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布斯:生命有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唯一重要的事是做自己

 茂林之家 2021-01-18

2004年,刘强东创办的京东多媒体,线下已经有12家门店,有八九千万的销售额,按照之前的规划,未来将开设500个门店,以苏宁、国美为参照, 前途光明,商业模式清晰,有可预期的利润空间。

刘强东却在此时,决定 停掉已经发展的不错的线下业务,转型为纯线上的电子商务 。

他的想法几乎遭到全体员工的反对。

理由很充分,当时的互联网普及率不高,很多人没有电脑,网络订单不靠谱,当时网上销售额仅占公司的5%,市场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试想,如果是一般人面对这样的的情景,会如何选择?

相信多数人人,都会选择已经发展不错的线下业务,不会去冒险尝试互联网这个未知的领域。

但刘强东展示出了自己的过人的胆识别,力排众议,关掉了线下的店铺,全力押注电子商务。

后来,京东几个发展的关键点,自建物流的战略规划,扩展全品类产品线的战略,同样遭到投资人一致反对。都因为刘强东的坚决,才得以执行这些正确的战略。

可以说,如果没有刘强东的勇气和坚持,也就没有后来的京东了。

由此可见,要想成功,光有正确判断还不够,关键在于你是否够坚定,能否力排众议,坚持己见,这才有价值。

在商业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99年马云做阿里,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2003年马云决定做淘宝,公司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马云疯了,会毁掉公司,但马云坚持了下来。

雷军做手机,很多人不看好,当时的手机已经是红海一片,但雷军毅然前行,最终取得成就了。

因特尔做处理器,周鸿祎做做杀毒,李彦宏决定自有搜索排 业务,这些重要的决定,几乎都是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前行。

所有的伟大公司的CEO都有偏执的一面,乔布斯,马斯克、刘强东,任正非都是如此。

乔布斯:生命有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唯一重要的事是做自己

Facebook的投资人尤里米尔纳,投资了扎克伯格,刘强东,雷军这些价值百亿美元的公司的创始人,他说:“这些超级独角兽的CEO共同的特点是偏执强大,他们绝不是四平八稳,超级职业人可能既讳管理,又能带团队,既懂产品又懂文化管理,如果他不够偏执自信强大,他是做不成百亿万美元的公司的。”

英特尔的传奇总裁安迪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为什么呢?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周围人的言行观念,无形中对我们产生了巨大影响。

渴望认同是人的本能需求,所以他人的期望,他人的眼光和评价,都会给我们施加无形的压力。

就如同萨特所说,他人的期待和目光 ,会成为我们的枷锁,也就是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狱”

如果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事情的时候,就会瞻前顾后,害怕怕失败和批评,不敢有所突破,从而失去进步和发展的机会。

乔布斯:生命有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唯一重要的事是做自己

有一本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是日本的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两位作者是阿德勒哲学的信徒。 在书中 讲述了如何利用阿德勒哲学, 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

书名为什么要叫“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重点在“勇气”而非“讨厌”,作者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成为一个人讨厌的人,而是说,一个人必须有成为自己的勇气,摆脱他人期待和眼光的束缚,哪怕会因此而被人讨厌,也无所畏惧。

如果一个人为了讨好别人,获得别人的认可,很有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主见和目标,成为他人期望的奴隶,失去成为自己的自由。

你够自信够强大吗,当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你时,你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吗?

那么,如何才能坚持做自己,摆脱他人的羁绊呢?有三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

1、自我接纳

一个人首先要肯定自我的价值,才能从他人的眼光中摆脱出来,一个关键就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不同于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认可自己积极的方面,而自我接纳则是接受全部真实的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之所以难以接纳自己,是因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完美的自我模型,在不断对比评价我们,我们认为自己“必须、应该如此”。

如果仔细反省,我们会发现头脑中这些“必须,应该”多来自于他人、社会、组织等等,并不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如果深入思考,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必须”、“应该”,其实并没有实在的依据,并不是必须的,这些可以成为我们的愿望,但如果没有实现也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学会真正的自我接纳,就不会过度渴求他人的认可,我们会获得一份内在的平静,怡然自得。

2、划清边界——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课题分离,就是让每个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把自己的责任转嫁给别人,也不要去背负别人的责任,每个人只关注于自己能控制和能负责的事情,把别人负责的事情分离出去。

按照阿德勒“课题分离”的观点分析,会得出如下结论:

他人是否认可你,是否喜欢你,并不是你能掌控的,因此这是他人的课题。

因此没有必要把这个课题转嫁到自己身上来,分离出去即可,因为你没法控制,只能徒增烦恼。

你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目标是什么,这才是你应该承担的这责任。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课题分离的意义,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任何人都没有剥夺别人受苦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面对,痛苦也好,压力也好,都要自己去承受,人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锻炼中才成长成熟起来。

乔布斯:生命有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唯一重要的事是做自己

3,不为取悦别人而活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多数烦恼,来自于想满足他人的期待。

日常生活,人常常处于三种情绪中:

被他人否定后的沮丧和愤怒;被他人肯定的快乐和满足;期待被他人认可的焦虑之中。

因此、要想追求幸福的生活,首先要获得自由,必须要先从别人的期待和眼光中走出来。

而且最为为关键的问题是,即使你刻意去讨好别人,也不一定能令他人满意,每个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而且时刻在变化。每个人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 ,你期望的回报往往会落空。

因为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自己世界地图的中心 。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写到:“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无论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以他人为中心,都是不对的,我们应当走自己的路,首先照顾好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活出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乔布斯:生命有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唯一重要的事是做自己

那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的成功者,往往都是特立独行,坚持自我,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的人。

虽然,人人都喜欢对他人指指点点,但他人终归只是看客。

人生是自己的,最后所有的结果都要自己承担,忠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自己的人生,必须自己负责,不管别人说什么,最终你必须承担所有的结果,因此勇敢地做自己,哪怕是被别人讨厌,也无所畏惧。

正如乔布斯所说:"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