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种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懂你473 2021-01-18

实时超声诊断法是肝脏疾病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其目的的主要在于:① 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示定性、定位诊断;② 对某些弥漫性肝脏疾病或肝弥漫性疾病的某种阶段作出明确诊断;③ 鉴别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正常肝脏

一.正常肝脏声像图

图3-1-1 正常肝脏声像图:左图为肝右叶肋间切;右图为肝左叶剑下纵切

 

图3-1-2 正常肝脏声像图:肝右肋缘下斜切

 

图3-1-3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

二.肝脏的正常值

正常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分别不超过60mm和90mm,右叶横径不超过100mmm,右叶最大斜径为100 ~ 140mm 。

肝脏弥漫性疾病

 肝脏实质内的弥漫性病理改变称弥漫性肝疾病,常见的有肝炎、慢性血吸虫肝病、脂肪肝、淤血性肝病、肝硬化。

一.肝炎

肝炎是由病毒、药物、化学物质等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炎症性病变,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按其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图3-1-4 慢性肝病,肝静脉变细

二.慢性血吸虫性肝病

慢性血吸虫肝病是由血吸虫卵随门静脉血抵达肝内汇管区形成慢性虫卵结果,既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汇管区纤维化所致。

(一)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声像图

肝脏左叶增大,右叶缩小,肝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网络状或地图样回声分布。肝内门静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径变细,门静脉走向扭曲,肝质地中等。

图3-1-5 慢性血吸虫性肝病

(二)   临床意义

为慢性血吸虫性肝病的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利用其特有的声像图特征,不难于其他弥漫性肝病相鉴别。

(三)    鉴别诊断

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与慢性肝炎根据声像图表现不难鉴别。轻度或不典型慢性血吸虫性肝病患者,则二者难以鉴别。慢性血吸虫性肝病还需与肝占位病变鉴别。

三.淤血性肝病

淤血性肝病是右心衰竭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继而肝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肝脏淤血。

四.脂肪肝

各种原因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肝脏疾病,常见的有肥胖伴高血压症、酒精性肝病,某些中毒性肝病。

(一)    脂肪肝声像图

肝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肝实质回声细小、致密,回声强度由浅至深部逐渐减弱,肝内血管因衰减而显示不清晰。另有肝局限性脂肪浸润不均或称非均匀性脂肪肝,在肝内出现片状低回声,无包膜。

图3-1-6 脂肪肝

图3-1-7 脂肪肝,局部脂肪浸润不均

(二) 临床意义:

根据声像图对脂肪肝作出诊断,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脂肪肝不能作鉴别。

(二) 鉴别诊断

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鉴别。前者低回声无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

五.肝硬化

图3-1-8 肝硬化,肝表面不平整呈锯齿状

图3-1-9 肝硬化,肝内光点增粗,呈结节状 

图3-1-10 肝硬化,肝内光点增粗,胆囊壁水肿(低蛋白血症所致)

图3-1-11 肝硬化,门静脉频谱平坦

2.门高压声像图

(1) 侧枝循环开放   脐静脉重新开放使圆韧带内已闭塞的脐静脉分离而出现管状无回声区,自门静脉左支囊部延向腹壁。彩色多普勒检查门静脉左支彩色条状管道沿圆韧带方向一直通向肝表面,并穿过肝包膜及肌层至腹壁。

图3-1-12 肝硬化,门静脉增宽 

图3-1-13 肝硬化,脐旁静脉静脉重新开放

(2) 脾脏肿大   脾脏径线测值增大,脾静脉内径增宽。

(3) 腹水   肝前、肝肾间隙、腹侧、盆腔出现无回声区,形态不定,且随体位改变而有相应变化。

图3-1-14 肝硬化,肝前腹水

(二) 临床意义:

提供肝硬化诊断的客观依据,提示有无门高压及高压程度的估计,确定有无腹水,估计腹水程度及疗效观察。

(三) 鉴别诊断

肝硬化除了慢性肝病相鉴别外,主要需与弥漫性肝癌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是肝脏体积变化及甲胎蛋白测定值。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一.肝囊肿

(一)    肝囊肿声像图

肝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呈细光带回声,边缘整齐光滑,囊肿后方回声增强,部分囊肿内有分隔光带,为多房性囊肿。彩色多普勒检查囊肿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囊壁偶见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图3-1-15 肝囊肿

(二)    临床意义

超声检查为确诊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对于巨大肝囊肿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三)    鉴别诊断

肝囊肿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肝内血管的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二.肝脓肿

三.肝血管瘤

(一)    肝血管瘤声像图

1.肝脏毛细血管瘤   在肝内出现园形或椭圆形高回声,边界清晰,边缘不整齐,呈花边状。肿瘤大小常较小,直径一般在1 ~ 3cm,彩色多普勒探测由于血流速度甚低,大多数病变均难以显示血流。

图3-1-16 肝毛细血管瘤

图3-1-17 肝毛细血管瘤,内部未见血流信号

2.海绵状血管瘤   本型血管瘤一般较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呈网络状低回声,边缘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探测可有星点状血流信号。

(二)    临床意义

超声方法诊断肝血管瘤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而列为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它能准确地给出肝内血管瘤的位置、数目及大小。

(三)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主要与肝癌鉴别,肿瘤内部的回声特点、质地,甲胎蛋白化验是二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四.原发性肝癌

(一)    声像图特点

1.直接征象   肝内出现单个质硬的实质回声肿瘤,其形态和内部回声与肿瘤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当肿瘤≤5cm时,多呈园形,低回声或结节状低回声。肿瘤周围可有声晕,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显示不丰富。当肿瘤>5cm时,呈园形或不规则结节状等回声,少数呈结节状高回声,肿瘤周围多有声晕,周围及内部彩色血流显示丰富,肿瘤周围有丰富抱球样血流之称。肝癌伴癌肿出血、坏死液化时,肿瘤呈混合性回声。弥漫性肝癌呈肝内布满低回声结节,有时仅呈现肝内光点增粗而无结节样回声。

2.间接征象   (1) 肿瘤压迫血管,造成血管变细、绕行;(2) 肿瘤增大或位于第一肝门处时,可压迫肝管引导肝内胆管扩张。

3.转移征象   (1) 肝癌伴肝内局部转移,在原发肿瘤周围出现卫星状布散的小结节;(2) 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出现低回声,该处无彩色血流信号;(3) 肝癌伴淋巴结转移,在肝门处、腹主动脉旁、锁骨上出现园形低回声肿大淋巴结;(4) 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腹水、胸水。

图3-1-18 原发性肝癌,周围有较薄的声晕

图3-1-19 原发性肝癌,肝前少量腹水

图3-1-20 原发性肝癌

图3-1-21 原发性肝癌,肝静脉内癌栓形成 

图3-1-22 原发性肝癌,肝静脉内癌栓形成,内未见血流信号

五.转移性肝癌

(一)    声像图特征

肝内出现二个以上(极少有单个)大小相仿的园形或椭圆形实质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呈多样化。主要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不同有关,但同一患者肝内所有肿瘤回声应为相同,肿瘤内一般无血流信号。

图3-1-23 转移性肝癌

图3-1-24 转移性肝癌

 (二)    临床意义

确诊原发性肝外的恶性肿瘤患者是否有肝内转移,对肿瘤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提供了主要的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