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画卖出7448万天价,主角竟是张大千一生无法释怀的朝鲜恋人

 茂林之家 2021-01-19

绘画大师张大千的一生无论是艺术事业、还是爱情家庭,都充满了传奇性。

他早年经历曲折,画技高超,是新中国画坛奠基人,绘画大师徐悲鸿曾说:“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天女散花》这幅画作,是张大千画于1935年的作品。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被拍出7448万的天价。

他在画上题诗,写有“画中非幻亦非真”之句,以示画中人物并非虚幻,亦非真的天女。

这画卖出7448万天价,主角竟是张大千一生无法释怀的朝鲜恋人

《天女散花》

画中的天女是他以自己异国恋人的形象为蓝本所绘制的。

这位异国恋人就是朝鲜少女池春红。

1927年,29岁的张大千去日本办画展,在日本古董商江藤涛雄的邀请下赴日本占领的朝鲜,游览金刚山。

张大千想在异国采风写生,于是欣然应邀前往。

临行之日,江藤却有急事无法亲自陪伴,于是召来一位朝鲜姑娘作陪,顺便沿途服侍照料张大千的生活。

相见之时,姑娘鞠躬致礼。张大千见姑娘年轻秀丽,眉毛似弯月,杏眼明亮生辉,气质高雅。

张大千问她姓名,答道:“我叫池凤君。”

又问年龄,她莞尔一笑:“刚满十七。”

张大千曾在日本留学,能说流利的日语,池凤君也粗通日语,两人就用日语交流。原来她是艺妓训练班的学员,难怪文化水平不错,且懂乐理,会弹奏民族乐器,能歌善舞。

张大千又问她为什么不去读书,她说家里太穷,学艺能赚钱补贴家里,张大千因此十分怜悯她。

交谈时,张大千见她经常脸红,于是打趣她:“你的脸像春天地里的红花,给你改个名,叫春红。”

池凤君欣然接受,从此就一直用池春红这个名字。

连续几天,春红殷勤服侍,每晚安排好张大千就寝的准备工作,就有礼貌地告辞退出房门。

池春红严格的道德人品,让张大千颇有感触。

池春红也觉得这位留着大胡子的画家,与日本和朝鲜的上流人士不同,一点也不蛮横粗暴,因此也很敬重他。

金刚山之游,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两人心中萌发了爱的种子,甚至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不久之后,张大千将要启程返回祖国,这期间,他一直有将池春红娶回家的心思。当时仍是封建婚姻制度的遗风,男子能娶三妻四妄。

因此,张大千带池春红去拍了一张合影,并写了一首《陈情诗》,寄给家中的母亲以及他的两位夫人。诗中写道“欲向天穹问音息,银河可许小星藏?”

然而,张大千的母亲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并指责他已有两位妻室和儿女,岂能再纳小妾。而且绝不答应他娶一个异国卖笑女子来羞辱门风,同时命令他立即回国返家。

张大千只得整理行装匆匆回国。

痴情的池春红海誓山盟要等张大千回来,张大千心中不忍,于是从卖画所得的款项中提出一大笔钱,要她退出艺妓训练班,在当地开一家汉药店以维持生计。

一年以后,池春红得知张大千到了东京,于是用日语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长信,寄给江藤,让他转交给张大千。

当时张大千因重感冒住在医院,看信后十分感动,用中国古体诗律把信中倾吐的肺腑之言改写成《春娘曲》。

病愈后,张大千立刻去朝鲜看望池春红。以后二人一直保持联络,张大千也曾多次去朝鲜探望。

1935年,张大千在大风堂绘制了这幅《天女散花》,表达眷恋之情。

1937年抗战爆发,两人失去联络。

抗战胜利后,江藤与张大千恢复联系,告诉他,池春红早在1939年就因反抗日寇非礼被杀。

张大千悲痛万分,立即题写“池凤君之墓”转寄韩国,为池春红修坟立碑。

1978年,耋耄之年的张大千应邀到汉城办画展,轰动一时。此后,又由池春红兄长带路,去池春红坟前上香致祭,了却了多年心愿。

张大千平生所作情诗只有十来首,写给池春红的就有6首,虽然他一生多情,娶过4位妻子,但从诗词来看,他对池春红用情颇深。

当年他从日本占领下的北平逃到四川可谓九死一生,随行之物能扔则扔,但这幅《天女散花》却始终不离须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