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新用户07039177 2021-01-18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老师离开我们一年了,我们都很怀念他,原准备一月十八日举办的《怀念方骏》作品展,因疫情的原因,延期举行。

我们将朋友们这一年来写的许多真情感人的怀念方骏的文章,编辑成《怀念方骏》文集。今天,节选几位老师的的文章片段以表达我们对方骏老师的怀念。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田黎明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画学会会长):

方老师是我们的导师,方老师他那温润如玉般的净洁人格和方老师敦厚朴素的学风对我们这一代产生了深深的影响。记得每一次见到方老师他那蕴和可亲心清若水般的话语,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方老师做学问做人做事所达到的一致性,缘自方老师身心透出的天地境界,这在方老师山水画中被充份的体验出来,方老师创作的山水开一代画风,画中人文情怀与笔墨境界呈现了江南的人文自然和生活情操与心灵恬静的真善大美,中国画所向往的天地人和谐与自然和谐,与文化与万物与主体的一致性在方先生开创的山水境界和山水画风中浑然一体,自然若水般润泽土地,为时代而生发而创造。

卢禹舜先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先生对自然是真切的热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样性格令他的艺术创作传统而不失创新,精致而不失奔放,自由挥洒在工写之间。在从艺的道路上,方骏先生始终孜孜以求,在绘画技艺上勇于探索,不断出新,其结合所闻、所见、所学,吸收南北之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建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96x53cm 纸本设色 2018方骏—《古寺暮掩门》

沈行工先生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 :

如同赏画一样,方骏对人们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也敏锐而细致,在采风途中他常常会捕捉到一些富于情趣的生动瞬间,这一点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从方骏早期有代表性的《湖湾纪事》这组工笔人物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在情节性绘画创作方面的过人能力。

庄弘醒先生(著名水彩画家、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1970年方骏与庄弘醒在基层搞创作

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博闻强记。他时时实地考察,加之有超强的记忆力,竟积累成一个随时取用的“生命电脑”。有一次,我们散步到山西路的小巷,见前面一幢灰黄旧色别墅,他说这是周佛海的房子,这里曾发生过什么事件?谁在这里曾制定过什么协议?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现在我已不能再稍涉具体,但当时他说着说着,我面前也生发出那段风云诡谲的历史。后来,他已生病住院,约我在乌龙潭公园见面,我们坐在石凳上,他遥指五台山方向,讲述太平天国后期,韦昌辉与杨秀清“火并”地,何为起因,何时开火,历史的刀光剑影又重新演绎。他的绝唱,是在2018年末,沈行工先生、方骏与我三人在金陵美术馆合办“江南”画展。开幕式上,他历数老门东与六朝古今画家之渊源,列举了《韩熙载夜宴图》作者顾闳中的例子,其渊博之识使观众错愕,顿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多么神奇。

王劼音先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成功的艺术家极易迷失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而堕入惯性思维的漩涡。方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这是极为可贵的。他对艺术的执着、真诚、虔诚令人肃然。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王孟奇先生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和王孟奇在延安写生

我跟着方骏几乎跑遍了皖南的泾县、休宁、黟县、歙县、屯溪……我口舌木讷,这一路的交道全由方骏承担。在歙县为了多跑几处地方他竟说动老胡开文墨厂的领导为我们与素不相识的职工借了两部崭新的自行车,凭这代步之物去翻山越岭。方骏竟能骑车在崎岖的山间公路上风驰电掣,我全无这种勇猛精神,只能缓缓地跟着,暗自望尘兴叹。他不光留意于山水、建筑、风土人情,还有一颗不可阻挡拜谒前贤的决心。以我的性情是绝不会为了几处败落的空宅去疲于奔命的。陶行知故居、黄宾虹故居、戴震故居,若非他的极力鼓动是难以成行的。戴震的故居却是出乎意料得好,临水而筑、几椽雅舍已修葺得十分精美,那天正是细雨成雾,我们凭轩傍水,只觉清风疏雨、鸦雀无声,河面隐约的微波直荡入心底,静立无语,整个身心都融入茫茫水色中,而今却不知何方能觅得这番境界了?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我虽然懒散,却也喜欢那份行旅生涯的体验。人生如果真的少了漂泊,少了追寻求索,少了坎坷与磨难,真的还会有许多的趣味吗?记得我们两人曾坐在黟县宏村书院的石阶上,望着被对岸山峦的阴影笼罩的幽深的河水,凉风习习吹着汗湿的脊背真有说不出的心旷神怡,靠着一人一口的凉开水,大嚼着早晨在县城小食铺买的几张已经在行囊的塑料袋中捂出馊味的韭菜烙饼,真是别有滋味,这滋味却是因为方骏的坚决才使我一生难忘。方骏说,他一生都喜欢步行,但能跟上他步点的不过三两个人,孟奇还算得一个。这话真让我深受鼓舞。在人生的旅途中这似乎比入选什么全国美展要重要得多。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 《皖南写生之二》

方骏的绘画特点一直是雅致完美,他的山水没有过分借重传统绘画中程式化的笔墨语言,历代画家中他尤其喜爱钱选那一路笔墨繁复细密,精致而不失写意神韵的画风,因而方骏的山水画法亦在工写之间,全然没有那种硬充好汉,故作古奥的毛病。方骏祖籍是皖南徽州,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对皖南山水的情有独钟。那里除了秀美的山水和徽派建筑,还曾出现过大批的文人学者和画家,方骏对此自然有着真挚的自豪和热爱。渐江、梅清、戴本孝……直至虚谷、黄宾虹都是那么自出灵窍的画家。方骏的山水风格也正来自他的内心与灵魂。我曾见过他的一册山水,那题目是“灵山静水”,我以为:像。

刘二刚先生 (著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时风渐变,画界浮燥日增,市场经济下,方骏作画一如既往,从不马虎,亦不炒作。藏家往往一画难求。六十岁后,他将多年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方骏画展”。作为画画的应是大事了,开幕后他却沒有开座谈会,我问他为什么呢?他笑笑:“座谈会上都听些好话,没意思”。我看出了他的自信。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新文人画"十年展。左起,于水、刘二刚、王孟奇、霍春阳

江宏伟先生 (曾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四套册页十幅,纸本熟宣,取名《齐云胜境图册》由南京保险公司就职的好朋友,后来也成方先生的好友王晓春收藏。这套册页是2003年左右在我的蛊惑下约方先生画的,方先生先答应四幅,渐渐又添加,从2003年起稿直至完成成册历时八年。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齐云胜境图册》

这四套册页的跨度近二十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代表方先生艺术内心最具私密的情感密码。如同购物时的纠心,辨认方向感的节奏流动,在尺幅之间充分体验出方先生艺术的特殊细胞组合与基因结构。若能追踪收集并同时展示,可呈现方先生的心灵历程与艺术高度。通达地看,个体终将消失,而精神如山连绵,似水蜿蜒,逐渐呈现大地的脉络。从顾恺之、展子虔、钱选至方先生四套册页可觉察出某一支流的延伸与流淌,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齐云胜境图册》

周京新先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方骏老师走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令我心头一阵隐隐作痛。南京艺术学院又少了一位学养好、有风骨、受爱戴的好老师;当代中国画坛又少了一位品位高、有建树、影响大的好画家。

在南艺任教和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我经常与方骏老师一起到各地参加各种专业展览、学术会议和教学交流活动。方骏老师非常健谈,我们也有许多共同语言,在旅途中,在活动间隙,我们往往会神聊不倦,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聊我们各自以往的生活经历和趣闻;聊自己的创作体验与得失;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忧虑;聊当下中国画坛的动向和预期……有的时候我们能聊得很细节,很忘我,很开怀。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在周京新的画展上

方骏老师是一位具有突出学术成就和突出影响力的画家。在南艺读研究生的时候,他的绘画创作主攻方向是工笔人物,研究生毕业创作是一组绢本工笔,画的是江南水乡生活景象:美丽的姑苏村姑,古朴的乡间石桥,朦胧的湖岸苇影,错落的溪边桑麻。那时候方骏老师的绘画表现语言已然有了严整而轻松,精致而写意的格局,画面构图总有一种梦境般的灵秀,总是呈现出悠雅、淳朴、清逸的艺术气息,在简简洁洁、平平静静、淡淡然然的意趣中,不事张扬地凸显出其文致而独特的个性韵味。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湖湾纪事・江村晚来秋》 绢本设色 80×138cm 1984年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湖湾记事・梅子黄时雨》

绢本设色 80x138cm 1985年

方骏老师的绘画创作总是精致的、唯美的,也总是独特的、自由的。在我的印象中,方骏老师的山水画创作与他早先的工笔人物一样,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面貌。在绘画表现语言的构建过程中,走自己的路是他一贯坚持的艺术信念,他一直在努力探索、构建、完善着自己的艺术创作语言,从来没有左顾右盼或摇摆不定。在他的山水画创作中,每一根线条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用心修养,千锤百炼,进而展现出干干净净的写意表现性,自然而然的结构融合度。在他的潜心经营下,画面中的每一块色彩都具有精妙的肌理质感,具有鲜活的生命气质,既清透灵动,又丰润醇厚。他的山水画创作的每一个构图都经过了用心布置,有些甚至反复推敲,几易其稿,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那是一个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峻峭起伏的山峦,悠然聚散的行云,时隐时现的村舍,蜿蜒交错的溪径,疏密层叠的丛林,曲直起伏的小桥……好似世外桃源,却是人间烟火。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惊秋》

纸本设色 92cm×52cm 2007年

刘伟冬先生(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方老师为人热情,做事认真,提携后学。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他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在做人做事方面也堪称人生导师。方老师有一句话让我终身受益,他曾告诫我说:在名和利方面,一定要做到可得可不得的,一定不得。方老师虽然从事绘画教学和创作,但他的理论修养极好,对美术史的了解丝毫不比任何史论家逊色,写的文章也和他的绘画一样优美流畅,从他的身上我对心气、格调和境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总是有许多可交流的话题,而且只要话匣子一打开就很难停得下来,通常是他讲我听,这也是和方老师聊天的一大特色。记得有一次,我们谈到龚贤,谈到清凉山,谈到半亩园和扫叶楼,方老师兴致极高,跟我讲着龚半千的趣闻轶事。他推着自行车,我陪着他走,我们边走边聊,从南艺的东门出去,穿过天津新村,一直走到他家附近的铁医门口。接着,他又执意地要陪我往回走,推让了半天,他还是把我送到了山西路口,这才各自回去。后来这个话题还有续集,我们俩还专门去了一趟清凉山,把扫叶楼里里外外看了个遍。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与刘伟冬在校园里

何加林先生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

2019年的上半年,我们在南京共同参加一个画家书法展,当时他还对我的书法作品给予了肯定并鼓励我继续努力,没想到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刚刚听到方骏先生不幸离世的消息,我的内心感到震惊和惋惜,我感觉他的艺术生命已经进入创作高峰,却突然弃笔离我们而去,让我十分悲伤。我之前看到他有一批欧洲的写生作品画得非常精美,很有特点。像他这样一位充满旺盛精力,即使在高龄时期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始终没有消减过的艺术家,本该有一个完美的晚年。奈何天妒高才,这么一位有才华、正当年的艺术家在这个时候离开了我们,真的是中国美术界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界的一个巨大损失。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瓦豪河谷》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深山峡谷中的多瑙河》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一个叫特里贝格(Triberg)山间小镇》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布达佩斯多瑙河穿城而过》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德国老房子》

张振华先生 (旅美画家):

方老师本来是画工笔人物的,他在南艺研究生毕业展时创作了一组表现姑苏风情的组画“湖湾记事”,是表现不同季节的江南风情系列画,组画采用了大景小人的构成,那时他已经从人物画往山水画过渡了。方老师后来以山水画名世,他的山水画远宗宋元,用古人之心师法造化又己出新意,源自亲身的行旅体验,在意境上没有荒寒寂冷的距离感,给人以可居可游的亲切与温馨,云中高远的主峰,悬瀑,山脚下碧绿蓝澈的山涧水潭,石板铺设的小径经过石板桥引领观者进入白墙黛瓦的小村。方老师善于施色赋彩,用色丰富但能不腻不火,这非常难得。他画中的远山经常有特殊的水迹渗化形成的特殊肌理,我说:这个效果属于你的“商业机密”,他会心一笑,说:没错。清初画家恽南田说过:“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辛稼轩诗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记得有一次从南加州返金陵,给方老师打电话,他说:我带学生在齐云山写生呢!方老师对于贴近自然,启迪后学,总是乐此不疲。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1997年张振华夫妇回国探望大家

坐起:方骏、张振华、江宏伟、方原、余晓星、徐乐乐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江村归来得此图》

徐累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与徐累

方老师人品如画品,润物细无声,这对我,还有其它同学,有莫大的影响。我们这一班之后,方老师又栽培了很多得心的学生,一如当年枝蔓,各有秋实。因为同出师门,我们这些不同年龄段的同学,无论熟识与否,彼此尤其亲近。如今我也带学生,提起方老师,同样敬重。2004年,我已到江苏省美术馆学术部工作,策划以“传神造境”为名,做一个“方骏师生作品展”。方老师非常高兴,群策群力,林容生、周京新、刘赦、徐累、尚可、张见、高茜、漆澜、方原、张筱膺等积极响应,拿出了自己的精品。没有人表面模仿老师的风格,其实谁都明白,方老师以智识点拨,“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我们是幸运的一群。“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经师”,不过是对经典义理通达的人,而“人师”,不仅有学问,更有极高的德行,包括信仰、审慎,对传统和多元的认可,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如同方老师的言传身教。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传神造境—方骏师生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来了许多江苏省美协的领导、南艺院系领导、方老师的同辈师友,济济一堂,可是方老师偏偏邀请了刚入学国画专业的七位无名小同学上台剪彩,以示后浪推前浪,代代有才人,别有新意与寄托。在方老师亲自撰写的展览前言中,他这样总结道:

“这种传承,犹如传火于薪,授光明和热力,薪火相传,艺术之光不绝。传的是火,承的是薪,火点燃了薪,使其在燃烧中发出光明和热力。佛家传法谓之‘传灯’,佛法犹如明灯,能破除迷暗,传灯者举着这盏灯,作为坐标,照见前人的来路,照亮后人的前程,而每一个接灯的人,必须向灯中添油,灯才能长明不灭。亦如传薪,前辈传给我们的思想、学术、技能,只是点燃后辈创造的火种,后辈必须向灯里添油,向火中续薪,加进自己的创造,加得越多,发出的创造之光就越明亮。这种点燃,不仅使后辈在燃烧中发出创造的光芒,这光芒也反射给了传火者,激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更能明辨途径,开导前程,探索的道路上又多了一点光明。‘教学相长’这个成语,就道出了传承中的这个玄机。”

方老师的秉烛之光,当然不言而喻。最后有机会看了他的两次展览,一次在南京,方老师与王孟奇老师联展,开幕没赶上,之后专程赶去观摩。再就是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的“倚江南”大型回顾展,王文章副部长亲自安排,以文化部的名义为方老师殿堂添光。端详这些作品,无论小品,还是巨制,发现他马不停蹄,灵感不穷,仍然在探索新的路子,让我一如既往地叹服。

在我看来,方老师是画史的旅人。他穿山跋水,以一人之功,历险“唐、宋、元、明、清”,各季都 有一个前贤私语交代,活生生被记录在纸上游记中。起始从中唐山水开篇,在皴法没有成为程式之前,李思训、李昭道以平面装饰结构布局,如《明皇幸蜀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单凭线条造就图式,方老师立此为据,实际上坚守的是源头,从不曾动摇。“山欲高,尽山之高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方家样”流云空朦,曲桥通幽,便可以追索到类似范本。之后“理会大山,名为主峰”,是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范宽的格局,方老师援例,同样以宏大样式支撑画中骨架,肌理也似早期的“雨点皴”“牛毛皴”,以独创的冲积晕染法,翻新了皴法意象,织绣一般明丽。接着,从山的高远处低徊,就到了元人钱选。钱选写意青绿,“雅”得如临深渊,多走一步,便是“俗”,很不容易拿捏。方老师承上启下,细笔过渡到这里,恰到好处,小桥流水人家,恬静妍秀,几成钱选《山居图》的既视感。钱选的小青绿,明代文征明有学样,方老师隔岸相望,至少在江南地理身受上,与“吴门画派”感同,早期《风土小唱》,显然合韵文征明的《东庄图册》,其中,一方畊田,秧苗成行,方老师只是多画了一台现代抽水机而已。文征明的路数宽,四时万变,方老 师一样做到了,“春融洽,夏翁郁,秋疏薄,冬黯淡”,可忘笔墨,而有真景。至于清代,不止一个人提到弘仁对方老师的影响,弘仁山水萧瑟,并不是方老师的情绪,他认可,想必因为画面结构的平平仄仄。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作品—《记得水边香》96x53cm 纸本设色 2017年

以上诸家只是我随意取样,其实通灵者众,远不止这些。这些画公都有一致,就是画风比较“中性”,留有余地,不太好用“南北宗”简单划拨。由彼及此,方老师应该同样不纠结所谓“南北宗”,他也是不偏见的,不贪恋笔墨习气,只是想让绘画归位绘画,置身度外,反而得“中庸之道”,融合了“南北宗”。佛言“分别智,平等慧”,合起来,便是调和的智慧。“人之学画,无异学书。今取钟、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方老师桃李不言,厚积薄发,终得当代山水样本,他的传神造境,滉漾夺目。

这些感受,默念很多年,也没来得及告诉方骏老师,不知道他是否赞同。但愿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桃源梦里,知道我们的怀念。“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许多话,再与您细说,就像从前一样。

刘赦先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方骏老师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但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严谨而认真,经常因为一个观念的解读,从多个角度分析举例,将复杂的学术问题用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加以比较,深入浅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受益匪浅。以至于在我之后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沿用方老师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子受益。

张见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与张见

很幸运,我在对的时间找到了对的老师。在我印象中方骏老师严谨、谦和、健谈,求知欲旺盛、思路宽阔。有一次我和方老师相约去半山间的校图书馆教师阅览室看书,他找出一本本对我有启发的进口画册,从图式、造型、色彩……给我具体分析各种创作的可能性。他的教学方式都是启发性的,而非一招一式的具体套路,用多样的外因触发学生自身创作的内需,以激发潜能,得以实现创作的教学目标。恰好,这些对我这种表面规矩,内心叛逆的学生是特别受用的。他在教学中的位置更一个护航者,在我顺利的时候从不搀扶,在我犹豫的时候又能给出多选的方案。方骏老师的培养方式对我硕士研究生期间绘画风格的形成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对我今后从事教学工作,对待学生的方式也起到示范作用。

跟随方老师读硕士的三年,是我最值得留恋的时光,那是有关最青春和未来憧憬的美好回忆,会影响我的一生。

李安源先生(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参观李安源画展

除了溪山行旅与寻访古迹,古典诗词与人文典故是方先生最爱的清谈话题。在炎夏的楠溪江之夜,与同行写生的学生闲话南朝文人与山水文化;在幽静出尘的古林山房,与远道来访的客人历数金陵历史掌故。然我最爱听他讲的,则是他钟爱的诗词集锦游戏,那些题在明山净水中的佳句,与图画珠联璧合,纯然是景语与情语的辉映,散发着名士风流的儒雅与玄思。“两岸青山如画,五湖春水如天”、“旧曲重听,是先生拄杖归来后;清歌低唱,好临泉都在卧游边。”在青山绿水的征途中,方先生醉心于把玩重组宋词佳句,这是中国山水题跋的新创,洵非匠旧的八破图之类的集古形式可比。

方先生的山水画,以江南山明水秀的风格名世,画面远景重峦叠嶂,烟霭迂徊,近景山村石桥,曲水小舟,俨然是一派隐逸的避世桃源。他的作品,构图奇崛,素以结构严谨著称,然用笔却跌宕多变,松秀且有灵趣,其方折线条得益于渐江的启发,在繁复的穿插呼应中直观简明的心性。他的设色,乞灵于钱舜举的古雅与董香光的秀韵,别有文人意兴的审美趣味,开辟了青绿山水的新境界,是 青绿山水与文人笔墨结合的经典创造,树立了山水画江南文脉的现代坐标。“江南”二字,体现在方先生身上绝非只是抽象的形式浸透,而是与其生命同歌同泣的乡关羁旅,即如他在《江山待吟秀句》中的行吟:徽州的江南,湖州的江南,杭州的江南,金陵的江南,处处江南胜迹,处处风物各殊,唯有“秀句好语”可酬之。文心与画境,是方先生对江南山水的精神提炼。

漆澜先生 (职业画家):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漆澜与他的两位导师在一起:方骏、王孟奇老师

先生钟情于宋元高华、秀灵一路画风,于王晋卿、钱舜举、赵松雪尤得神解,独运剪裁翻出清新。他借用元人的意思,但并未挪用元人具体的图式形态。他领会的是一种意思,一种状态,而非照搬某种明确、清晰的叙述手段和方式一次在聊到传统时,方先生曾对我说:“赵孟頫呀、钱选呀都是“红头文件”,关键在于你怎样去领会精神。”“领会精神”这个词恐怕今天我们都不陌生吧。技法、图式是表层形态的东西而情绪与理想——种精神状态直指艺术的诗学内核。传统富含着很多的可能性,高明的人就善于捕捉这种可能性并循此进入到独立感悟和创作的状态中去。赵孟頫口口声声要复古,《水村图》却自出机杼,意趣出人意表,搜索晋唐,无从质对,那是赵孟頫的状态;董其昌的口头单是“大痴”、“黄鹤”,而《秋兴八景》无非借题发挥,质诸“大痴”、“黄鹤”亦难寻端倪,董其昌进入的是自己的状态。而“四王”虽至巧擅能,但总觉粘连模糊,无法凝聚成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形式层面往往被阐释为一种“风格”,但“风格”这一词在现代阐述中更多偏重于图式形态层面的阐述,从而导致了肤浅的图式挪用发明和创新。我对方骏先生的观看期待不在于他的图式而在于他的智慧。他将题材情调的现实性与自己的审美理想将自己的才能与志向调节得圆融无碍。他将画里和画外融会贯通,将古典的趣向与现代的视觉经验协调得和光同尘,“当行”而“本色”。我倾心于他的本色,他画出了一种风流、一种超逸、一种唯美的本色。时尚的艺术观念无法淹没他的本色,他有足够的才华超越现代的感官刺激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抵御时流的干扰。他以强烈的个性意识和饱满的诗学内涵敷写出了玉洁冰清、清莲照水般的审美意象。

丁亚雷先生(文艺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教师):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参观丁亚雷的画展

方老师像一位传道者,为艺术道路上的后来者点燃了指路的明灯。“传灯”和“点燃”是他很喜欢用得到的两个词。其实方老师并没有远去,他只是像一位逸士,隐身在了青山绿水的画卷中,在江南的粉墙皂瓦间,你仍然会看到他留下的一串串长长的足迹。他的艺术思想也早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后来者的艺术血脉中。

美术众大咖追忆山水画大家方骏老师:精致山水前无古人

方骏在课堂

张继华先生:

(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副主任。济宁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济宁市美协山水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先生教学重舍离。从跟方先生学习之始,方先生就常提醒学生,不要去学习他的风貌,要保持自己独立思考,就如当幼鸟能飞时,母鸟首先要尽快将他们逐出鸟巢,让幼鸟尽快适应环境,提高生存的能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学生尾随老师久了,就失去探究事物的动力,形成思维惯性!现代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方式,师生关系是一个阶段特定关系,而非一生契约。老师更不应强加给学生烙印!绘画不仅是画,更重要的是个人思想的表达!方先生还告诉我要想独立去思考,首先就要摆脱惯性,尽可能选取自己感兴趣,古人没有表现过的物像去表现,也就是独特的视角”。在方老师鼓励下,2006年秋天我只身一人赴陕北黄土高坡,开启半个月独立写生之旅,从延安到延川,再在黄河岸边的乾坤湾,一个人每天早出晚归,在黄河边,在川上,真切体会到无碍,无挂的感受!也深切感受到寂寞。半月后,当我带着一摞手稿和心得笔记让方老师看时,看到先生的微笑!我意识到这次孤独的探索之旅值了!在和方先生交流时,方先生常向我提起卢辅圣、卢禹舜两位先生,说我的思维与两位有些相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闲暇时我读了两位先生一些文章,确实一些艺术观点对我启发很大!对明确我的艺术观点和毕业论文完成有很大的帮助。研究生毕业后,方先生还亲自给卢禹舜先生写了推荐信,让我求教他。先生这种无私,开阔胸襟,为我们后辈所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