人心似醉"一句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
C."未晓偏醒"中的"偏"字强调天未亮不想醒却醒了,写出词人内心的不情愿与无可奈何。
D."此恨难平"中的"恨"字具有深意,对于词人来讲,国破家亡之痛令他难以释怀。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亦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所抒情感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频酌淮河水[注]

戴复古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都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注]宋孝宗隆兴元年,南宋遣使与金人议和,次年订立合约,于是宋、金呈划淮而治的局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由客饮淮水起笔,不断地畅饮淮河水,着一"频"字,形象地表现对此水的无限深情。
B."水多咸"一方面是写实,海水是咸的,不少井水也带咸味;更多是在暗讽南宋最高统治者偏安一隅,醉生梦死。
C.第五句进一步写出淮河水的美,春风吹拂,绿波荡漾;第六句情绪急转直下,"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
D.诗人杨万里有"人到淮河意不佳"之句,本诗七、八句和此句一样,都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思和忧愤之情。
2.全诗各句均不离“水”字,咏水抒怀但角度不同,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湖南羊处士别业

刘长卿

杜门成白首,湖上寄生涯。

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

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

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紧扣羊处士的"处士"身份,言其闭门自处一直到老,在湖上以打渔为生。
B.颔联描写羊处士别业的环境:丛生的秋草遮蔽了小径,孤零零的房屋独处寒塘。
C.颈联用语传神:"尽"写出了归鸟渐渐隐没于村庄尽头,"斜"刻画秋水的形态。
D.中间两联写景壮丽,画面开阔,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仰视有俯视。
2.诗歌尾联是怎样突出羊处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黄钟・人月圆)为细君寿

魏初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

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

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

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注】此曲作于魏初远别妻儿,在外做官弃波之时。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前两句,抒写奔波在外的艰辛感受,寒云密布、冷雪扑人、路途艰难。
B."但教"三句,作者希望妻子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別舍不得花销委屈自己。
C."从今"三句,展示了合家团圆的明天,全曲在这美好的憧憬之中自然结東。
D.这首小令是写给妻子的,所以用语浅显,表达直露,但情感殷殷,真挚深沉。
2.这首曲为妻子生辰而写,但为什么开篇说的都是自己?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整,别开生面;"青""白"相见,色彩明丽;"横""绕"二字写山画水,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B.颔联从语意上看可视为流水对形式,即两句语义相承,而从对偶角度来看,不是工对,甚至可以说不"对",这种不以形式束缚内容的写法流畅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关心。
C.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情达意。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直抒胸臆,扣人心弦。
D.尾联两句,情意更切。和友人于马上挥手告别,诗人没有直说内心感受,只化用《诗经·车攻》"萧萧马鸣"一句,著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义,可谓鬼斧神工。
2.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借助物象来表达“游子意”“故人情”的。

九、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郑板桥赠给他的朋友包括的诗。
B.诗人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听到窗外风吹萧竹之声,让他产生联想。
C."疑是",用得非常妙,好像他听到的是民间的百姓的呻吟之声。
D.诗的第三句诗人写他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小官,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情感。
2.“一枝一叶总关情”有什么含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声?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客归江州

韩 翃

东归复得采真①游,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②。

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

闻道泉明③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

[注]①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②白鸥洲:指白鸥翔集的沙洲。此处借指客之家乡。③泉明:指晋陶渊明,此称其为泉明,乃避唐高祖李渊之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送客人归江州隐居,但并无送别时的伤感,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B.“江水迎君”采用拟人手法,客人归心似箭、归程片刻不能迟的心态跃然纸上。

C.“青雀舫”“白鸥洲”写出了诗人对客人旅舟华美,家乡景色宜人的赞美与羡慕。

D.尾联写诗人听说陶渊明居所离客人很近,定会借探访陶渊明居所之机去拜访客人。

(2)请从表现手法上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①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②。

此时③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对杜甫的思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此诗作答。②何逊在扬州:何逊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有《咏早梅》一诗,何逊是杜甫所喜爱的南朝梁代的诗人。③此时:指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末、二年(761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将裴迪与何逊相比以赞美裴迪的咏早梅诗,以此来表达对裴迪和他所赠之诗的推崇。
B."此时对雪遥相忆"是说裴迪送客时雪中遇梅,突出梅之洁白,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颔联承"动诗兴"而来,遥想裴迪对自己的相忆,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谊。
C.颈联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而诗人却庆幸未蒙以梅相寄,以免勾起伤感。
D.尾联描写江边梅花,渐趋吐蕊,朝朝暮暮,催得作者白发丝丝,繁霜染鬓。
2.诗歌尾联中 “朝夕催人自白头”,诗人“白头”因何种复杂的情感而催?请结合全诗分析。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①

叶梦得

渺渺楚天阔,秋水去无穷。两淮不辨牛马,轻浪舞回风。独倚高台一笑,圉圉②游鱼来往,还戏此波中。危槛对千里,落日照澄空。

子非我,安知我,意真同。鹏飞鲲化何有,沧海漫冲融。堪笑磻溪遗老③,白首直钩溪畔,岁晚忽衰翁。功业竟安在,徒自兆非熊④。

[注]①本词作于1138年,词人时年62岁,任建康知府。濠州观鱼台相传为《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观鱼论辩之处。②圉圉:困而未舒貌。③磻溪遗老:指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在磻溪垂钓时遇文王。④兆非熊:指明主将得贤臣的预兆。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描写了词人身处高台之上所见的秋水日暮之景,由远及近,营造出广阔渺远的意境。
B."轻浪舞回风"即"回风舞轻浪",其中"舞"字用得极为巧妙,形象地写出风掀江浪的情态。
C.上阕写大江之中游鱼戏水,不仅点题,同时也以鱼写人,表达词人纵情山水的自在和快乐。
D.词人化用了庄子的言和事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将典故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笔法灵活。
2.词中运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与解析

一、答案:1.C; 2.①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平生踪迹慕真隐”中可以看出诗人原本就羡慕那些真正的隐士,在不得志的境况下希望追寻隐逸的归宿。②对自身病痛的感伤:“格是厌厌饶酒病”表明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只借酒消愁,却又体弱多病。③对官场失意的愤懑:从“无名无位堪休去”表明诗人本受皇帝器重,现受权臣排挤而被贬,无名无位。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无官一身轻,可以自由地追寻隐士的生活”说法错误,这是诗人对官场失意的不满而说出的无奈和激愤之辞。

二、答案:1.C; 2.不行。①“跌进深谷”是指向苦难屈服,一蹶不振;“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展示树蓬勃向上的形象,寄托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②如果将这两句的顺序互换过来,那么悬崖边的树最终更可能跌落深谷里,向苦难屈服,进而树的形象及诗歌的主旨与基调都会彻底改变,所以无法互换。
解析:“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错,这首诗以树喻人,托物言志,并不是要赞美大自然。

三、答案:1.B; 2.特点:①词人以“汝”称酒杯,以“老子”自称,将酒杯拟人化,与酒杯形成主仆关系。②通过主仆问答的方式,词人以嗔怪的语气指责酒杯的冷酷无情,让酒杯赶快离开自己;酒杯先进行了一番辩解,最后表示听从主人的调遣。好处:打破词在写法上的传统特点,幽默风趣,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解析:“意在表现词人决心结東自己像刘伶样嗜酒如命的过去”错,词中是以酒杯的语气对词人打算戒酒进行委婉辩解。

四、答案:1.B; 2.①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建立功业的曹孟德为周郎所困,最终也消失在历史深处,作者借此表达了看淡功名利禄的豁达心态。②而本词则借不能忘却曹孟德,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执着于收复故土的宏大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错误,前一句“满城明月半窗横”,意思是皓月当空,明月当窗的夜晚美景,这句“惟有老人心似醉”紧承“满城明月半窗横”,词人沉醉在这种美景当中,不是借酒沉醉,主要是不愿面对社会现实。故选B。

五、答案:1.C; 2.①一、二句侧重于动作描写,描写客到淮河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表现了诗人对故土无限的深情;②三、四句从味觉来写,以东南水咸来对比衬托淮水味美,来表达对中原故土的深情热爱;③五、六句从视觉来写,描绘淮河春风绿波之美景,来表现诗人对中原地区的眷恋之情;④七、八句直抒胸臆,写淮河水中含有抗金英雄的热泪,劝解不要饮用,透露出沉重的故土分割之痛。
解析:“第六句情绪急转直下,‘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分析错误,“郁郁”此处意为“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应是借淮河的美景来委婉传达出对北方抗金军民的崇敬之情。

六、答案:1.D; 2.①用典:化用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陶渊明比拟羊处士,以陶渊明家园比拟羊处士别业,含蓄贴切,富有韵味;②烘托(衬托):以篱笆、菊花等典型景物烘托羊处士宁静淡泊、高雅脱俗的隐者形象。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D 项,“写景壮丽,画面开阔”说法错误。颔联“秋草芜三径,寒塘独一家”和颈联“鸟归村落尽,水向县城斜” 描写了羊处士别业的环境:秋草遮蔽着小径,寒塘边小屋孤零,归鸟渐远,秋水流动;这两联写景不是“壮丽”而是“清丽”;画面也谈不上“开阔”,特别是颔联,如同两个特写镜头,将小径荒芜、秋草丛生和寒塘冷落、小屋寥落的场景写得如在眼前。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从用典的角度上看,诗歌化用陶潜诗文“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容羊处士的居处“秋草芜三径”“自有东篱菊”,用陶渊明来比拟羊处士,以陶渊明的家园比拟羊处士别业,丰富而含蓄地表达了对羊处士淡泊名利、酷似陶渊明的高洁情怀的赞赏,生动贴切,富有韵味。从烘托(衬托)的角度上看,诗歌尾联“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中,“篱笆”“菊花”的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多指清新高雅的人格精神和隐逸的品格,本诗中,以篱笆、菊花等典型意象烘托羊处士宁静淡泊、高雅脱俗的隐者形象。

七、答案:1.B; 2.①写自己奔波之苦,还惦记妻子生辰,足见思家心切;同时也体现妻子生日,自己却远游在外不能在家陪伴的愧疚;②向妻子汇报自己的踪迹和近况,使她悬着的记挂之心放下来;③与后半部分阖家团圆、田园之乐形成对比,体现对漂泊生活的厌恶和对未来平淡而安乐的美好生活的憧憬。
解析:“别舍不得花销”错,这三句的意思是教导妻子:只要身体健康,活得心安理得,这就够了,不要埋怨钱少。

八、答案:1.C; 2.以飘忽不定的孤蓬、浮云,比游子之意,写出了游子不忍离去的情怀;以缠绵的白水、依依落日来比故人之情,表达了故人恋恋不舍的情感;以班马离群时萧萧马鸣,表达游子和故人的深情厚谊。
解析:为“间接抒情----情景交融”。

九、答案:1.D; 2.“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是说外面的这些竹子,无论哪一枝哪一叶,只要风吹草动,都牵扯着我们的视线,牵动我们的心。体现了诗人爱民、为民的心声。
解析:“些小吾曹州县吏”意思是我们这些地方上的州县小吏尽管官职卑微也应时刻想到我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责任。

十、答案:(1)D

(2)①运用虚写。这一联是诗人想象客人到家后赏玩山野的隐逸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客人顺乎天性,放任自然情怀的赞美之情。②用典。“荷裳”化用了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赞美了客人高洁的情怀。③比喻。将山间白云比作“山带”,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解析:(1)D.尾联的意思是听说陶渊明居住的地方就在附近,你可以常常乘着竹轿,前往拜访。表达了诗人对客人隐逸情怀的赞美与羡慕。

(2)“风吹山带遥知雨”,清风吹拂着山间如带的白云,采用比喻,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色;“露湿荷裳已报秋”,露珠沾湿了你荷叶做成的衣裳,提醒着你秋天已至,化用了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的诗句,是用典。诗人想象客人回到家中后,贫玩山野的隐逸情景,风吹山带,客身着荷裳,何其雅洁,荷裳为甘露沾湿,可见他对山野美景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客人高洁情怀的赞美之情。

十一、答案:1.B; 2.①忆友之情。从诗歌的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暮年之愁。从颈联中的“伤岁暮”可以看出,岁月无情,诗人因年华易逝,老之易至而伤感。③思念故乡之愁。从颈联下句“若为看去乱乡愁”可知,诗人唯恐梅花会引发思乡之愁,实际上是表达自己满怀思乡之愁。④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之情。
解析:“突出梅之洁白”和“衬托裴迪的高洁情操”属无中生有。“此时对雪遥相忆”,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意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十二、答案:1.C; 2.①表达词人英雄迟暮的落寞之情。姜太公晚年遇文王,得以一展抱负,而词人晚年却不被重用,只任地方官,自己的理想抱负无人能理解。②表达词人尽管年老仍盼望有所作为。姜太公即使年老仍能成就功业,词人以姜太公自比,希望自己也能在晚年建立功业。③表达词人对自己虚度光阴的自嘲。姜太公把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垂钓上,词人借此反思自己此前安于虚度光阴,未能建功立业。
解析:“表达词人纵情山水的自在和快乐”赏析不正确,词中没有此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