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残的一生内心煎熬困苦,遁入空门,也有着诸多令人羡慕的成就。髡残(1612年——1673年),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等,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是明朝的遗民。所谓遗民,就是指前朝倾覆而又不肯妥协与新朝的人,明末清初的遗民们更是对自己将要陷入飘零之境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自幼就爱好书画,也非常喜欢读佛书、佛法,在明末清初这样动荡的环境下,“逃禅”就是此时的遗民选择的活动方式之一。明清时期佛教盛行,在这种连圣人都无力回天的乱世之中,有些士大夫“被迫”作出了选择,便以出家为契机,跳出了尘世之外,不理世俗的喧嚣繁嚷。 髡残自由就爱读佛书研究佛法,在这种动荡的时代选择出家为僧似乎是必然的事。明代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自己剃发出家为僧,法号为髡残,又号石秃、石道人、残道者、忍辱仙人、电住道人、庵住行人等。虽然佛门之地看似清净,但实际也在暗中也藏着积蓄着反清复明的力量,佛门之地也起到了遗民之间互相交流的媒介的功用。 髡残的性格耿直却又不喜欢与人交识,常常整日整日的闭嘴不言,是一位沉默寡言、不善交谈的人。这样一位讷口少言的人,在遗民思想难以实现、佛门内部也难觅清净等许多问题和现实的影响下,他最终选择了将生活重心从修禅转向了绘画。 ![]() ![]() 其实即使髡残向往和平清净的世界,但是从他的画中和号中也不难看出来,他的内心世界其实也深藏着激荡而又热烈的遗民情怀,他相交的朋友之间也有谋划反清的遗民。髡残心境的变化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当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