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多万的美女图背后,竟然藏着张大千的一段爱情!快来看看吧!

 泊木沐 2019-09-03

张大千

在去年的广东崇正秋季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张大千的《理妆图》,尺寸122.5×45厘米,估价1500万元-2000万元,最终成交价1725万元。从这件作品题识“偷试盘龙旧日妆,舞衫歌扇出空箱。恼人弦索在东墙。春事本同云水幻,此情可得地天长。为他一日百思量。浣溪沙。十六年前予赋此解漫复书之,己丑十一月客濠江,大千居士爰似建屏仁兄方家正之”可知,上款人为曾建屏,时任《世界日报》总主笔,后来曾建屏将其转赠给泰国侨领郑午楼。当然,这件作品之所以拍出千万天价,还缘于其背后涉及张大千的一段感情故事。

1934年前后,张大千曾写过一阙《浣沙溪》词:“偷试盘龙旧日妆,舞衫歌扇出空箱。恼人弦索在东墙。春事本同云水幻,此情可得地天长。为他一日百思量。”后来,在一些颇为得意的仕女画上,他都会题上这阙表达惆怅思念的词,这件《理妆图》也不例外。那么,能够让风流倜傥的张大千“为他一日百思量”的女子究竟是谁呢?原来,她就是张大千的朝鲜恋人池春红。这里就不能不回顾张大千开始于1927年,但后来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的一段情史。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1916年,十八岁的张大千与青梅竹马的表姐谢舜华定亲,不久,谢舜华病故。父母又给他定了第二门亲事,女方却忽得怪病,只好告吹。经历两次感情挫折,张大千深感人世无常,竟至松江禅定寺出家,取法名“大千”,张大千由此得来,三个月后还俗。1920年,张大千在老家四川与曾正蓉完婚,1922年,张大千又娶了二太太黄凝素。1927年秋,年仅29岁的张大千已声名鹊起。那一年,在老友江藤涛雄的陪同下,他们来到朝鲜半岛的汉城、金刚山游览,受到日本某大商社的隆重接待。在友人的带领下,张大千到处游玩,创作激情迸发,常常是游罢归来即伏案作画。好友江藤为其雇来一位懂日文的朝鲜少女伺候笔砚。姑娘姓池,年芳15,楚楚可人,虽不谙汉语,但善解人意,张大千十分动心,为她取名春红。

三个多月过去了,催归的家信更密了,张大千实在舍不得离开春红,便萌发了纳宠的念头。但这个时候,张大千在国内已有两位夫人,大夫人曾庆蓉,二夫人黄凝素。他致信二夫人黄凝素,希望她斡旋玉成此事,并专门带春红拍了合照,写了两首“陈情诗”寄回老家。诗写得十分坦率,真情流露,大赞在孤独的异域之旅,春红照顾得如何周祥,实在是个大大的好姑娘。

诗和照片寄出后,却没被夫人“悦纳”,黄夫人不但不同意大千纳宠,还转来大千之母曾太夫人严命大千即时返家的讯息。母命难违,一番痛苦纠结之后,张大千匆匆整装回国。临行前,他留下数目不菲的一笔钱,让春红在京城开一家汉药店,以维生计,等他回来。

春红也痴情,张大千走后,她用大千留下的钱,开了药材店,痴痴等着大千。一年后,听说张大千到了东京,她写了一封情意缠绵的日文长函,寄给江藤,托其转交张大千。张大千阅后大为动容,他把春红的情诗翻译出来,名之为“春娘曲”,借以抒发对春红的无限相思。1928年冬,在江藤的陪同下,张大千又前往朝鲜与春红相会。此后,两人鱼雁往来,郎情妾意,却也惆怅满怀。张大千为春红写过数首有名的离情诗,可以说,张大千先生最好的离情诗多为春红而写。如“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再如“偶听流莺偶结邻,偶从禅榻许相亲”等,而这首“偷试盘龙旧日妆”就写于两人鱼雁往来、时相往返的1934年前后。后来,张大千与池春红因战乱而断了联系,当张大千再次和老友江藤联络上,江藤告诉他,春红在战争期间已因故过世。得此噩耗,大千悲痛万分,曾亲笔写了“池凤君之墓”的一纸碑文,托江藤带去韩国,为春红修坟立碑。1978年,大千应邀到汉城(首尔)画展,曾执意去春红坟前上香致祭,遂由春红兄长带路,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