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思维密码5.1-船山的气论

 nbhj2000 2021-01-18
一通则百通

“五百年来学者,真能通天之故者,船山一人,非过言也”,这是谭嗣同的话。船山担得起这般高规格的评价。现在,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人当属毛泽东了,而且很可能影响接下来的五百年;从王夫之到毛泽东,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王夫之影响力跨越千年,在儒学内,当属孔孟之下唯一一人了。
私以为王夫之之所以如此成功,就在于他的气论,即对气的认识。当然,他著作丰富,足以开山立派,是一个原因,历史上如此高产的大儒不多见;当然,他终生未剃发易服,民族气节也令人赞叹。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其独树一帜的“气论”,他在“气”的认识上有根本的突破,这个突破,彻底改造了世界观,提升了方法论,对世界的认识一下子迥异于常人,知他人所未思,解他人所未惑,破问题所未现。如他所说“六经责我开生面”,旧世界在他眼里全不是既往的模样,因此就能够对儒教各个流派进行述评和提升,偶一思考便卓尔不群,随笔写一下就有滔滔万言。如果说,历史上找一个和船山先生相似的人,显然是马克思,在掌握了一种思想方法之后对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用其自己的话说就是:善言道者,言其宗而万殊得;善言治者,言其纲而万目张;王夫之和马克思是那一种能够掌握“道”、控制“纲”级别的学者,而在其后的学者,只能在一个分支学科内发展。思想大发展的时机稍纵即逝,后人即使天纵英才,也无用武之地。
这也说明,气,在中国思想中是最底层的本体认识,对气的认知改变了,所有思想上层结构无论是神、道还是人性、政治都变换了。

黄帝内经的气

我对王夫之的推崇,就是因为他的气论。我是在2016年开始通读黄帝内经的,试图看明白黄帝内经讲什么?那时我就朦朦胧胧的意识到,中医的气绝不可能一种具体物质,而只是一种对生理变化的描述,也就是“气”与“气化、化气、气之”等等,不能严格的区分开,还有一个点就是气的概念很杂,也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即使气是某一类“物质”,那么胃气、肝气、营气、卫气又改如何解释哪?因为皮穿支和穴位重合,得气就是一种刺激皮穿支血管体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种生理变化可以叫做微循环改变,也可以叫做血流、血运改变,也可以叫做代谢改变、神经-内分泌变化等等。总之,血流改变了,血管活动必然改变,血管的支配区域的生理也必然改变。于是我就总结出一个“气是血管平滑肌运动状态改变”论断。其含义就是,血管平滑肌是始终在收缩-舒张状态的,如同心脏始终在跳动一样,和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是运动的这个道理一样。物理学上认为,一个物体的运动发生改变,必然有外力在发挥作用。因此,假定始终在收缩-舒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一个不变化的收缩-舒张节奏,那么,维持这个节奏的叫做气,改变这个节奏的就可以叫做“得气”。即气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一种状态,状态发生改变了,就是“得气”。
但是这一个观点,绝大多数的中医理解不了。科班中医,必然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可以说一直被灌输“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思想高考之前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学医之后忙忙碌碌,不可能读很多杂书,,加上社会阅历有限,不可能有机会进行哲学思考,所以,“气是一种精微物质”这种概念深深植入在他们脑袋中,几乎不可能理解“气是一种状态”这种描述,更遑论深入思考,进而质疑。

儒教的气


实际上“气论”并不被中国思想领域的研究者重视。大多数从事思想、哲学等工作的人,都喜欢傍大款、做买办、混宣传,也就是研究某一个知名人士的思想观点,或者把某一个国外的思想家的工作介绍到国内来,再或者写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章,这些工作好做,复制黏贴加点发挥引申就足够了。
因此,当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当前的基本指导思想的时候,中国的思想工作者马上就给出了这么一句话: 在中国哲学中, 注重物质, 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 乃是气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 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 以气解说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
我经常看到类似说法,甚至称为“气一元论”,但是我不知道谁第一个说的。在吵架群里曾经吵过这个话题,我曾经问过对手,上面这句话是谁说的,他也没有答上来。这个对手自称儒家弟子,很认可这句话。他还提出三个观点:1、儒家气学的“气”,和中医的“气”,不是一个概念。2、张岱年等人完成了“新气学”的构建工作。3、气学基本假定是存在“气”这样一种“精微物质”,我们能够探测到的各种物质形态,都是它的运动的体现。
吵架群不限骂人,所以,当时我就直斥傻逼了,前两个先不说,就第三点而已,和古希腊的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什么差别?当然,现在我反应过来了,第三点与古希腊的原子论是有差别的,因为古希腊的原子论,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还原论,即“物质可分”,分到最后是原子。
对方不认输,认为:“以太”也好,“暗物质”也好,都是“气”的存在形态。气,不是一种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而张岱年在这里所说的“物质”,是哲学意义上的存在,即“气”就是最基础、最纯粹的“存在”。比如,电磁场,你看不见,但你能探测到它的波动——电磁波。
这一套说法显然是买办的玩法,毫无逻辑的强买强卖。假如要把黄帝内经翻译为英文,能够把气翻译为being吗?黄帝内经里面2000多个气字,怎么翻译哪?
 
正因为如此,王夫之的观点让我格外欣喜。以前我仅仅知道王夫之是明末三大家,并不知道具体理论,而且船山著述丰富,介绍者很少浓墨重彩的强调“气论”的地位,往往喜欢介绍“华夷之辩”。
王夫之对气的认识,归纳如下:1、气是恒定存在的,2、“有形”的气可以被直接感知,“无形”的气不能被直接感知,3、气一种具体的,可经验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运动变化。4可以通过体验判断气有,即“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
黄帝内经对气的描述,用王夫之的语言来说,就是生命的变化运动,一种绝对的“动”,比如血液流动,各种化学反应,组织代谢,肌肉收缩等等,都是“用”而让我们知道“气”的体存在。“气”不再具有具体的,个别的,单一的实体性质,整个人生命的所有的活动,都是“气化”。

关联概念

黄帝内经的谜团并不是解开一个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因为黄帝内经是很多中医概念的相互关联、互相纠缠的一个大问题,所以任何一个西医的小进步映射到黄帝内经当中去都带来无穷的问题。比如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就是组织间隙是经络,先不说这个组织间隙在西方方面有多么幼稚,单说在中医里面,如果组织间隙是经络,那么经水是什么,经筋是什么,营气卫气是什么,循行五十周又是什么意思。所以,我在皮穿支上的观点就是很明确的“穴位的体表部位与皮穿支的体表部位高度重合”,所以,我把很多中医的概念与西医里面血管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当然,这些论文都发不出来。
因此,王船山对其他中华文明的观点,比如心、神、道、理等等许多基本概念也做了说明,有一些是他原创的,有一些是他从前辈的儒家学者那里继承来的,观点也与黄帝内经非常一致。比如“心函神”,他认为:“心”是人主体意识的代称,它具有观察,认知,思虑,创造等功能。“气”是一种运动,而“神”是一种气的规律;神,不可以被认识,但“几”却是有可能被人感知的,即“几者,动之微,微者必著”。通“神”则可以在“气”运行的关键时刻,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相应行动,使气的运行变化得其时,得其位,从而使人道合于天道。“理”也是一种运动规律,但是这个理却侧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


为了讨论神与理的区别,王船山先区分了“小心”与“大心”,“小心”是见闻之知,始终依赖于经验认识,无法认识事物根本;而大心是“天下之物相感而可通者,吾心皆有其理,唯意欲蔽之则小尔。由其法象,推其神化,达之于万物一源之本,则所以知明处当者,条理无不见矣。”
结合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小心”是人在主体、客体分离状态时候人对客体的认识,类似科学规律,虽然是一种“客观”,但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而“大心”则是主体客体不分离时刻的认识,是一种“象”思维。
因此,王船山认为“察事物所以然之理,察之精而尽其变,此在事变未起之先,见几而决,故行焉而无不利。”这就是说明,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来知晓事物的客观规律,但是要想做成功,还是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能把握“几”。
万物万事的变化最终都是由气的变化造成,客观科学的看,气中有理,未凝时为天道,凝于人则为人性。但是我们认感受的世间万物的生机勃勃、运行规律却是“神”,人类社会的道德比如仁义礼智信等等也是需要人心参与的,所以也是“神”。
王夫之的这种思想,对我们读黄帝内经做出一个规范。如果遇到“气”字,那么就首先要想到,这里是在强调“变化”,具体是什么物质发生了什么样变化,要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去寻找。如果遇到“神”,那么首先要想到是一种生命的规律,只能通过用心去感受才能理解,而不是用纯粹的理性去研究。

道路是曲折的

气、天、道、神、理这些中国传统的词汇,从象形造字角度看,即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引申出十分抽象的含义,但是这些抽象的意义根本无法用其他词汇做出定义,只能从形当中体验、去心领神会。所以,古人说“道可传而不可授”,可以传给一些心得,却无法完全的授予。能够完全教授的东西只能具体的知识技术内容,而气、神,并不是一种知识、物质,人们只能本能、直觉地领会。
中国文化认为:人人都可以领会,“ 道不远乎人心”。但是,在历经千年的传承中,自然环境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变化,字形变化了,抽象出来的意境也变化了。再读古文字,就很难回到当时作者的意境之中。所以,就容易出现误读。历史上,气的含义变化很大,气在各家学说的理论中的地位也不同。
比如王阳明对气的认识就是误读,一方面他认为“万物一体”,即气是万物的基础,“心具万物”,即心是万物之“元气”。另一方提出一个“良知”的概念以及各种具体的气的概念,在给定一个概念“元气即良知“”,“气”充当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中间环节。 比如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王阳明的理解中,花和心,都是气构成的,都是客观存在,但是只有在存在良知时,心才有所感知


王阳明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佛教“以心起灭世界”的观点加上了一个中华特色的“气”,而且加入之后并不违和,反而更让中国人容易理解;这一方面显示佛教思想强大,儒家艰难的抵抗佛教侵蚀,另一方面显示“气”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只要气存在,那么所有的外来思想必须要与气结合才能占据中国人的心灵。
更为可叹的是,今天很多哲学工作者居然把王夫之的气论看做一种唯物论,这显然是再明显不过的错误认定。

前途光明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